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写作沈阳医学院受益良多
写干货和看干货的时候,我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写干货和看干货的时候,我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作者: 彭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18:08 被阅读23076次

    1.

    今天听荣事达集团的商学院院长王仁明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老和尚跟小和尚讲佛,说修行要慈悲为怀。
    讲这句话的时候,一只蜻蜓掉在水里,老和尚随手把蜻蜓托起来,看着它飞走。
    小和尚说,师父,我知道了,这样做就是慈悲为怀。

    后来,小和尚看到一只蝎子困住泥浆里,他想起慈悲为怀,也伸手去救。
    结果被蛰了好几次次,小和尚哭着问老和尚,师父,你的方法不灵啊。
    师父没说话,拿起树枝把蝎子挑了起来。

    2.

    概念是什么? 是你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如果我跟你说一词:“大象”。
    那你的大脑里是不是立马回联想到一些东西呢?:
    一头长鼻子、扇子耳朵、生活在热带草原,皮肤很粗糙··· ···这些是你记忆力的客观事实;
    也可能是你的记忆,比如你曾经在东南亚旅行的时候,骑过大象,或者看过大象表演,合过影。


    我再说一个词:“阅读”。
    你想到了什么?具体的一本书,纸质的,封面怎么样的,什么名字的;
    也可能是你的回忆:比如一次焦头烂额的阅读经历,为了考试开夜车死记硬背的学生时代··· ···

    很多人都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被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这个词搞得七荤八素,稀里糊涂。
    这个词是你理解刻意练习的基础,但这个词不是作者发明的。
    它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看上去很专业,实际上它的意思就是概念

    3.

    对概念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 什么是早起?
    • 什么是阅读?
    • 什么是知识管理?
    • 什么是写作?

    比如你把写作的概念理解为就是小说,你想到的是莫言,毛姆,东野圭吾那样,那你就会觉得:“写作这件事情,我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如果你把写作理解为“将自己大脑里的思路梳理清楚,然后简洁明了的表达出来,让别人能理解”,那你就会觉得,“这个我从小就会呀,我完全没有问题的,我现在就可以写呀。”

    这种对概念的理解,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有了一个高大上的词: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4.

    你之所以没有任何改变,是因为你自己决定了不去做改变。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反复提到这句话。

    我们怎么可能一方面厌倦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下定决定不做任何改变呢?
    ——因为心智模式,因为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关键性概念不再更新。

    比如阅读,我们都想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但是当有一本书告诉你是,你可以跳着读,快速读的时候,我们会拒绝。
    “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从小到大都不是这样读的,这肯定不行。”

    所以我们才有了“成长思维”的概念: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一直更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终身学习的心态,你才算一个“成长性思维”的人。

    两年前我对于阅读,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的理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大家现在会给小六留言说,嘿,小六,我看你的文章变了呢,不在咄咄逼人,一直强硬着打鸡血了,开始讲故事了,开始温和了··· ···

    5.

    我们每天读的公众号,听的得到知识新闻,看的帖子,都是概念学习。

    这种学习经常被批评没有用,我却觉得有它的价值。
    秋叶大叔在给《刻意练习》封底的推荐语里提到了学习的两种境界:

    我觉得经过学习,输入,内化,输出阶段是新手快速提高的阶段;
    我阅读量足够的,所以我已经习得了大量框架。
    我是另一种阶段:框架分析,纳入范式,提供对策,完善框架
    的阶段;
    我当然不是只有一个框架,我有很多,这样才能做
    范式识别

    我是和孙正义学的,孙正义者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住院,他在病床上根据自己业务尝试写了十几种商业计划书。

    概念的链接就是框架,你也可以叫范式(paradigm)
    范式在古典老师的《跃迁》里第一章“高手的暗箱”里再次提及。

    6.

    从概念升级到框架(知识体系),有两种方式:一是日积月累的收集,一是做学者型研究。

    需要什么样的日积月累呢?
    你学习了快速阅读,你学习了网络搜索,你知道如何提问,你在工作中做了很多项目和任务,你知道用印象笔记,你还尝试过写文章,在线下活动中发言,做分享··· ···
    这些事情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是一天两天做完的,是一年两年,乃至十年才有。

    你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

    上面这段话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如果你现在要学个人知识管理,那获取知识,分享知识,整合知识,存取知识,这些过程你会吗?

