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修行

作者: 无痕1212 | 来源:发表于2017-02-04 12:34 被阅读0次

幸福的修行

——读蔡兴蓉《下辈子还教书》

辽宁 无痕

读蔡兴蓉的《下辈子还教书》,我读得很慢,在不断地回读中咀嚼品味、反观自身。灵魂深处翻涌的,除了自惭形愧,还有无以言表的钦佩和折服——作为体制外的另类教育人,他安顿好自己和孩子的灵魂,让幸福变得更有尊严。

媒体曾经多次报道过体制内教师与日俱增的职业倦怠,想来如被问及“下辈子还教书吗?”,答案估计不容乐观。但是,一个体制外的教育人,为什么会信心十足地宣称“下辈子还教书”?这番淡定自若不得不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他的幸福源于他的家教身份,这份少有的勇气让他底气十足。

蔡兴蓉最初是体制内的“另类”教师,曾被誉为“大街上走猫步的人”。因其用“指南针的意志和刚铺上路面的沥青的热情”坚持理想,最终“赌气上路”,两度从学校“出走”,立足深圳,从事家教工作。

其实,这份“赌气上路”的率性不是谁人都有的。它不仅需要砸碎枷锁的勇气,更需要建设自身的底气。如“愤怒出诗人”一般,人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猜想,蔡老师也定是在极度不相容的教育现实面前忍无可忍,才会一次次选择“出走”。义无反顾的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纠结的痛苦、苦闷后的彷徨,如不身在其中,很难彻底读懂。

好在“太阳总会如约升起”。家教身份不仅没能降低蔡老师自身的价值,相反却让他寻到了为师的真正幸福:因为家教身份,让他有了更多的自由,成了自己的主人;因为家教身份,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为家教身份,环境宽松,独立的思想有了肥沃的土壤,让他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不难看出,他的幸福自信满满,底气十足。而这底气的灵魂就是他对教师职业本身的理解、认同和高度自觉,其物化的核心便是“读写做”。

他始终认为,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决定了全民族的人文素质,属于文化枢纽地位。所以,他“一天不读书,走进教室就像做贼似的。”“在东边的中心公园,或西边的莲花山公园,或北边的笔架山公园,假如你看到一个消瘦的中年男子躺在草地上,长时间入迷地读书,那个人多半是我。”

博览群书之余,他把创造性写作当做了最好的生活方式。他写家教生活的酸甜苦辣,他写对教育的思索和反抗……因其“思深行远”,如今,他的文字被多家杂志连载。他的专著《走在孩子的后面》《下辈子还教书》引起强烈反响,这样的“高峰体验”让他再次沉浸在别样的幸福之中。

在实践中,蔡老师的教育教学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课堂常常设在小巷、古渡口、桥头、河畔。他认为,说教对于高中生无益,故而给学生买回两担中外名著在课上阅读,管这叫“农家肥”,可以“改良土壤”。他上课时只讲一个字:讲情,讲才,讲趣,他说“这样才像话”;有时则一个字也不讲,腾出时间让学生博览群书,“自由地听歌德谈话,陪卢梭散步”。

这等勇气难能可贵,实在可嘉!这等幸福,也着实让人望尘莫及!

他的幸福源于他的教育良知,这份难得的坚持让他灵魂安顿。

“良知成为我唯一的审判者”。在教育现实面前,蔡老师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要回归常识,指向灵魂。人的本质在于循着他自己的轨迹生长,而生长则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便是常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也是常识。

蔡老师在《我的天地》一文中感慨:我一本正经地坚持常识,在别人眼里却是胡闹,这不是很麻烦么?想当初,我在课堂里给学生放经典影片;春天来了,带学生外出踏青,写作;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广场上教学生下围棋;自费买书,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有一次公开课,我还丢下讲义,跑下楼去赶猪(因为楼下的猪叫个不停,却没有一个人去制止)……

常识教育的核心是“慢教育”,而“慢教育”是指向灵魂的——“学习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经过大脑,再沉淀到心灵,最后落实到脚掌。”蔡老师认为这种指向灵魂的教育之所以“慢”,大致有几个原因:一是耗时多;二是境界高;三是见效慢。这或许是常识教育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吧。

唯其慢,所以更需要坚持。而他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坚持了。这份坚持弥足珍贵!

