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❸ 問"君&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❼ 醉問胭脂淚,何日君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小城故事》[上]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小城故事》[中]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小城故事》[下]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君在前哨❹ 駢Ⅳ儷Ⅵ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星願 (終章)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 📖 梅花 (番外5)
- 『書法文札』| 一碟淺墨化濃情 —— 『情迷鄧麗君』摄影記事 (
- 『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番外3) 小巷深处……
「淡淡幽情」音乐聆赏:幾多愁
【序】
重拾一根竹箸 · 再續【淡淡幽情】
2018年三月的一個春夜,我突發奇想地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簡書寫作的目標,就是用書法文札的方式,去寫一個“連載”。而這個連載並不是小說或者故事,它要記錄的,是12首宋詞。它們,均取自鄧麗君的曠世名盤——《淡淡幽情》。
重拾一根竹箸 · 再續【淡淡幽情】這些宋詞對於很多愛好古典詩詞或對唐宋詩詞有一定了解的讀者來說,並不高深,甚至可以說是耳熟能詳的古典文學精粹,只是,當它們被用流行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演繹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畫面感,也會在音樂中生發出更多古典的情懷。
於是,你也一定會對這些名震遐邇的前人精品有愈加深刻的感受和記憶,那種超凡脫俗卻又唯美動人的古典之美,如行雲流水,淡淡地縈繞在幽幽的時空隧道裡,就像她輕柔動情的歌聲,從來不曾遠去,也永遠不會消弭……
12首宋詞,12首鄧氏經典,12首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唱因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鄧麗君,她,曾經用歌聲,讓中國的唐宋詩詞,走進了我們的內心。
從第一篇『书法文札』| 情迷邓丽君 _淡淡幽情 ❶ 独上西楼開始,這個“連載”只完成了2首歌(宋詞)的書法和文字的整合發佈,而有將近半年的時間我都沒有拿出新的續篇來填自己突發奇想開的這個坑。以書法的形式重記這張發燒名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關於鄧麗君的種種,似乎很難在書法的形式上恰切地對接,於是這個計劃落實得並不理想。
一根筷子的狂草只是,經歷了簡書的一系列變革之後,我依然沒有把這個“目標”忘卻,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完成,但我不會放棄。『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系列計劃將鄧麗君《淡淡幽情》專輯的12首宋詞用草書的形式撰抄完成,同時將鄧麗君的故事及經典專輯等內容揉入其中,我希望能用我的理解來書寫我對她的迷情和對宋詞的熱愛,用我的書法,我的文字,追記一段過往,完成一個“星願”……
一根筷子的狂草今天,重新拿起那根竹箸,才驚覺【视觉 · 书法】| 蒼苔之上淺似無……—— 杜甫《春望》的鏡頭“濕”意之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動“筆”寫習書法了。一方面是經歷了一段時間工作上的調整適應,日常更顯紛雜,熟悉新的業務項目耗時費力而沒有太多的空暇寫文章;另一方面是在寫作上依舊沒有克服惰怠的習性,缺少激情,總是在一種“等明天”的狀態中得過且過,一些計劃寫的東西,往往也就流於荒疏的日常,沒能加以落實。當然,也有簡書改革帶來的一些困擾,自從首頁取消繼而實施贊鉆激勵,對寫文章也有點意興闌珊。看了一些文章,也產生了一些困惑,對於什麼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寫作,有點遁入迷茫。這樣寫,究竟是為了什麼?這樣的文字,真的有寫的意義嗎?如果沒有"意義",那還寫麼?……
一根筷子的狂草當竹箸點墨,重新落在紙上寫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一剎,我似乎又找到了一種感覺。原來,書寫,是源自內心的一種自我審視和抒發,本沒有什麼可資功利的價值判斷。就如書法,當你把氣韻凝聚在內心,貫通到手腕和指尖骨節的時候,你會發現那是一種暢快淋漓的凝神聚氣。因為每一個字,每一筆勾連旋轉和頓挫抑揚,都是對美的構建和創造,它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把對藝術的感知內化外形到具體的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形成新的認知和理解,把對美的追求,不斷引向更高的層面,把對世界的觀感,不斷推向更有溫度的區間。而寫文章,或亦應如此。
12首宋詞,12首鄧氏經典,12首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唱訴不盡家國情愁 · 唱不盡人間悲歡
鄧麗君的歌,鄧麗君的人生,有著一種淡淡的幽婉,也帶著一份淡淡的憂鬱。也正是這樣一個在音樂上造詣卓絕的中華女歌手,以她獨一無二的精神氣質和人生感受,委婉而精準地再現了唐代破國之君李煜身陷囹圄中內心驅之不去的哀傷和沉思,令人聽來感慨良多。
1985年12月,鄧麗君在日本舉辦個人演唱會,這次演唱會也是她最後的一場經典現場《虞美人》那百轉千回的故國春夢,畫地為牢的幽禁苦絕,透出人生無奈唏噓中深刻的反思。春花秋月的美景良辰,總需要固若金湯的鋼鐵長城加以保衛。小樓東風的仙樂飄飄,怎奈得昏然蹉跎的歲月譏嘲?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在冰冷寂靜的深夜裡對月垂淚,想起了多少未竟的治國理想,又勾起了多少思鄉的綿綿愁緒……
明月樓高,身陷囹圄,回首前塵,長歌當哭。這位懦訥的才子國君,此刻,才真正感悟到“雕欄玉砌應猶在”,故國卻一片荒瑟“朱顏”不再的悲涼。而這一切的緣由,竟讓人無語凝噎。沉迷歌舞升平的那些幡然,濫弒良諫忠言的那種追悔,臣服階下苟且偷生的那份無奈,盡在“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自問中,被一句“往事知多少”一筆勾銷!
