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参加作文比赛,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拥有孤独,春暖花开》,当时,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心态,现在,却再也没有勇气说这样的话。龙应台有一次问她的两个孩子,有没有想过要像她一样当一名作家,安德烈和菲利普都说不要,问为什么,他们两个说,因为太孤独,当作家太孤独。
尼采说“不堪孤独,就无法脱离庸俗”。所有的追求都要经历孤独,区别只不过是谁更孤独而已。孤独的时候就像一只在茧中的蚕蛹一般,有恐惧有绝望有焦虑有慌张,有许多让人忍耐不住的情绪想要挣脱,可是,任凭你再怎么用力都无法对抗,即使最终化蝶飞去也是一样,这是一种谁也逃不过的宿命。
我喜欢看三毛的散文,龙应台的散文,她们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看她们的作品是一种享受。我有时候在想,她们的文章就像是诗和远方,让人看到的都是一些美好,为什么我笔下的文字所呈现的都是一些痛苦和挣扎呢?我想了许久,或许是因为我对这个社会缺乏一种悲悯,缺乏一种从容。这个社会太喧嚣,却又太容易陷入孤独。而孤独,是不太受欢迎的,也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
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像一个想要红的演员一样,认真的演每一部戏。可是在演了一部又一部的戏之后,还是没能红起来,没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开始被别人质疑,也开始怀疑自己,我选的这条路对不对?我能不能成功?要坚持多久才会成功?一个人晚上回家的路上会问自己,深夜突然醒来的时候会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坚持?觉得自己委屈却不想流泪,放弃好像很简单,可是,却有一种不甘心,因为心里明白,如果没有了这个梦想,孤独会更难面对。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网络上有一句相似的话叫做“当你的能力和你的雄心无法匹配时,你就会痛苦”,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陷入一种恐慌,一种焦虑,往往,因为这种落差会让自己忘了初心。
我想学习写作的初心是想分享,我看到的世界,我的故事,我听到的故事,我希望就像我从别人的文章中获取能量获取感动一样,别人也能从我的文字中感受到温暖。可是,在坚持的路上往往会因为孤独,让我暂停脚步甚至偏离轨道。现在想想,其实孤独也没那么可怕,既然孤独是一直存在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怕呢?孤独的时候,不妨立一个目标,比如先写一百篇文章再说,比如先坚持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再说,说不定写完就有机会了呢?说不定书看完你的梦想就实现了呢?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见,内心的淡泊、宁静、从容是从古至今每个人的追求,或许只有这样才可以坦然的面对孤独。我不希望拥有孤独,但是当遇到孤独的时候,我希望我可以有春暖花开的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