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学常识健康养生护肤 美妆 美容 养生 化妆
三、常用的穴性与配方I1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三、常用的穴性与配方I1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作者: 慈艾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0-10-20 08:12 被阅读0次

以下将我们常用的穴性与配方,分述如下:

1、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中脘又名太仓,位与胃脘中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又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由于上述四经之交会,故能通达四经之经气。胃的经气汇聚于此,胃中蕴润之阳气是消腐水谷的根源,胃气不足则水谷不化;太过则消谷善饥。李东恒曾说:“气在肠胃者,取足太阴阳明,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足以说明中脘又能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通理中焦,是治疗腹中一阙疾病的要穴。

        胃气本以下降为顺,辅以足三里能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以利胃气之运行、水谷之运化。再加上三阴交,滋阴健脾,阴阳相配。故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合,能健脾和胃、调理气机、镇静安神、调补气血,专治脾胃虚寒、气血亏薄或一阙脾胃疾患、以及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属于气血虚衰者。全方补中有行,补而不滞,阴阳协调,蕴而不燥。若见脾虚胃热,则可泻中脘,以导滞热;若见脾胃不和,清浊不分,上吐下泻,则可补中脘以升清气,泻足三里以降浊气,佐三阴交以调和阴阳,则中气得以调畅,阴阳得以续接矣。

2 中脘 天枢 阳陵泉

        中脘与天枢。因天枢为大肠之募,故两者相配其功能为调和胃肠、疏通腑气,使中焦气上通下达,胃肠功能和调,则能分理水谷及糟柏,疏导一阙浊滞;阳陵泉为胆经之合穴,肝与胆相表里,胆又为中清之府,泻阳陵泉以肃清静之府,平肝气之横,降肝火之逆,协调肝胃。

        故中脘、天枢、阳陵泉三者相配,其功能为平肝和胃、调理胃肠,主治呃逆、反胃、胁痛、呕吐、腹泻等证。

相关文章

  • 三、常用的穴性与配方I1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以下将我们常用的穴性与配方,分述如下: 1、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中脘又名太仓,位与胃脘中间,为手太阳、少...

  • 穴位分类

    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理气穴...

  • 增加免疫力的几个穴位

    增加免疫力的几个穴位 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颤中穴

  • 呕吐。

    脾腧配中脘、三阴交、足三里主治呕吐

  •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 :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 补中益气、养五脏的艾灸法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 抑郁症-艾灸疗法

    【艾灸取穴:】 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心俞,脾俞 【艾灸时间:】 每穴40分钟,1天1次,一次2个穴,15天1个疗...

  • 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治疗

    取主穴:百会、内关、足三里。 脾气不足加中脘、三阴交;肝气郁结加风池、合谷、太冲;心血不足加神门、三阴...

  • 霜降之后艾灸常用穴位

    霜降之后艾灸常用穴位 养脾胃: 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天枢穴 肺腧穴:清肺止咳、理气宁心、散发肺腑之热

  • 👨‍⚕️常用的穴性与配方I3 中脘气海三阴交|4 中脘 内关

    3 中脘 气海 三阴交 中脘、三阴交两穴,阴阳相配,健脾滋阴,和胃畅中,适用于脾胃气阴不足。气海为气汇之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常用的穴性与配方I1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jl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