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希望的绽放非专属消零故事
我村第一硕士,父母早逝,打工中自学,从中科大到牛津

我村第一硕士,父母早逝,打工中自学,从中科大到牛津

作者: 乐趣_fe4f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8:13 被阅读0次

          世人常把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妻)、晚年丧子(女),看作人生的三大不幸。可是我村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庭贫困,然而并没有叹人生之不公,自强不息,自己奋斗,不靠别人、不靠国家救济,而是自己白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晚上自学。

          正是这种拼搏精神,连初中都没上一天,竟然在全县中考成绩名列笫三名。然后一边学习,一边给厨房打杂,换取一天的饭菜。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高考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科大,然后去牛津上学。他的名字叫王培养,今天我们就聊聊他的故事。

          一、勤劳、聪明、爱学习

          1963年王培养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叫王爱国,母亲李氏,另有一个叔叔王爱民,已成家。从小王培养与众不同,特别爱听话,父母说什么,他都照办,并且做事做得让父母十分满意,远超父母的期望。

          当时的中国农民很穷,吃穿都是大问题。培养从小都很勤劳,四岁时都开始挖野菜,别看他人小,但是挖的野菜数量比他大三岁的孩子都多。五岁时他学习上树,掏鸟蛋,煮鸟蛋给父母吃。六岁下水学游泳,帮助家人捕鱼。而现在许多这么大的小朋友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勤劳就是这样养成的,他从没喊过脏与累,而是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好习惯,让他终生受益无穷。

          1970年王培养七岁了,开始上学了。第一天上学他特别高兴,晚上他把自己学习的内容给父母重复一遍,父母特别高兴。此后,每天他把自己学习内容重复一遍,父母把其中遗漏内容再给他讲解一遍。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每天晚上想过电影一样回想一遍,然后查漏补全,再休息。上课时他聚精会神听讲,特别爱提问题,被同学称为“问题大王”,他提出的问题有一部分连老师也回答不上来,这充分表现在他很小的时候爱思考,爱动脑筋。

          每学期考试他都是第一,他所写的字都被老师指定为标准字,让同学学习,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在课堂念,讲给同学听。那时每周有一节书法课,也就是用毛笔写大字,每次他写得最漂亮,这一爱好坚持至今,并因此获得娇妻,成为一段佳话。

          二、父母去世,家中自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到了1975年,王培养小学要毕业了,该上初中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年春夏之交,王培养母亲李氏病倒了,仅仅三天便去世了,听人说是心脏病。不久王爱国因思妻太悲伤,也病倒了,从此王培养一边上学,一边做饭。

          王培养参加了小学升初中考式,全乡第一,培养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天王爱民来看望哥哥,爱国说:“兄弟你就这一个侄儿,有条件你就培养他读书,不行你给他一碗饭吃,让他活下去,否则我死不瞑目。”爱民含泪点头答应,第二天早上爱国便追随他心爱的妻子远去了,留下了可怜儿子,那一年培养才12岁,成了一位真正的孤儿。

          然而此时培养非常有主见,在叔叔家吃饭,帮叔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中开学了,叔叔让他去上学,然而培养却说:“叔叔,你给我饭吃足够了,我想自学,这样家中能省一些钱,即使我自学,我也会学习很好。”王爱民便答应,从此培养在叔叔家吃饭,有忙帮忙,无忙则学习。

          为了节约,他写字时常用木棍在地上画,练习毛笔字时,常用毛笔蘸水在石头写学。每年夏半季早上五点起床学习,冬半季则六点半起床学习,目的是节药电费。每当遇到问题时,他便书上标注,星期天请教以前同学,同学不明白时,让同学带着这些问题问老师,然后再记录下来,下一星期同学再给他解释,他再把新问题给同学,这样周而复始。对于这些同学至今感恩不尽,每当春节时,便看望这些同学,他常对父老乡亲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全是乡亲们的功劳,没有乡亲们,我将一无所成。”

          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1978年他在全县中考成绩中名列第三名,这是一个三年都没有踏入学校门的成绩,我们可以想一下他所付出的辛苦,他的努力。

          三、艰苦、快乐的高中

          上高中学费是叔叔给的,所以他对叔叔一家始终怀着感恩的心,现在王爱民已年过八旬,每年培养都要看望三、四次。在上学期间,他常常去书店,因为学校没有图书馆,每到星期天都要去新华书店看半天书,看不完,下周星期天再看。

          第一学期考试,王培养便考了班里第一名。这时他向班主任反映一下自身情况,希望学校能找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快校长同意了,在厨房帮忙,中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免食宿,学杂费减半。培养非常高兴,他把厨房干活比喻成散步,这又免吃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学习好,还经常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尤其是书法活动,从不间断,每次比赛总是第一。他主攻颜体,一向崇拜颜真卿,爱国,有气节。

          三年高中写习,对他来说是快乐、轻松的,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直是前三名,在1981年高考中,获得全县理科第一名,进入中科大。

          四、从中科大到牛津

          1981年他进入了中科大,此时正是科学的春天。想当年县一中没图书馆,当进入中科大时第一时间便冲进图书馆,犹如乞丐看见白白的馒头,如饥似渴吸收这里的氧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来源。大学四年,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必到。他感觉一踏进大门自己就兴奋不得了,犹如人类发现黄金一样兴奋。

          他学的数学专业,他的数学绩常期是第一,深得老师的器重。除此之外,他对英国文学、中文、书法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书法,横扫中科大,当然中科大偏重于科学技术也是重要原因。1985年取得了牛津大学入学通知书,选择牛津其中重要原因对英国很感兴趣。

          进入牛津,第一件事就是图书馆。在图书馆他主看数学书籍、英国文学,一看就忘了吃饭,废寝忘食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书远比饭重要,一日不吃饭可以,一日不看书不行。

          一天,他在校园中看见一位漂亮英国女孩正在练习毛笔字,他看了一会,对女孩进行了指点,此后女孩经常找他。女孩是院长女儿,中文名李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在经常交往中,他们相爱了,他们都爱中国书法、中国文化。

          培养毕业后便与她结婚了,然后留学任教。但是他始终不忘祖国,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晃五年过去了,他在英国数学界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对此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邀请他回所进行研究,对此他非常高兴,毫无犹豫选择回国。1993年夏天,他与妻子及两个孩子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母亲怀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培养一生尤其年轻时困难重重,然而他刻苦学习,最终取的一定成就,回报祖国,回报父老乡亲。人要努力成长,也要饮水思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村第一硕士,父母早逝,打工中自学,从中科大到牛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bf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