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浇一下,柜子收拾好,地拖了……”
“山药切这么大,喂猪呢!”
“去,把窗户擦了”
“你活该,跟我说干啥!我又不会看病!”
……
这是我身边亲人所发生的最日常的一些对话。
这些很普通的话,放在当时的情境里,不用看,我都知道,对面的那个人,心情肯定是不爽的,或愤怒,或压抑,或无奈,或委屈……
![](https://img.haomeiwen.com/i9581921/2bebce01156bc48e.jpg)
小时候也经常见识这样类似的“语言暴力”,很多话明明都可以换种方式好好说,偏偏语言强硬,态度冷淡,彼此却相处的不如陌生人,陌生人都可以和颜悦色的交谈,而最亲近的人,却布满了荆棘,接近一点,刺痛一点。又像是两只互相取暖的刺猬,离得太远,感觉不到温暖,离得太近,又互相伤害。可是分明就是最亲近的人啊!
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我不在家的时间长,家里的花基本没时间照看,你下班回家的时候看一下花,需要浇水的你就浇一下,照顾一下吧!忙完了,再拖拖地,收拾收拾衣柜吧,辛苦你啦”……
“嗯,这个粥煮的挺好的,下次如果还帮我煮,就帮我把山药切小一点吧,我更喜欢小一点的,好不好……”
“妈,我这会带着孩子,你要是有空的话,帮我把那个窗户擦一下吧,或者你帮我照看一下孩子,我去擦一下,一会就好了……”
“胃疼了?严不严重?需不需要吃药或者去看一下,你肯定是不按时吃饭,长时间积累胃才不舒服的,要不我时不时的提醒你一下按时吃饭,或者带点胃药?”
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在言语上润色了一下,话说出来,少了一些命令的语气,也不那么生硬,也多了一分关心与尊重的成分,是不是就没有那么让人反感……
以上是我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些对话日常,也正是这些点滴的日常,为我身边的人带去了很多烦恼,所以更加觉得,生活需要经营,语言有时需要用艺术去转换,换一种表达方式,结果大相径庭!
工作中其实亦是如此,同事与同事之间相处,上级与下级相处,不要一味的“心直口快”,考虑一下,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是不是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让你想要的结果更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
![](https://img.haomeiwen.com/i9581921/806ab33db7a0eea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581921/652208d787b7aef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