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六)

作者: 文明MM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2:36 被阅读0次
西行漫记(六) 9月10日下午1点多按计划离开亚丁景区,返回新都桥,一路直奔康定,途中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的公路确实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况且地面是石子路或烂泥路,颠波不平,来回的车辆又多,天也一直下着小雨,然而一车的人已经受多了折磨对折多山的折磨已不以为然。司机还幽默的说正好老天帮我们洒洒水,不然的话这段路会尘土飞扬。

西行漫记(六) 折来折去折到康定这个以前从西藏到成都的必经之地,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也许是因为一曲康定情歌多数人对康定并不陌生,虽然没有下车,路经康定新城我们已为康定的繁华而赞叹。我们的目的地是海螺沟,本来是次日中午到的,司机建议我们改了行程要在当天赶到,以便第二天有一整天时间去观看景区,而且建议我们去看看付近的红石公园,尽管临时加了费用,大家觉得合理也都非常乐意。 西行漫记(六)

当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天下起了小雪,接近景区时路边能看到一些散落在山间的红石,山坡处已有积雪,矮矮的灌木银装素裹,就象巨大的花朵,周围的红石还未被雪遮盖,就象一颗颗玛脑镶嵌在银色世界中,为我们带来一份惊喜。

西行漫记(六)

大约5点多我们才进入红石公园,离公园关门只剩一个小时了,景区内并未下雪,只是烟雨蒙蒙,好像知道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一路辛苦了,笼罩着红石的雾漫漫为我们散开,一片红色的河谷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西行漫记(六) 远远望去弯弯的河水象白色的絲带从天而降,两旁的红石滩象红色的花海,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被乔利橘色藻披上了一件美丽红色外衣堆集在山谷中河流旁,规模宏大,气贯长虹,瑰丽壮美。等我们尽兴地拍完照天慢慢黑下来。晚上住在海螺沟景区外的磨西古镇。 西行漫记(六) 西行漫记(六)

相关文章

  • 西行漫记六

    早6点出发,昨晚去汉堡王,买3个小汉堡,4元多,在宾馆与同学喝一瓶干红,早休息。2点多醒来,喝杯咖啡,看看电视,有...

  • 西行漫记(六)

    折多山的公路确实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

  • 西行漫记(六)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段) 青铜峡市 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隶...

  • 西行漫记(六)

    去须弥山石窟,一是因为顺路,二是因为它名头太高大了,不免想去瞻仰一下,须弥山在佛经中可是世界的中心啊,《西游记》中...

  • 西行漫记(六)

    遇龙河漂流 我们乘坐的是人工筏。听船工说,跟团游的一般只是象征性地游十几分钟,而我们今天选择的是一个半小时的8公里...

  • 西行漫记(六)

    将军楼公园 进入公园大门,是一座呈人字形的标志性建筑——高大的天路纪念塔,代表通往拉萨的公路和铁路。从下往...

  • 西行漫记(六)

    因为早就听说,禾木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具有最原始的风貌、民风,是一方最后的净土。而且听说清晨太阳从山的另一边冉冉...

  •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1938年,美国记者斯诺通过他的优秀作品《西行漫记》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红军的长征。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关于...

  • 西行自驾漫记(六)

    今天是快乐游自驾团别离贵阳返程的日子。早晨起床后,团友们收拾好行李,准备装车出发,谭总拎着新熬的大米粥早...

  • 红星照耀射光芒,红军精神永不朽——读《西行漫记》有感

    翻看书单,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四字,实在让人难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行漫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a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