    这个过程跟盖房子样。
    你今天收集了一块砖头,明天收集了一块木板,
    但光收集还不够,你不能乱堆在一起,你得知道盖一座房子到底需要什么。
    怎么知道盖一座房子要什么,要做什么呢?
    你需要知道盖一座房子的知识体系——你需要进行学者型研究。
    怎么进行学习型研究,对于我们这些业余学习者来说,要么回学校进修,要么进行主题阅读。

    7.

    知道了概念,也懂得了概念的链接,建立了知识体系,是不是就够了?

    我发现我之前写干货文章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误区,就是我总是在讲方法讲工具,列书单——这种文章大家也喜欢看。
    但写干货的人和看干货的人,我们都错了。

    知识体系需要在具体应用情景去尝试,才能证明你说的这对概念和知识体系有用。
    注意!是各种情景。

    比如我以前常说,30分钟可以读完一本书,我按照这个步骤一个月读了30本书,老厉害了!
    ——但是!这个情景是我正襟危坐,为了冲阅读量,读的都是实用类的,我有过基础的,我正需要的书籍——才有的效果。

    如果其中有一个变量换掉呢?
    如果这本书不是实用类书籍,是古典文学?
    如果不是在家里,是在公司?
    如果不是我需要读的书,而是被迫要读的,比如学业要求,岗位要求呢?

    8.

    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已经获得18枚奥运金牌、持有8项世界纪录的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训练的故事:
    在练习的时候,教练会故意给他制造各种“状况”,现场噪音,泳道干扰,泳衣不合身··· ···

    菲尔普斯用铁链练习腰腹肌

    一个人厉不厉害,就是他把概念和知识体系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了充分的训练。

    你懂得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那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在情境中进行大量的练习。

    什么时候学英语最快?是你被扔到异国他乡,买个冰激凌都要说英语的时候;
    什么时候怎么锻炼你的阅读能力?你读文学,读文言文,读杂志,读经典的时候,都去体会自己在读哪类书籍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感觉如何;
    什么时候时候练习写作最好?除了正襟危坐敲键盘,你要试试在机场,在的士后座,在路边,拿着纸和笔或者拿着手机写;

    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做线下快速阅读的分享的时候,有个一身素衣,胸前一串佛珠的先生在提问环节,举起了一本《道德经》,他悠悠的看着我说:“小六老师,您觉得这本书该如何30分钟读完呢?!”
    我汗流浃背。

    是不是高手,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到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如何做。
    为什么高手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因为他的知识经历了太多的情景——他看过泰山崩,甚至喜马拉雅山脉崩掉都看过。

    9.

    我还会继续写干货写方法和工具的,因为这些是刚需。
    但在写这些之前,我会试着去讲清楚,我是怎么想到这些的,为什么我会去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 ···

    这就像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老和尚和小和尚。
    我要写把方法出来,更要把思路写出来;
    你在看文章的时候,要学的不止方法,更要是思路
    方法和工具是汪洋大海,你学不完的,学了也很快会过时的;
    但是高手的套路(范式)你学一个是可以用一辈子。


