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有一个苦恼,关于孩子的阅读,我自认为算是一个爱读书的妈妈,在我孩子很小的时候,应该是从2岁开始吧,就一直坚持给他每晚读绘本,希望能够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他现在上小学了,我认为他已经认识很多字,就让他自己去读,可反而他好像产生了依赖心理,总是要求我给他读,我不给他读,他就读得很少。
而且,孩子相比较其它一些特别爱读书的孩子来说,不算很喜欢读书,他们班有些孩子,一个月能读50多本书,而且见了书就拿着不放了。可我家孩子,只是偶而看到喜欢的书会去读几本,学校里发的中国少年报根本不读,更多的时候,一有闲下来的时间,就想看电视或是玩。
这让我感到很挫败,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呢?
您的感受我非常理解,自己爱读书,也知道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孩子却不像自己那么爱读书,也尝试用了很多方法,但孩子仍然不像自己期望中那样爱读书,所以很失望,很挫败。
01 读书不是用来比的
首先,我想说,读书固然是一件好事,值得我们鼓励孩子多去读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读书不是用来比赛或是比较的,您提到说,他们班有些孩子,一个月能读50多本书,不知道您是否也跟您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比如:“你看xxx,一个月读了50多本书,你才读了几本?”如果是的话,建议以后不要说了,没有人喜欢被比较,这样做,只有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孩子为了比赛而去滥读一通,非但不能吸收书的精华反而把读书当作一种获得胜利的手段,而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变成了为了数字而去读书。
另一种结果是孩子对你拿他来比较的做法非常反感,并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内心产生:“反正我怎么也没办法一个月读那么多书,反正你也不会对我满意,干脆不读了。”的想法,反而从此远离书本。
读书不是一种比赛,读书的数量不能代表读书的质量,也不能就此简单的判断孩子就是“爱读书”或是“不爱读书”。
作为父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是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千万不拿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比较,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喜欢快读,读得很多很快,但不够深入;有些孩子喜欢慢读,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虽然从数量上说读得不多,但是他会对一本书了解得很透彻,所吸收的养分未必就比别的孩子少。
所以说,要多根据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来看,而不要一味地追求数量。
02 孩子大了,认识字了,妈妈就不用给他进行亲子阅读了吗?
有一点你做得非常好的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讲故事,亲子阅读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绝对有很大的裨益,但是,为什么在孩子大了,认识字了,妈妈就不给他进行亲子阅读了呢?即使孩子已经识字了,他还是会很享受和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妈妈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收获知识,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因此建议妈妈,无论孩子是否已经可以自主阅读,只要时间允许,只要孩子想听,都可以继续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慢慢地过渡到完全地自主阅读。家长要尊重这样一个过程,而不要一刀切,认为孩子已经识字,就应该自己看书。
即使退一万步讲,孩子一直都不愿意自己阅读,妈妈也不能和孩子拧着来,抱着:“你自己不读,就休想我再给你讲故事!”。反而更应该继续坚持进行亲子阅读,帮助孩子从书中获得快乐,爱上读书,慢慢的,孩子自然也会自己去读书的。
03 放下功力心,读书以乐趣为启蒙
我身边还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有些家长喜欢给他设置限制,只允许他读经典名著,只允许他读正能量的书,其它的书一概不允许读,认为都是没有营养的。的确,经典读物对于孩子当然是好的,但也不能一昧地只要求孩子读经典读物。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儿童阅读首先要以兴趣为主,以乐趣为启蒙。如果孩子在一开始读书时,就受到家长的百般约束,这样不能读,那也不能读,只能读妈妈允许读的那些书,孩子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反而更不愿意读书了。
因此,在阅读时,应该更多的尊重孩子自己自己的选择,只要不是色情,暴力的书,都可以让他读一读,天文,地理,文学,诗歌,生物,书的种类很多,孩子的喜好也不一致,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总是只想某一种类型,比如恐龙类的书,其它的都不读。其实也没有关系,家长可以尊重他的爱好,让他读他喜欢的类型的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再慢慢引导他阔充阅读类型,多涉猎一些不同种类的书,不必担心孩子永远只读一种书。
04 鼓励,而不是泼冷水
当我们看到孩子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的时候,不要去泼冷水。说:
“你怎么又看这个书,妈妈给你买的那些世界名著怎么没见你动一动?”
“你先别看了,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先去写作业吧,写完作业再来看。”
“你看书也太快了吧?有没有认真读进去啊?有没有记住里面的好词好句啊?”
“你看书也太慢了吧?这本书都看半个月了,你还没看完啊?人家小明都去换了好几本了!”
可以理解,做父母的,难免希望孩子哪里都好,焦虑情绪总时不时冒出来,好像不跟孩子说几句就不是合适的父母,可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建议,更不是泼冷水。
我们应该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多给予鼓励:
“你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读书啊,都认识这么多字了,真棒!”
“我看到你刚刚一动不动读了半小时的书,你真的很专注。”
“你这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妈妈好羡慕,可不可以跟妈妈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啊?”
“这本书你读了半个月了,你一定很喜欢这本书吧,你读书读得很细致!”
当孩子受到关注和鼓励时,他会更加喜爱读书这件事,就会越来越愿意去读书了。
因此,还是那句话,放下焦虑,放下功利心,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选择,适当引导,适当鼓励,给孩子时间,他一定会爱上阅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