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即使有像周公那样漂亮的才干,假使他既骄傲又吝啬,其余也就不值得看了。”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8.11》愈高贵的人愈谦逊孔子此处所说——认为一个人,即使才干出众,也要配以德行,待人不骄,为人不吝。否则,傲娇无礼,凌驾于他人,少谦逊之心,便不能再接再励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为人吝啬,则会困守原地不愿分享,不能仁爱厚人宽以济众,也不能带动更多的人跟随,也就行不远,历史上最有名的便是项羽,印章都磨秃了还舍不得封赏。
周公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同时还是多才多艺的诗人。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诗歌也编有在《诗经》,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8.11》愈高贵的人愈谦逊《韩诗外传》中,周成王分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周公告诫伯禽的一段话,很能说明周公的美德:“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才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此六者,皆谦德也。”
我翻译一下:
【译文】
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
“快去上任吧!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你看看你老爸我)我乃文王儿子,武王弟弟,成王叔叔,同时还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吧!可如今依然不敢疏忽怠慢,还是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即使这样仍然担心失去天下人才呢。
我听说,
道德品行的宽裕宽容用恭敬来保有它,可荣;
封地辽阔沃野平畴,用节简来保有它,可安;
皇胄官职位高势盛,用谦卑来保有它,可贵;
人口多、军队强,用威严警惕来统御它,可胜;
聪明高迈用愚拙Stay foolish来保有它,可善;
见闻广博默而识之,用清浅来保有它,可智。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这不正好应了《中庸》里所说吗——
“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8.11》愈高贵的人愈谦逊【附录参考文献】
《论语注疏》曰:此章戒人骄吝也。设人有周公之才美,使为骄矜且鄙吝,其馀虽有善行,不足观也。言为鄙吝所揜(掩)弃也。
程子曰:此甚言骄吝之不可也。盖有周公之德,则自无骄吝;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骄吝焉,亦不足观矣。
张栻曰:此言才美之不足恃,当以德为贵也。骄则无以来天下之善,吝则不能与人共由于善。虽才美如周公,亦何为哉?
朱子曰: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故尝验之天下之人,未有骄而不吝,吝而不骄者也。
郑汝谐曰:不言周公之德,而曰“之才之美”,盖有德则必无骄吝之理,有才美而骄吝者容或有之。骄者自满,其气盈;吝者自是,其气歉:皆客气也。
陈祥道曰:才之美者,莫过于周公;行之丑者,莫甚于骄吝。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犹不足观,又况才美下此者乎?盖君子以礼存心,故不骄;以仁存心,故不吝。小人以骄灭敬而忘礼,以吝灭爱而忘仁。忘礼与仁,非所谓有德者也,其何以观之哉?荀卿曰:“弓调,然后求劲;马服,然后求良;士信慤,然后求智能。士不信慤而多智能,譬之豺狼,不可以身近之。”亦此意也。
刘宗周曰:知有才便骄,自有其才,而不能舍己从人便吝,二者同体而互发,总是器小情状所为。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者,到此便须学问。人不学,未闻道则有才鲜不至于骄且吝者。
《四书解义》曰:盖有才者,必当居之以德。德极其盛,则才自极其全。故圣如帝舜而舍己从人,功如大禹而闻言则拜。满招损,谦受益,诚圣贤居心之要道也。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8.11》愈高贵的人愈谦逊【附录】
《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意原》《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注疏》《四书解义》《韩诗外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