他的幸福源于对自由的追求,这份前瞻的使命让他价值提升。

离开体制,蔡兴蓉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让他畅然呼吸,找到了人生新的坐标,实现了人生新的价值。

蔡老师在实践中提倡要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这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尤显困难。他引用《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自由的价值和意义,很值得我们品味。

传说伊索是非洲黑奴,在奴隶主家中当管家。有一次,主人因事要带奴隶们远行,临行前大家都想携带分量轻一点的东西,只有伊索选择了最重的米袋子。大家心里暗笑他傻,但不久就佩服他的高明。因为每天都要吃饭,米袋子越背越轻,最后就干脆空着手走路了。

蔡老师认为,自由正是这样一只米袋子。它看起来很沉重,没有一定的远见、激情和对未来情形的强烈憧憬,你是不愿意主动将它背起来的。现实中,很多人却只顾着眼前利益,希望通过某种捷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短视的行为必须要摒弃。

他大声疾呼: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的当下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未来助力!

事实证明,蔡老师用抉择的勇气、十足的底气和使命的担当、价值的提升书写了自己的“另类”教育人生,在教育旅程中吟唱着属于自己的别样幸福。他得到了孩子的喜爱,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素质教育的“方寸之间”,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掩卷良久,静静回味。纵观整本书,蔡老师的文字如“压缩饼干”一般,耐看,耐品,足以抵御暗夜里的“寒冷和饥饿”——“体制可以扭曲人”“做的事决定你是谁”、“教育的本意是‘唤醒’和‘引出’”“教育若不指向灵魂,教育者自己的灵魂就很难安生。”“尊严问题,也是幸福问题”……

他的幸福不喧闹,不浮华,素朴而简单。如他所言:“不管你做什么职业,其实皆可看作是修行的场,是具体而微的人世间。做老师也不妨有此胸怀,将一切顺,一切逆,皆纳入‘分内人生’,并在此过程中保持生命的生机与灵动。因此我想说,如果有来世,下辈子还教书。”

体制之内反叛教育,体制之外俯瞰教育。内外之间的自由比对,得失之间的艰难选择,轻重之间的自我平衡,是蔡兴蓉经历了跌宕起伏人生之后的积淀和升华。在他身上,你似乎能看到鲁迅或是王小波的影子。由此说他是现代教育的急先锋,亦不为过。尽管他微如萤火,但也足以烛照暗淡教育的一隅。

此时,我更想说:多些,再多些如蔡兴蓉般幸福的教育人,中国教育才会大有希望。

相关文章

  • 幸福的修行

    幸福的修行 ——读蔡兴蓉《下辈子还教书》 辽宁 无痕 读蔡兴蓉的《下辈子还教书》,我读得很慢,在不断地回读中咀嚼品...

  • 修行的幸福

    修行的最大的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超然的感觉,感悟生命真正的意义,我的朋友圈还有老师的摘录,希望你们都能收获幸福

  • 幸福的修行

    幸福,是经营出来的。 别人摘给你的果子,只能甜你一次。 自己有本事摘到果子,才能甜一辈子。 找上门的幸福不长久,可...

  • 幸福修行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我将为你解读《爱情的幸福修行》这本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读懂男...

  • 修行落地

    自己的家庭幸福都搞不定,别跟我谈修行,更不要跟我谈修行落地。 修行落地,走正道!!!

  • 《人生处处是修行》08

    十行采集: 1.修行不会让你幸福,也不会让你不幸福。幸福的定义太不确定了,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修行,可以让...

  • 活着6

    活着,是一种修行! 修行,是一种痛苦! 痛苦,是一种幸福! 活着,是一种幸福! 痛苦,为什么幸福?有些人,死了,我...

  • 爱情的幸福修行

    好多夫妻在一起生活时,女人把自己放在了错误的位置,有的女人自己当成了母亲,把男人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

  • 阅读《幸福的修行》

    今天,我们学习了女人在和男人相处时容易犯的两大类错误。一种是错误的角色扮演,包括表现得像母亲,像小女孩和像救世主。...

  • 爱情的幸福修行

    亲爱的家人们,很高兴遇见你。今天,我将为你解读《爱情的幸福修行》这本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读懂男人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的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bj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