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敏感这事是需要学习的
我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这两个字——自律,这才是刚刚开始。这是码字君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翻阅了他5本厚厚的笔记,我问她:“这是你多长时间记的笔记?”
“准确地说,是从去年一月,大概一年时间。”
我看到有历史类的:《孙子兵法》、《曾国藩》、《明朝那些事》;也有科幻类的《三体》、《基地》、《基里尼亚加》;还有人物传记《奥黛丽·赫本》、《溥仪:我的前半生》、《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码字君,愿此生值得!“你一年时间读了这么多书吗?”
“是的,精读书大概50余本,写了50多篇读书笔记。”她很平淡,丝毫没有感觉出来我眼里的惊讶,读书对于她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对于我们普通人,50多本书,那就是平均一星期一本啊!每本书可都在10万字以上,有的还是50万字的大部头。
“你不觉得很辛苦吗?”我觉得读书这件事对普通人来讲真是太不容易了,上次我一个朋友跟我提起读书,说他三四年了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每天除了刷抖音就是看头条,时间就是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说今天的自己和五年前的自己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老了五岁,记忆力越来越差,将军肚也起来了。
“刚开始时有点,情势所驱,不读书不行啊。”
“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我太渴望赚钱了,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根本不够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真是捉襟见肘。孩子要补课,要学钢琴,光一架钢琴就两万多。我知道学艺术是穷人的噩梦,我不奢望能把她培养成这个家那个家的,但我希望她快乐。”
“难道不学钢琴就不快乐了吗?”我对她的观点有些不敢苟同。
她笑了笑说:“快乐有很多种,大部分人的快乐都是傻乐呵,这种快乐也最容易满足,只要吃饱、穿暖,有钱花就好了。”
“可是,你知道吗?”她顿了顿又说:“有钱人鄙视穷人,这种鄙视穷人往往能感觉得到,有文化的人鄙视没文化的人,没文化的人往往感受不到。”是啊,因为很多人不敏感,而敏感这事是需要学习的。文学、音乐、美术都会让你敏感一些。
码字君,愿此生值得!02我并不认为每天坚持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习惯就好。
“读书跟吃饭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宁可少吃一顿饭,也绝对不能不读书。这本书真的很好,也推荐你读一读。”她拿起一本《孙子兵法》很自豪地对我说。
“当我拿到第一篇文章稿费的时候,虽然只有几百块钱,我就觉得以前不读书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她的眼睛里写满了坚定。
“以前每个星期跟朋友都要聚一聚,不是唱歌就是喝酒,总觉得不如此就是在辜负生活,突然有一天,在酒桌上一个闺蜜喝多了,哭着说‘我都三十了,还一事无成’,我心里紧紧一揪:我不也三十了吗?日子过得真快!然而我竟也一事无成。”
“我突然很害怕,真的,那种恐惧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显然她有些动容了,大概是为自己后知后觉而懊悔吧。
“当我知道写作可以赚钱的时候,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既为赚钱,也为爱好。起初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不那么庸俗,我就拼命地读书,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这是我读书以后最大的感受。”
“所以,朋友打电话约吃饭、逛街,我总说自己很忙,是真的很忙,但是他们不相信。”说到这里,她显得有些无奈。
“我除了上班,只要闲下来不是听书就是读书,晚上还要加班写东西,总感觉时间不够”。
码字君,愿此生值得!“我恨不得每天有30个小时,都到了舍不得睡觉的地步了,是不是很矫情?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看我,不过没关系啦,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是啊,你不是她,没有经历过她那样的生活,你当然不知道时间对于她有多么宝贵!
“我真后悔之前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真是太可惜了。”我能感觉到时间对于她的意义,她是真的把时间当做亲密无间的朋友。
“所以朋友说我变了,变矫情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完,她将双手摊在桌子上,流露出很无奈的神情。
“我每天至少保持读两个小时书,两个小时写读书笔记,这些年雷打不动,一部分是利益使然,一部分是真的喜欢。你不会觉得这样很俗吧?”说到利益,她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有,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还能养活自己,此生值得!”我很喜欢她的生活状态,做喜欢的事,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只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可能只有读书才可以安放那颗不安的心吧?
临走的时候,她将自己刚出版的一本随笔送给我,扉页上这下了这么一句话:
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
码字君,愿此生值得!听了码字君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没有谁活的比谁容易,只是有人选择呼天喊地,有人选择默不作声。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过得那么好,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别人表面的光鲜而已,那些光鲜背后的辗转反侧,那些光鲜背后的痛苦流涕,他们都留给了暗夜中的自己,他们虽然表面看起来光鲜,其实袜子早已滑到了脚底。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财富无关,如能养活自己甚好,码字君,愿此生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