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uzesheng
相信大家对“什么什么门事件”这样的标题不陌生,诸如:秘书门,艳照门,电话门等。
这个“门”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冠以门字说事?
一定有打破砂锅璺到底的一些人,肯定也在晚上(网上)问了度娘的。我也晚上问了度娘,本人看了她回答的门,我不苟同。
度娘说,“什么什么门”这种称谓源于美国的“水门事件”。 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凌晨2点30分在当场遭警方逮捕。 水门事件之后,每当美国国家领导人乃至世界政治中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
然而,在中国的媒介中,什么什么门是2006年后才有的。以前与“门”毫无干系的事件并不冠以什么什么门。
在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
瑞贝卡是个忒有性格的秘书。
瑞贝卡在邮件中回复说,“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就是炒得沸沸扬扬的EMC中国“秘书门”事件。
紧后来,媒体上的标题就多了一个什么什么门事件。都与“门”不对题,大家都知道的艳照门。
我想是从“秘书门”事件后,一些笔者喜欢把与铁门木门不相干的事件与门联系起来。后来就成为了凡发生了不光彩的事情或影响很坏的事情都喜欢用“门”后缀了。
真正什么什么门事件多起来,是2006年4月后,至于水门事件,那是遥远的1972年的事件,水门事件后,也没有看到其他什么什么 门事件这样的标题。至少在中国的网络上我没看到。不排除我孤陋寡闻。
翻开历史,其实,中国老早就有门事件。那就是“司马门”事件。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云:“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
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这就是有名的三国”司马门“事件。
这个曹植啊,原来很得宠,就是走了司马门,司马门是天子宫门,是你曹植想走就走的?所以,而植宠日衰。后果很严重。
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关于这个“门”的由来。为什么什么都往外国BB,什么中国的莎士比亚,外国月亮圆些吧?
什么什么门的由来,与司马门事件有关。不牵强吧?
什么玩艺要热起来,不与网络勾肩搭背,那温度是上不来的。网络的信息量和速度决定热度,决定流行。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和信息量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网络热词的不断诞生,一方面反应了网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民谣、顺口溜这样在当时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变得有些臃肿,进而用网络热词来代替。比如“打酱油”、“富二代”、“翔”这些词语字少,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刻的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或富含感情或调侃,通过网络不断的传递和释放。几个字就让人秒懂需要几百字能表达完整的内容。
聪明的网民赋予了汉字丰满的内涵或外延。如:“门”
对了,最近 有个“高铁扒门事件”,这个”门“是门当户对的门,为什么不叫“高铁门”事件?
谁能说几句,热闹热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