一对认知结构的认识
认知结构的含义是,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或者说个人在某知识领域,或某学科知识概念的内容与组织。
主要表现为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体系。会影响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已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对概念的片面解释以及不良的学习策略方法。
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都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以至形成不良的认知结构。
学校的老师负责,针对学生已有的片面性、错误性的知识进行指导纠正。
家长负责,针对孩子的消极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指导纠正。
家长与老师协同,帮助孩子走向更成熟的学习之路,从而更高效而准确地理解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一句名言,假如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点,并要据此教学。
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不仅仅反映出,你当前的知识经验水平,而且还决定了未来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
合理的知识经验结构,能促使你发挥主动的积极性,运用更好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正确地建构和理解学科知识。
举个例子,你的加减运算掌握得相当正确和熟练,学习兴趣又比较浓,就比较有利于去学习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从而建构起比较良好的四则运算的知识结构,反之则相反。
二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策略。
高水平的学生脑海里对于基本原理,核心概念都有很深的理解。
那么这种理解的水平,其实得益于对某知识点深入细化的归纳,得益于对类似知识点横向的比较,得益于横纵的结合构建出知识网络。
所以他看到事情,能第一时间知道本题的知识点与考点,甚至连陷阱设置在哪里他都看得出来。
以下几条经验,对促进孩子知识结构的建立很有好处。
第1条经验,做题不在于多,但求其精彩。
做题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归纳总结同类型题目,做有代表性的选择题目。对概念理解有价值,符合一般规律,综合强且富有活力,不做错题怪题。
第2条,正确对待题目,态度和方法得当。
不死记硬背,有深度,而不单纯为了应试,要一题多解,达到熟悉的程度。刚刚开始解题时会感到难,只要认真分析要素、类型,便会探索出解法。
第3条,找出解题方法后,继续认真分析探索多种解法。
一题多解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考,探索解法本质。
从三个层面上去认识本质的存在,1,思维方法上有哪些共同点;
2解题步骤上有哪些共同点;
3几种解法,融会贯通。
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种方法,使之统一在本质的原理以及最简洁透彻的方法。
第4条,多题归一,形成规律。
比较典型的题目各自有共通点,发现共通点的一致性。
第5条,深入理解和熟记相结合的策略。
积极思考才能够深入理解,而理解使所学知识,由短时记忆转变为常识记忆的过程,深入理解与熟记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而死记硬背,容易忘。
不下苦功夫去记理解的内容,还是很容易会忘的。只有做到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才能熟能生巧。
治学之道,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之。
复习的方法
复习时先把书合上,先回忆,一边回忆一边在纸上勾画下要点、轮廓结构等等,有模糊的地方再打开书。
打开书对照一下,回忆的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的,对于错和拿捏不准的,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熟记一下,找点儿题,练一练,这个复习的效果才是比较好的。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上有什么困惑,可以来找我做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