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日:“与之釡。”请益。日:“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子请孔子给子华的母亲一些粟米。孔子说:“给六斗四升吧。”冉子说多给点吧,孔子说:“那就在加二斗四升吧。”冉之最后给了八百斗。孔子说:“子华在齐国,乘豪华车马,穿名贵的衣服。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只给穷人雪中送炭,不该给富人锦上添花。”
子华是公西赤。冉子就是冉有,这里只所以称为子,说明这段话是冉有的弟子所写,代表对老师的尊称。
古代的一斗是现在的十二点五斤。一秉是一百六十斗。而八百斗是古代一个官员一年的俸禄了。这句话也是孔子对冉有的批评。
大家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冉有会不听老师的话呢?主要冉有是一个人比较会赚钱的学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会理财之人,而理财之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喜欢把钱借给富裕点的人。
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一样,有钱人借钱利息低,而没钱的人借钱利息高。这就有了马太效应,强的越来越强,弱者淘汰!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日:“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
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吃不完的话,可以给老家的乡亲们啊!”
原思就是原宪。这句话和上句话一对比,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一个吝啬之人,他就是要对穷人雪中送炭。
6,子谓仲弓,日:“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
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如果耕牛的牛犊长出了红红的毛与尖尖的角,即使人们不想用它祭祀,山川之神会弃之不理吗?”
仲弓就是冉雍,而冉雍的父亲叫冉耕,字伯牛。所以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冉雍的鼓励。
山川其舍诸: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或者学历感到自卑,而孔子的这句话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不管家庭出身还是学历,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如放下。如果我们不断学习,在工作中历练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难道还怕金子发不了光吗?
7,子日:“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
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而其他人只能十来天罢了。”
怎么就算是不违反仁道呢?
首先不是看行为,而是看心。所以孔子常对人说不知其仁。
我们能不能做到平和、淡定、聪明?
能不能进行自我批评、不妄自菲薄?
能不能做到不抱怨、而勇于进取?
最重要的是“不找”这个状态。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勿相忘,勿助长”。我们知道应该有“仁”心,但不去刻意把自己变成有“仁”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