鄧麗君在臺灣電視中傾情介紹《淡淡幽情》的作詞“團隊”此去邙山終無寄,唯嘆江水空自流。失去家國的人,飄游的鄉思,只能借窗前的月光帶給遠方的流水,讓這份思國之情隨水漂泊,向東流遠,循入浩渺的天際……
鄧麗君為專輯拍攝了一系列宣傳照片和MTV,既唱又演,是那個年代歌手的基本功。鄧麗君更親自出鏡為專輯拍攝了12首曲子的MTV,這在當時,也算的是大手筆的製作,而畫冊中的插圖,更是由著名嶺南派畫家單伯欽量體打造,極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虞美人·幾多愁
李煜(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
鄧麗君在詮釋這首古詞的過程中,在音樂表現上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這個時期,也是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在中國更廣袤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的80年代初。而由於兩岸關係的複雜性,鄧麗君對自己在內地的“走紅”程度所知並不多。往來穿梭於港臺日本東南亞的她,其實內心對那片孕育出這些幽美宋詞的土地有著一種深深的“幽思”。
鄧麗君在日本發展時期,日本首版演唱發行的《空港》專輯,隨後成為香港寶麗金為鄧麗君東瀛歌曲國語化而推出的“島國情歌系列”的第一張主打,《空港》國語版為鄧麗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情人的關懷》自己的外祖母與母親一水相隔了幾十年,那種分離的苦澀,那種思而難見的無奈,一直伴著她從幼年成長到《淡淡幽情》製作的而立之年。只是,由於兩岸關係的桎梏,她無法真正踏上那魂縈夢繞的夢中“故國”。
《虞美人·幾多愁》另一款,看出差別了嗎?這種無奈與惆悵,與《虞美人·幾多愁》的詞景詞境又是何等的相似!對於李後主的這首曠世絕美的詞篇,鄧麗君以她深切的感同身受,用沉穩而幽怨的情緒作了深刻的音樂“描述”,每一個字的咬字發音,都鏗然入骨,卻又細膩幽婉,仿若是後主重生,又恰似今古合一,給人一種強烈的代入感。
鄧麗君在日本金牛宮唱片後期的作品更加細膩而深情,經過歲月的洗禮,展現出更加成熟的女性韻味,對於愛情的理解,也在歌曲中讓人感覺多了一些滄桑的體驗,其中《愛人》是鄧麗君後期最為經典的代表作品尤其是結尾的處理,高亢跌宕,深情逶迤。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今古同情共感的哀惋無奈,發揮到一種哀而不傷,幽而不絕的全新審美高度,讓人在思古懷今的惆悵中,頓獲一份篤定的超然。而這種離愁別緒,也讓有著不同命運軌跡的人們在相同的靈魂共鳴中找到內心的情感歸宿,從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國”的興衰與人生的悲歡,其實,竟有著許多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暗相契合……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幾多愁》是由臺灣著名音樂人譚健常譜曲的主打歌之一,在《淡淡幽情》專輯中位列第三首,可見這首詞在整張專輯中的“概念”承擔份額,而譚健常在80年代初,也是臺灣新銳作曲家,其作曲的《三月裡的小雨》(演唱:劉文正)、《三百六十五里路》(演唱:文章)、《心靈之約》(演唱:鄧妙華)、《內心交戰》(演唱:蘇芮)等等,都是當時引領流行音樂原創風潮的經典之作,在臺灣具有廣泛的影響。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鄧麗君找到這位音樂才子,也是看中了譚健常音樂中那種激越深沉而又富於時代韻味的豐富層次感。《虞美人·幾多愁》在編曲上也與前兩首主打(《獨上西樓》、《但願人長久》)的風格有明顯的“跳躍”,開篇那抑揚頓挫的弦樂夾雜著的沉重鼓音,一下子就把幽憤的情緒渲染得勢如潮水。
《幾多愁》是鄧麗君演唱會上的經典保留曲目,也是她最為喜愛的一首宋詞歌曲,或許,這也多少映照著她的某些心緒情愫而鄧麗君恰到好處的輕聲漸入式演唱,又與弦樂伴奏形成強烈的共鳴反差,南唐後主對月抒懷的那種抑鬱幽懑,經由鄧麗君中音區平緩卻抑澀的聲情控制,讓該詞的意境和韻味得到了完美的音樂呈現。
