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每天写1000字
心理丨今天才知道,自己是压力易感人群

心理丨今天才知道,自己是压力易感人群

作者: 简言joyce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21:28 被阅读0次

还记得今年年初做计划时,我有提到今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系统的自学心理学的课程。就像去年花四个月去学《论语》一样。这不,学心理学的计划正在一点一点的进行中,人也跟着不断的受到冲击。

01一个结束一个开始

继上次上完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松全老师讲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课程后,今天又开始上一门新的课程:四川大学杨鑫老师讲授的《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算得上是一个结束,一个新的开始。

为什么要上这个课?

原因有有二,一是增加了自我觉知;二是发现心理学确实不是一门玄学,而是一门确实有用的学问。

尤其是,上次上完《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课程后,我对心理学有了一个浅显的初步认识,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觉知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对认知自己、接纳自己很有用。

最直观的是,当遇到事情是,我开始跳脱出来仔细观察自己的行为。这就好像身体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在处理事情,一个小人在观察他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是多了觉知,多了思考,让自己不再完全不带脑子靠着惯性去生活。

那你可能就问了,那这门课里到底讲了些什么?在正式讲新课的内容前,有必要对上一门课的内容做个回顾。

02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这门课教会我什么?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这门课中,关键有七点:

第一,自我认知经典五问

自我认知是情绪管理的前提,要想做到很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就要回答五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怎样?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

第二,弗洛伊德基本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良知或道德力量”

第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8阶段理论

第四,阿德勒自卑-超越理论

自卑感能使人努力克服缺陷,关键要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

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是:真正能应付并主宰生活问题的人,是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使别人也能受益。

第五,埃利斯ABCDE情绪管理理论

第六,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第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03《压力与情绪管理》新开了一个怎样的头?

带着上门课这些知识基础,今天,我开始了新一门课——《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学习。刚上完第一章的几个小节内容,我却惊喜的发现,这门课带给我的冲击不亚于上一门课。

原因是,短短的一章内容,就让我意识到,我,原来是个压力易感人群。

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在心理学中,有个压力易感和压力耐受的概念。在这方面,是有科学家研究证明的。

在压力易感方面的研究是:

有心脏病专家Friedman 和 Rosenman 提出的 A 型人格理论,他们偶然发现看病的心脏病病人只坐在凳子的边缘,跟随这个线索对这些病人长达 8 年的追踪发现,A型人格是急性子的代表,这类人他们对执行任何计划以外的事件都感到焦虑,吃饭、走路、工作都很匆忙,始终感觉到时间紧迫带来的焦虑,但大多数 A 型人又无法在同一时间执行多项任务,比如边吃东西边处理邮件,边走路边打电话。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类人说话语速偏快,倾听能力弱,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只关心自己希望关注的部分,并且控制欲强,以自我为中心,有极强的支配他人的欲望,喜欢将外部环境的所有因素视为竞争。

总的来说,这类人格特征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低自尊,自我价值的体现都取决于如何感知自我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估。

在压力耐受方面的研究是:

以Kobasa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发现,有一些人格特征扮演了压力缓冲器的角色,这类人具有更强的压力耐受性,这种特征被称作:坚韧人格,一般具备了3 个特征:

一是承诺。

个体有归属感,对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贡献都赋予了正向的价值,比如说会为了达成某个家庭目标,坚持完成某项任务,是人意志力的直接反应。

二是控制。

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改变对于现状的不满,应对问题,不会允许自己沉溺于痛苦的循环中。

三是挑战

面对问题和困难,不会视为是威胁,更愿意相信是一次挑战和丰富人生经历的机会,挑战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冒险的刺激和快感。

总体来说,低自尊人格更容易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而高自尊人格可以更好的抵御压力。这一点着实惊讶到我了。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我很不想承认自己是个低自尊的人,但按照这个研究,我确实跟压力易感人群的特征颇为相像。难怪,仔细回想过往的经历,确实发现自己压力耐受能力不强。

不过好在,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尽管对于压力的应对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基因的影响,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是基因的奴隶,无法摆脱宿命的安排。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承认认知行为特征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结构,但是每一个行为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解释它,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压力的耐受力。从而摆脱基因编码的束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模式。

这其中,压力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知限。充分的认识到:你能驾驭的是有限的,而你不能驾驭的却是无限的,要想生活的自在如意,就要学会有舍有得,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收获,学习仍在继续,加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丨今天才知道,自己是压力易感人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pc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