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离娄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颇有感触!事实上这句话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时不时提到这句话,也正因为这句话,导致中国人繁衍后代的精神传统与使命一直生生不息。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个核心中最强大的内核就是要“有后人”,人生在世,即便非常成功,如果没有后代,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可想而知,这种无后的精神枷锁多么沉重,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许多人世间由于没有机会生养后代,造成了许多悲剧,直到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城市化进程,才导致“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观念逐渐淡化下来,城市人群中还出现了相当一批丁克家庭。如果人们不再执着于“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中国社会将会出现老龄化少子化加剧。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大意是:
孟子说:“不孝有三种表现,没有后代是最重大的不孝。舜娶妻时没有告知父母,就是因为担心将来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为了延续后代而娶妻这也相当于告诉父母长辈了”
个人看法: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本意是说舜当年娶尧的两个女儿为妻,并没有事先告诉父母,按照道理而言是不对的,因为儿女结婚成家,一定要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参与,否则就是不合礼仪,但是舜的父母当时一直在谋害舜,如果告诉父母的话,也许妻就娶不成了,所以,舜不告而娶,因为娶了妻之后,就会生养孩子,有了孩子,有了子孙后代,就是最大的孝顺,所以孟子认为舜不告而娶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礼仪。
孟子为舜的辩护词有点勉强,但是还可以接受的,虽然一个成年男女成家立业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舜的家庭情况特殊,生父与后妈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整天要谋害他,没有尧的帮助是无法成家立业,不能够成家立业,就没有子孙后代,没有后代就是最大不孝。正常的家庭出身的子女,既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家立业,有要遵循“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生养众多繁衍后代!
回到现实生活中,“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感觉就像封建残留的思想,影响力逐渐在衰落,随着城市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中不可避免的衰落,祭祀祖先的习俗与传统也不断地淡化与简化,家族观念除了在有钱的高净值家庭得到加强以外,在普通家庭基本上都是淡漠以对,大部分家庭也就生养1个孩子,生养2个孩子的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生养3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占比更少。人们对延续香火的观念逐渐淡化,人们更多关注现实的生活品质,有的人结婚后也不愿意生孩子,称之为丁克家庭,有的人干脆终身不婚,潇洒独孤一生。是好的现象还是不好的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支持“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观点!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8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018-11-21 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