80年代最著名的一張瘋魔大陸的鄧麗君"靡靡之音"——《香港之戀》,其中包含了傳唱甚廣的《小村之戀》值得一提的的是,這首歌曲,至今鮮有歌手翻唱,80年代曾有個叫朱曉琳的少女歌手可能因為喜歡鄧麗君的演唱而刻意模仿,并在當時頗負盛名的太平洋影音公司灌制了一張個人專輯,其中就翻唱了鄧麗君這首《虞美人·幾多愁》,但由於完全不在一個水準,因此這首歌在大陸的“首唱”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鄧麗君在《淡淡幽情》臺版MTV中的表現尤其投入,給人今古穿越的時空驚艷畢竟,那種“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意境拿捏,只有深刻體會到去國千里思夢長的漂浪之心,才能精準地把握。而祖籍河北的鄧麗君,步入歌壇后一直走轉在臺港和日本美加等華語地區,卻從沒踏上過“內地”的舞臺,對這種人生的無奈,她有著自己不為人道的一份甘苦自知。
1983年,鄧麗君在香港的美麗時光《淡淡幽情》是一種高度,也是一種唯一。以模仿鄧麗君出道的天后王菲,1995年在HK新藝寶灌錄的以全盤翻唱鄧麗君名曲為“概念”的《菲靡靡之音》,也只是選取了鄧麗君《淡淡幽情》中表現較為“中庸”的“但願人長久”,卻沒有挑戰包括“幾多愁”在內的其他難度高的歌曲,可見這首歌曲的演唱也是十分拿人。鄧麗君之所以能把這首歌曲唱成獨家發燒經典,與她本人的身世背景和人生際遇應該說有著一種深刻的對照和聯繫。
我張開一雙翅膀……
80年代初,鄧麗君的歌曲在大陸悄然走紅,但也受到意識形態的嚴格管控和壓制,《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被視為"黃色小調",《月亮代表我的心》被定為“靡靡之音”,《何日君再來》被列入“反動歌曲”……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政治態勢下,鄧麗君的“島國情歌”依然在中國大地上悄然地蔓延和“滲透”,這也引起了兩岸的密切“關注”。鄧麗君,也因此成為政治天平上一顆特殊的砝碼,那種身不由己的“自由”,帶給她的是離鄉背井卻近鄉情怯的茫然……
鄧麗君經典唱片 —— 臺灣電影《原鄉人》電影原聲大碟這個時期的鄧麗君,一直對“大陸”有著一種微妙的期待。畢竟,她的祖籍是河北大名,她的外婆和姨母也都在海峽的那一邊,從小就在一種漂泊的環境中成長,她對自己“根”的執念一直埋藏在內心深處。只是,一水隔天涯,世事兩茫茫。1985年之前,她對那片土地的印象只是從國外發行的旅行畫冊上有所了解,而那片神秘的土地,才是她真正的“原鄉”……
我張開一雙翅膀
背馱著一個希望
飛過那陌生的城池
去到我嚮往的地方……
在曠野中,我嗅到芬芳
從泥土裡,我攝取營養
為了吐絲蠶兒要吃桑葉
為了播種花兒要開放……
(臺灣電影《原鄉人》主題曲)
1984年,鄧麗君的歌曲在大陸慢慢“解禁”,鄧麗君能不能在大陸開演唱會或參加“春晚”成為被高度關注的話題。但鄧麗君因假護照事件被臺拒絕入境并以回臺“勞軍”為解禁條件重新獲得“自由”后,這些“暗點”也給她帶來更多的“行動不便”,於是接受大陸邀約也似乎成為天方夜譚。就如李煜的《虞美人·幾多愁》所訴說的無奈一樣,當你身不由己的時候,所有的期待,都只能化為“一江春水向東流”,在時代的掌控面前,個人,總是渺小的。
君在前哨 —— 鄧麗君“勞軍”演唱專輯(珍貴影像)1985年,鄧麗君的生日那天,海峽那邊傳來了一聲陌生男子熱情而禮貌的問候,而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越洋"電話,竟然是大陸《中國青年報》的官方採訪! 這對鄧麗君來說,似乎是32年人生的"漂泊奇遇",原來,10億個掌聲的夢想,並不遙遠!
只是,她單薄的翅膀,能飛越海峽,去到那片雕欄玉砌應猶在的“故國”嗎?
【未完·待續】
《虞美人·幾多愁》草書撰抄廢版紅豆『書法文札』| 情迷鄧麗君 _淡淡幽情系列:
『書法文札』| 龍抬頭 • 紅樓今夜雨 ——『淡淡幽情』題記
『书法文札』| 情迷邓丽君 _淡淡幽情 ❶ 独上西楼
『书法文札』| 情迷邓丽君 _淡淡幽情 ❷【上】激情的触发—— 但愿人长久
『书法文札』| 情迷邓丽君 _淡淡幽情 ❷【中】激情的触发 —— 但愿人长久
『书法文札』| 情迷邓丽君 _淡淡幽情 ❷【下】激情的触发 —— 但愿人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