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草是民國時期被正式確定下來的一種“標準化”的草書,其“發明者”是民國元老于右任。標草的特點是比較容易認,不需要"譯文"(或“原文”對照)也基本能讓略通草書的人認出個大概。
標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征是基本沒有連筆,字與字相對獨立,狂草中的那些牽絲筆意,在標草中是見不到的,標草雖然單字獨立,卻也是極為講究字與字之間的呼應與勾連,所謂的意連筆不連。
近日,在構思用草書撰抄《長征組歌》的過程中,我也用標草做了一下《長征組歌》系列的熱身練習,首先是用標準草書謄寫【序】的簡介。
心頭縱有千重浪,筆底總無萬根絲
—— 淺談"標準草書"的藝術審美(1)
這篇用簽字筆抄撰的長征組歌介紹,採用了標準草書的寫法,每個字相對獨立,通篇無懸針牽絲,也不使用連筆,力求達到標草“易認”的效果。這與我之前用筷子寫的一些習練有較大的不同,在“美感”上,也可能各花入個眼。
但應該承認的是,標草對於其他風格的草體,有著某種特殊的指引和規範,在草書與現代生活的對接中,標草的實用意義更加突出。
在現實生活中,我有做記錄的習慣,所書寫的字體也是繁體標草,一方面是強化書法練習,另一方面用標草做記錄也能有效提高書寫速度,便於記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項內容。
而且用標草做記錄還有一個“好處”是“保密性”較高,因為幾乎很少人練寫標草這種符號化的草書,周圍更是沒人識辯標草,因此作為記事,標草還是十分好用的工具。
在書法欣賞中,比較難欣賞的一個是正楷,另一個就是草書。
尤其是草書,並非潦草的字就是草書,草書是有自己的一套沿襲和傳承的書法,有嚴格的規範和標準。雖然書家多有風格各異的變化和創新,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遵循古格定規,在“法”中領悟在“書”中發揮,才能感受到草書的魅力。
標草的風格是圓潤沉實,俊逸簡約,書寫者的氣韻在胸,但在書寫時並不追求所謂的龍飛鳳舞,而是將行雲流水的韻律置於單個的字型中,通過個體的“疏散”聚結整體的“歸一”,從整體上審視字的結構章法和謀篇構圖,可謂是"心頭縱有千重浪,筆底總無萬根絲"。
在此,我也想就一些朋友所關心的草書,尤其是標草的欣賞,談一點粗淺的個人理解。
"無"·"有"之間,氣象萬千
—— 兼談草書的藝術審美(1)
對照 標草欣賞草書藝術作品的標準,可以說並無定式。草書是書法藝術中的獨特分派,欣賞草書,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欣賞草書藝術,應先瞭解草書的特點,明確草書藝術的“美”究竟美在哪里。一般來說,草書藝術的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層的外形美,二是深層的蘊涵美。古往今來,人們將草書藝術的美概括為十個“看點”:點劃飛動,筆情墨趣,結體多變,章法生動,線條優美,血脈連通,氣韻天成,轉化跌宕,氣勢磅礴,奇逸瀟灑。
不同的時代、思想,不同的生活、素養,不同的際遇、悟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審美"標準"也是千差萬別。而同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差別,其標準也會發生變異。但儘管如此,草書的藝術審美也依然是有章可循,前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把欣賞草書的"標準"做了多種概括。歸納起來,大致為氣韻、選材、墨色、形體、魄力、意態、流派、才學、氣象……
無論是習練還是欣賞,這些“標準”都是草書基本的要領和要求。習練或欣賞,也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而藝術,也是一種遵從內心的審美。因而在欣賞草書的過程中,不妨從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循序漸進做嘗試。總之,草書之美,應宛若無言而有詩篇之意蘊,無動而有舞蹈之神形,無色而有繪畫的斑斕,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
有朋友說,我喜歡看書法,但我不太懂書法,看不出草書的那些“看點”,那該如何鑒賞一幅字呢?我想,審美,首先也是一種遵從內心的體驗,一幅字,如果你認為它是美的、賞心悅目的,怡情勵志的……那,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