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我听了2节极简逻课。
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抽象的,严谨的,理性的。推理过程具不具有完备的逻辑思维是判断一个人思维水平和判断能力的标志。
日常我们习惯于依赖直觉,因为用直觉思维不需要进行严谨科学的判断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简言之——不费脑子。但是仅靠直觉思维,过度依赖直觉就会陷入认识偏差误导思考和决策。
这里授课老师讲了6种认识偏差:
1、过度自信。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智商。
例如,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就发现,能力欠缺的人,比起真正有能力的人,尤其会高估自己,并且还有拒绝承认的倾向。这后来为达克效应。
2、盲信权威。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不加分析给予认同。
3、盲信大众。盲目从众,双11,朋友都买买买,自己明明没有什么需求也跟着买。
4、盲信喜好。大选中,帅哥候选人得票更高。
5、确认偏差。看文章时自己认同的就会很注意地读,不认同的看个题目就略过。
6、安于现状偏差。明明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然而自己习惯了,就安于现状,认为这样是对的,不做改变。(这让我想到pua)
呐~做一个有逻辑的人要会识别逻辑谬误,怎么识别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啥是“论证”。
其实就是讲道理,以理服人。
论证最主要的目的,是证明、说服或者反驳。所以涉及到沟通、解决问题、做决策,涉及到阅读、写作,往往都会涉及论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注意与解释的区别)
识别论证结构:找到结论(准确转述/总结结论,找到隐藏结论,不能曲解)+理由(包括隐藏理由),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隐藏理由举例:
结论:应该把外来学生与原来的学生隔开;理由:素质差的学生会影响教学秩序
隐藏理由则是:外来学生是素质差的学生。隐藏理由是对还是错就需要我们自己分析了。
在阅读文章、听人说话时不应该只关注结论,以后要学会关注整个说理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2969/2fb5e34bc5635e6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