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哲学札记(5)略谈名家的“名”与“实”

哲学札记(5)略谈名家的“名”与“实”

作者: 金之广 | 来源:发表于2021-09-16 22:39 被阅读0次

文/金之广

邓析辩论图,侵权即删

所谓名家,是以研究规律、思维和名实关系的哲学流派。因为擅长辩论,故也称之为“辩者”。名家,是先秦诸子百家其中的一员,其代表人物有邓析,公孙龙,惠施等。

“名”和“实”的关系,借用哲学家冯友兰的话:“从逻辑上讲,中国古代哲学的名与实的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

至于“名“和”实“,这两个字的具体涵义,名家们也没给出一个详细而又准确的答案,但其内涵和外延是可以界定的。

1、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每一个都是“实”,每一个“实“的称谓,就是那个实的“名”。

例如,“那是梨树”,“猫是动物”,其中的“那”就是“实”,“梨树”“动物”就是“名”。

2、“实”是个体,特别的;而“名”代表“实”的共相。

譬如,“这是张三”,“这”是“实”,“张三”是“名”,

“张三”即代表共相,即代表现在的张三,也代表过去的张三,代表今年的,也代表去年的。

最先讨论这个问题的是老子,孔子也主张正名,因为墨子注重实用主义,故提出一个“实'字。

名家的产生,是源于制定法公布后,社会上出现律师一类的人物,常常辩护法律条文,这些人专门探讨名词概念,故被称之'辩者“。社会继续发展,尤其战国中期,社会变革激烈,旧的概念不能诠释和反映新兴事物的内容,而新的概念还需要社会公认,这就出现名实不符的想象。后来社会上出现一些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致力研究论辩逻辑问题,就形成了名家学派。

秦朝以后,名学衰微,因它与当时中国文化的主流不一致,加上其内容难懂艰涩,佶屈聱牙,牵强附会,令人望而却步。

名辩之学,虽然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精髓早已渗透儒、道、墨等诸家文化中,促进了中国古代思想学和逻辑学融合的大发展。


金子广原创内容,谢绝他用。

相关文章

  • 哲学札记(5)略谈名家的“名”与“实”

    文/金之广 所谓名家,是以研究规律、思维和名实关系的哲学流派。因为擅长辩论,故也称之为“辩者”。名家,是先秦诸子百...

  • 我是老师,老师不是我 ——关于哲学问题“名”与“实”关系的现实思

    中国哲学讨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名家”之所以称为“名家”,就是以研究超乎形象的“名...

  • 《中国哲学简史》(8)名家:中国辩证哲学思想的始祖

    名家在英文中是“诡辩家”,也成为“逻辑家”或者“辩证家”的意思,中国名家注重的“名”与“实”的关系辩解问题。跟西方...

  • 读书笔记 | 诸子百家之惠施

    从逻辑上讲,中国古代哲学的名与实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但是,若试图更为精确地分析到底什么是名、实,它们...

  • 名与实

    昨天,多伦多猛龙队成了NBA总冠军,华裔球员林书豪获得了一枚NBA总冠军的戒指。 总冠军戒指是许多...

  • 名与实

    这种花我最近才认识,它的名字很吓人,叫“水鬼蕉”。听名字,应该不算“正面人物”,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它别...

  • 名与实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袁术,他是袁绍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这个人,张口就是吾家四世三公云云。这个人,只注重“名”...

  • 名与实

    这几年,生态建设已经成了的大家的口头禅。 做个项目、修个房子啥的,要是不与生态挂上边,好像做项...

  • 名与实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混乱的名称。”子路说...

  • 对道教和心理学的浅略认识

    学习了一学期的道教文化,总算在最后领悟到了老子的一些思想。 在论述里我略谈了对名和实的认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札记(5)略谈名家的“名”与“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rd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