    我是彭小六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左岸有宇:没有什么启发,但是觉得挺高大上的
      • lynch0571:已收录《千赞专题》,欢迎关注: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032a478c3dbf
      • 简钻拾贝:光收集还不够,你不能乱堆在一起,你得知道盖一座房子到底需要什么。
        怎么知道盖一座房子要什么,要做什么呢?
        你需要知道盖一座房子的知识体系 学习了谢谢
      • FrankHan:概念的链接?连接?还是联接?
        好几遍正文内容,与本文配图,都不一致耶。
        我真不是处女座,但是我看着别扭。
      • 1db6a7bd8697:长见识啦
      • 名言诗句:思维清晰,观点明确。向您学习!
      • liuzesheng:干货
        加水1000%后 还是干货。
      • 3只青蛙:所谓的干货都是浮云,都不过是真正有用的不变的原则和规律的注解。只看干货文无异于买椟还珠,找到知识的源头才是根本。
      • 現實世界:为什么大众这么喜欢看干货?
      • 856b7e225378:总结得够精辟
      • 读者爱之成就:是啊。说得很对,可是到自己阅读的时候并不会运用了?这是为什么呢?感觉自己就是不会思考的人一样,脑子一片空白。求解
      • d4068c8f2c2a:噢我的天。。我在看到思路两个字。数学老师直接写出公式,给几分钟让背,然后讲题下节课挨个默写的画面魔一样窜出来😂
        唉。好无奈。
      • 飓风过岗:从前有只猴子想变成人类,于是它学着人类的样子剃掉全身的毛、留起头发、笔直的站立、穿起衣服,甚至剪掉自己的尾巴。可是它始终不能像人类一样生活,看不懂电视、开不了车、上不了网,就连话也不会说。终有一天我在简书告诉它,像人类一样生活靠的不是照搬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是有一个好脑子。
      • 顺流而下的鱼:学习好的思路,转化成自己的,漂亮。
      • 心即理_0a76: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了充分的训练,这个写的太好了。茅塞顿开,不过工作中很多不同的情境中,有时候时间跨度几个月或者半年,要如何训练自己呢?可以通过冥想法来达到训练效果吗?
      • 196健身:汗流浃背然后呢
      • bc7c722f6398:因场景而异的体系才是真的实用
      • 三维GIS那点事_王跃军:看到的都是案例,或者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需求,得到的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是一种方法,可以是自己的产品。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很多东西是不能像计算机复制文件一样复制的,因为环境在变,每个人的特性也不一样。
      • 37fbf4c739db:没有足够的知识量做底子,空有前卫的思维模型又能怎样?
      • 晴空海洋:你好厉害
      • 6c9b0f154de5:系统框架与知识体系
      • 88feca4342ae:觉得学哲学的都很厉害
      • 婷婷初:受益匪浅,感谢老师,但还需要我自己多加练习领悟吧
      • 蓝柿:早该认错了。
        还在错下去。如果千百个人都是一个思路,岂不是太无聊了。如果高手的套路辣么容易让人学会,那是什么高手。
        也许以后还会认错。
        蓝柿:@蓝柿 靠推销知识、干货、工具,甚至思路,思维模型、套路,这样的人,我个人以为,不是高手。真正的高手,是点亮别人心中那盏灯的人。
        可你的读者需要的就是这些实用的东西,根本不想点什么灯,所以他们不需要高手。
        蓝柿:@彭小六 你说以后要把方法和思路写出来,这顶多是你自己的方法和思路,适不适合读者,是否对读者有借鉴意义,取决于千奇百怪的读者。
        高手的套路?用一辈子?怎会有一个套路放之四海而皆准?
        你说的“方法和工具是汪洋大海,你学不完的,学了也很快会过时的”,这是唯一让我认同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固守好自己的心境和价值观,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应付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彭小六:@蓝柿 你一辈子固守?
      • 拾月凉风: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让我们,学习、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吗?
      • 职场逗伴匠:一次偶然刷新,接触到小六,关注后,便停不下来了,每期更新必读吖😀
        彭大神,求教如何快速熟悉并搭建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框架),谢谢。
      • 639蛋糕:学好套路,受益一生。
      • 祈笙:一切脱离了背景的理论都是空谈。有启发。
      • fdb263bebdcd:小六,你好~我是去年开始关注你的,我也是从事互联网工作,也在软件产业基地待过,我属于转行做的软件测试,现主攻自动化,我的短期愿望是做产品经理,长期愿望是研发一款牛逼的软件,成为像你一样的斜杠青年,可我这一年心有余力不足,从过完年到现在,我就一直埋头专研技术,发现7年的工作经验不足以让我在面试的时候过关斩将,还没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因为我是大专生!而长期的外包工作,让我觉得很没有归属感;目前我几乎每天超8小时负荷的在学习,我很担心丢了工作~ 特别是还没有进项目可能又要面临被劝退的风险,生存问题迄今未解决,这种现状让我特别焦虑,特别恐慌~在职场上学历成了我的短板,自考本科对于饱和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过不了多久,也不足踏入企业大门,思来想去我可能会考虑去考研,但我不知道这个决策对不对,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我会在企业呆多久;而斜杠是我的梦想,如果我选择“斜杠”我也需要花成倍的时间扎进专研~短期我也很难做到~真的~很难~很难
        彭小六:@tracy_47df 做好工作
      • 李刚大傻子:我的语言组织能力特别差,有什么好办法吗?
      • 9f90d1fab51e:只想套用一句网络上的话“你这篇文章没什么好看的,我也就是看了三四十遍而已”。😀实在是击中胸腔,即便是再过十几年也能应用的道理,就如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给小六一个赞
      • 清灵_简书:真好~:+1:
      • JaeYoungWoo:第一次看这个类型的文章
      • 君悦君语:这篇文章绝对值好多钱,谢谢小六老师!
      • 曾国程:是的,在具体情境下,具体的操作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如果自身头脑中有足够多的框架,就很容易找到应对的办法,也许不是最佳的,但不会像无头苍蝇。

