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上。我们怎么从僵固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呢?
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提出一个超出你能力范围的难题,你必须努力地去解答这个难题。如果你答错了,环境会以某种方式回馈你。最终,你对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你的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能力成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所形容的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可是有些人不这么想,他们本能地认为,我犯了错,一定是我不够聪明,没把事情做对。当你把错误当失败的时候,你其实认同了这样的假设:事物的发展不是曲折向前的,而是直线式的,最终有一个终点——成功或失败。那显然不是事物发展的真实逻辑。
错误和失败还有一个不同,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引向个人评价。当我们把错误当做一种证明自己不行的失败时,我们就会回避错误,从而让自我发展陷入停滞。
所以克服僵固型思维的核心是,改变对错误的认识。转变对错误的认识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错误是一定会犯的,如果我们惩罚错误,其实就是鼓励大家把错误藏起来,从而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第二种,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僵固型思维的特点是担心犯错,其实就是在维护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第三种,制定犯错计划。为自己制定犯错计划,会消解错误的消极价值。
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时人生会因为错误而变的更丰富。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无限的游戏,那错误就不是游戏的终止,它是游戏的一部分。如果你的错误会导致你一无所有,家破人亡,那就已经不是错误,而是赌博了。所以在生活中要给试错留下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