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简笔(解剖图谱)🐲

作者: 段明呈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08:18 被阅读0次

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时刻与健康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简易歌诀:

寅时气血注入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相关文章

  • 📚子午流注||简笔(解剖图谱)🐲

    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 甲申...

  • 子午流注

    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

  •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12条经脉在12个不...

  • 子午流注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

  • 子午流注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经络最旺的时辰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胆汁...

  • 子午流注

    中医是偏物理医学,重视时间、速度、温度、空间。中医有时间观念。在人身上,二十四个小时被切割成十二个流注的时间,十二...

  •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历史十分悠久。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

  •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养生表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的。实践告诉我,这个子午...

  • 子午流注

    一天十二个时辰由身体的十二条经络轮流当值,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如23点前睡觉,5到7点排便,7...

  •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详解 (百度百科)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午流注||简笔(解剖图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nr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