        感觉最后还是回到了前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珍life:古典在《跃进》中提到,功利性读书法,带着问题读书,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不管学什么,学了一定要实践:blush:
      • 甜小乐:我发表一下我的拙见。我们从学校开始就一直在做“概念学习-框架建构(知识系统)-做题练习(实践应用)”,不断往复循环,雪球越滚越大,这不就是学习最最朴素的方式吗?我们从学校毕业了,我觉得还是沿袭着这样的模式,只不过时代变化太快,以前一本书死磕,现在有选择为我所用的学习概念,可以与高手链接学,可以听精品课学,方式多样化高效化,但是“学习”这个行为依旧不变,还是要实打实的搞才行!而很多大神说的输出复盘不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内化吗?便于将知识更牢固的嵌入知识体系。可是这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因为你还没有“做习题”,没有实践,知识不是要活学活用吗?只有放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说这么多总结一下,不要盲目的追随形式而忽略了学习最朴素的本质。
        彭小六:@Aille_甜小乐 特别棒
      • 剑南长河:心理表征这个词,不如直白的概念好。
      • 漂亮的豌豆987:实是最好的理论
      • 土豆儿飞扬:就是不仅学招数,更重要是体会心法!体会思维方式!
      • ecac2611387a:有共鸣,一直觉得学英语就应该在国外……的确,像我喜欢美句,抄了好多抄不完,作文引用名家,就没想过我什么时候能下笔写一句惊天地泣鬼神
      • 张大惊:干货
      • 睁眼就别闲着:说得透,真的是慷慨的干货,感谢您的分享。学习了。我要去实践了!😀
      • 闪闪亮的小燕子:谢谢小六老师的分享。
      • 饮雨秋寒:“我要写把方法出来,更要把思路写出来;”:sunglasses:
      • 果枚:例子充分而贴近生活,让人信服!
      • 江城酒馆:学以致用,用在过好外在生活中,用在通透内在思想中。
      • 鱼笨自由:就像行军打仗,学习方法是小兵,学习思路是将军。
      • 秋日麦田:六老师,能不能写的再通俗易懂些?不好意思我理解能力❌😊
      • 运营方法论实操:概念整理-框架升级完善-场景刻意练习
        运营方法论实操: @运营方法论实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运营方法论实操: @运营方法论实操 也就是说
        一要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概念的量,通过思考交流对概念进行升级。
        二要通过通过知识体系整理出大量的框架(解决方案)
        三是通过各种复杂场景下使用各种框架进行刻意练习,行成心理构架。
        彭小六:@运营方法论实操 厉害
      • 知小酌:安静下来的反思比蒙头不顾的向前跑更有意义
      • 何人点灯:好比剑招和心法?
      • 魏小川:一篇文章点醒一波人,但是想要做到知行合一,真的会很难
      • 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写的好,好在不绝对了。记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要想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必须要写多少字,必须要有多少人喜欢。于是乎,有人就提出了日更这个概念,为了写而写,为了成为签约作者而写。。。。。。
        现在简书的标志性人物也说了,不是任何书都可以日更的,那我们还要去追求所谓的日更吗?
        我们没法改变简书签约作者的标准,就像我们没法改变高考的制度。只是,简书应该不是另一个高考制度吧。。。。。。
      • 青黄不接的cathy:看了2遍,好好消化,我在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写的真好。在任何实际场景应用的了的概念跟知识体系
        秋日麦田: @青黄不接的cathy 同感,觉的写的太专业了读起来有些困难
      • 秋麦田:跟小六老师一起听的dics,现在看这篇文章好像回到现场:smile:
      • 白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99e8a0e0a74e:写得很好,让我想起了明朝阳明先生的心学理念,即知行合一
      • 101780e9d258:进阶另一个层次了
      • 7bfc9c410967:思路和思想学到了,再根据学到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好的啊!
      • CoderBigBear:很经典
      • a686f02f0de7: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 佟小月:①关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个人想法:我在《得到》上听《刻意练习》时里头提到一个词叫“心理构建”。打个比方,假如我和我的的舞蹈老师出去和更高级的老师集训,我的老师肯定学的比我快,为什么?因为她跳的舞比我多,这个动作是挥手,下一个动作应该动动腰还是动胯还是动脚,她的身体都已经有关于这些的记忆,和学习舞蹈时间不长的我相比肯定比我学的快,何况她再加强练习,强化这种“构建”,就可以轻松学成!我就把这种构建又延伸出一个新词语“身体构建”,我也称它为“身体惯性”!通过多加练习,使身体产生惯性,达到学会的目的。②我有时就拿着手机蹲在马路边打字(捂脸)。能在坐和六哥类似的事情很开心,会努力!
      • 公众号月读时分:六哥,加油↖(^ω^)↗
      • 白雪公主与猎人:不知道再过几年十几年你会不会推翻自己现在的理论呢?
      • 莒語:所以说,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什么都追求快,但阅读还是应该慢下来的,公众号上浮光掠影地晃过几百几千字,不若静静地花上一段时间细细地去品一本有底蕴的书。毕竟,正正有重量的书籍,往往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 08cc08973259:读《颠覆平庸》的时候,感觉都没有读《让未来现在就来》给我的撞击力大。可能是它太干了……相比干货,这样加了温和的元素后,让我们觉得你更接地气了,很好的改变。继续加油!
      • f58300346ffa:读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心灵的状态,纯净的心灵更容易真实的接收外界的人和事,包括阅读。所以,宁静致远。
      • 金色的娜小姐:最近六哥的文章影响我很深,看着你的故事,同样去思考自己。我觉得你迈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1:
      • 打伞凝视:为什么高手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因为他的知识经历了太多的情景——他看过泰山崩,甚至喜马拉雅山脉崩掉都看过。这句话看完很有感触……
      • 59e02278c73d: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非常喜欢:blush::blush:
      • 王斌ooo:转了朋友圈
      • ae6e1256e7c0:受教了
      • 青舟青舟:终于看到干货作者本人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反思,罕见,难得,不容易!
      • 晓菲悦读:学一个用一辈子。理清思路,简单表达,让人理解😊👍👍👍
      • 文化农民:深读,精读,应用,总结
      • 与Winter的五百天:别把无知当个性,别把谣言当真理
      • Gingerg:好想知道第7小节的图示是怎么画的
      • 张子停停停:好熟悉的感觉,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太极思维啊。阁下貌似入得门了,恭喜!
        而我还在门外徘徊……
      • 丨张伟丨:正确概念的作用: 这个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用?除了在这儿用,还能用在其它什么地方?践行践行践行。
      • YangDuck_大可:看了许久,原来这是小六写的...😁
      • 68c94231d650:为什么高手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因为他的知识经历了太多的情景——他看过泰山崩,甚至喜马拉雅山脉崩掉都看过。
        8258b148e0ce:真的很好的文章
      • 公子侨:对于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人们认知的巨大差异。而认知一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又反过来加深认知水平。
      • 禾乐之:所以小六老师是怎么回答道德经先生的呢:joy:
        彭小六:我说谢谢,我不会
      • 一舂忽白:“小六老师,您觉得这本书该如何30分钟读完呢?!”
        我汗流浃背。

