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这一章里, “孙”同“逊”,谦让,恭顺的意思。孔子说,奢侈就不谦让、恭顺,俭朴则固陋。与其不谦让、恭顺,宁愿固陋。
清刘宝楠说:“礼贵得中。”奢和俭,都失之偏颇,均不合乎礼仪。儒家讲究中庸之道,最好就是既不过于奢侈,也不能过于俭朴。倘不能中庸,在奢和俭二者之中权衡,宁俭。为什么呢?奢侈则令人不谦让、恭顺,即不逊则陵人,奢侈就会令人骄傲,蹬鼻子上脸,得志便猖狂,喜欢陵驾于别人之上,不仅与己有害,同时与人也有害;而俭朴呢,俭朴使人固陋,过于俭朴令人小心眼,不开眼,死心眼,其危害在己,不关他人。故相较之下,俭之危害轻,此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不孙,宁固”是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