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的各种小说长篇小说文心飞翔
长篇小说II风雨岁月(53): 吃水困难

长篇小说II风雨岁月(53): 吃水困难

作者: 林海寻音 | 来源:发表于2020-08-25 06:44 被阅读0次

那年的冬天依然如故,李家窑的人们早早地腾出盛水的坛坛罐罐,赶在下庄井干枯前,把能装水的家什全部装满。就这样,连一个月都维持不到,人们就又开始抢上庄井的水。虽然上庄井的水有些咸味,但为了生存,逼得不得不饮用。

到了深冬季节,上庄井的水也变小了,为了吃一口水,人们常常白天黑夜地围在井上,家家户户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舀水工具,从井底一点一点地将渗出的水舀上来。天寒地冻,水桶从井里提到井台上,避免不了洒落些水,滴水成冰。舀水的人又多,井边就形成“冰山”,滑得人连站都站不稳。

后来,上庄井的水供不应求时,李家窑的人们只好赶往帽帽山去铲雪。对于这个冬季的吃水问题,王梅儿再也不用发愁了,因为李宝才回来了,家里还买了一头牛,赶着牛从帽帽山驮上一次积雪回来,就能吃个十天半个月。

整整一个冬天,李宝才都在思考着李家窑的吃水问题,总不能祖祖辈辈就这样过下去吧。他想了解一下庄那口水井情况,一到冬季就断流,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天下午,待在家里闲着没事,李宝才来到下庄井,趴在井口往下看,井深不到一丈,井壁用石头砌成,干枯的井底里没有一点水。

他踩着井壁的石头,下到井底,像一位水利专家一样仔细地勘察着水井的结构,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铺天盖地的黄土从井口涌入,他感到一阵窒息,赶紧从井里爬了出口。风过了,黄土落完了,他把两只手放在棉衣的袖筒里,在井口旁来来回回地徘徊,绞尽脑汁地思索着水井干枯的原因。

李宝才突然想起,在内蒙的时候,听师父郑郎中说过,他的家乡也缺水,水井老是断流,特别是在冬天尤其明显。刚开始,村民们也搞不清什么原因,过来几年,渐渐地总结出来了些经验,哪一年雨下得多,井水就旺些,雨下的少,井水就会早早地断流。后来,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井水与地下水位有关。

李宝才思索着,李家窑的井水是否也与地下水位有关?带着这个问题,他激动地去找二爷商量。他还没进门,就听到上房里传来二爷的咳嗽声。他把自己查看下庄井的经过告诉了二爷,二爷眯着眼睛,面带微笑地说:“宝才啊!下庄井这几年一到冬天就干枯,谁也说不出个究竟来。似乎与雨水有关,去年的时候,还不到立冬就没水了。今年都挨到正月,大概是雨水多一些的原因。”

李宝才说:“雨水少了,地下水位也就低了,井自然而然就干枯了。”

“什么地下水位?地底下还有河流么?哪来的水位?”

二爷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李宝才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也只不过听师父讲过,到底地下水位是怎么回事,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来。不过,他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地底下的水深了,水井自然就会干枯。

李宝才说:“要不村上组织人力再往下挖挖,说不定就能见到水。”

“草民理不了朝政啊!保长都不管这事,咱老百姓怎么管?”

“保长家当然不缺水吃,他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呢。要不咱找几个人,先挖着试试,反正冬天闲着也没事。”

“集体的事情还是让保长来决定吧,我们贸然去挖,不但落不了好,说不定还定个什么罪行呢!”

李宝才想了想,二爷说的也有道理。这年月,枪打出头鸟,干不好了就会墙倒众人推,他心头燃烧的火焰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浇灭了。

李家窑的冬天似乎就围着吃水转,从早到晚都能见到抢水的,成群结队去帽帽山铲雪的人,李宝才家也不例外。后来,他把两个背篓用一根木棒串起来,搭在鞍子上,一次驮回来的雪也多了,牛走起路也很省劲。看到李宝才的新发明,村民们都效仿取经,就连地主老财们也觉得很新鲜。

尽管如此,但在李宝才的心里,他始终想着如何要把下庄井的水给挖出来。跟二爷的那次交谈,让他觉得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够,发动村民也不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后来,他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找保长。然而,保长根本就不想听他的建议,还觉得他无事生非,三言两语就轰出了门。

吃了闭门羹的李宝才终于醒悟了,就像二爷说的那样,草民理真的不了朝政啊!他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里,母亲看着他像个蔫萝卜一样,一声不吭地抽起了烟。问道:“宝才,你怎么了?”

“没什么。”

“没什么,怎么看起来一脸的不高兴啊?”

“甭提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都把妈给急死了!”

“唉!这段时间我一直想着村上的吃水问题,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保长的时候,他一点都不想听,反而把我训斥了一顿,真是郁闷!”

“孩子,咱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

“说的是,难道我们祖祖辈辈就这样活下去吗?”

“那还能怎么办?你还是少管闲事,把那些人得罪下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

李宝才听着母亲的唠叨,觉得也在理,但就是不甘心,总想把自己的想法试一试。但没有保长的同意,谁敢动一下水井的土?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收起来,该干么干么。

自从有了驮雪的工具,原本三五天就要背一次雪,现在驮回来两大背篓,足足可以用上大半个月,家里吃水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但是,这点成绩并没有让李宝才感到满足,他渐渐地盯上了地主老财用马车拉水,省时又省力。用牛驮回来两大背篓雪,消融后至少减掉一半多,如果直接从王家庄把水驮回来该有多好啊!实际上,十几里的路程,让牛驮回来两大桶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始� �v���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小说II风雨岁月(53): 吃水困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nr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