        30分钟能翻到最后一页就算读完了啊😂,不要怂,就看手速。
        彭小六:谢谢纠正,以及修改
      • 0ca1d5567a7e:小和尚无处次应该是无数次 @彭小六
      • apple薛:一个人厉不厉害,就是他把概念和知识体系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了充分的训练。
        厉害
        apple薛:@彭小六 第一次和你沟通啊,大神,这是你的原话啊,我觉得总结的很好啊,你肯定是在自己身上总结出来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说学英语的例子就很形象
        彭小六:总结的太棒啦
      • 我说了我的名字叫依莱文:你不再是小六老师了,你再像万分之一的高手进阶。更可贵的是,你要把这个过程拿干货的姿态分享出来,致敬。
        彭小六:谢谢您
      • 合小沫:老师写的好:+1::+1:
        彭小六:谢谢你

      • 北7:小六加油,😉
      • 妖艳小白兔:越来越好了。必定是哪个方面又有了新洞察。
      • 0a2a54ef1f27:赞赞赞😁
      • d8a804476b01:六哥你的风格变了,超级喜欢这样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向你学习!
      • 爱码爱自由:李善友的话真好。学习——思维模式——思想(个性化的筛选、综合、内化)。
      • 炅汐:不错!很喜欢李善友的那句话。
      • Joyce姐姐:说得非常好,总是能受到启发!
        牛粪茶壶:哈哈,给你一个赞~:sunglasses:
      • 梦双眸:学无止境

      本文标题:写干货和看干货的时候,我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t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