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词的一点看法

作者: 雨落圆荷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2:59 被阅读12次

    在词的发展史上,清词素有中兴之誉。比起元明两代的中衰,清词确实有繁荣的盛况,也有成果。但是过去学界对清词的研究不甚重视,对清词的发掘和研究是近年才热度升高的。尽管清词的选本不少,但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极为有限,清词名家的词选也远远不如唐宋词名家的词选容易找到。这无疑会给阅读和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笔者原是中文系出身,对古籍有一定敏感性,所以有幸收集了不少清词名家的词选,除了郑文綽的词集目前买不到,其他各家都已经购入囊中。此文是简要谈谈自己对清词得认识。

    说起对清词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不提中兴这个词。熟悉古代文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清代文学是以往各类文学体裁的汇总,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现象。中兴,就是曾经兴盛过的文体再次兴盛。词在两宋度过了黄金时代,元明两代呈现衰落之势。明清之际,词发生了转机,成了仿徨苦闷中的文人抒写心曲的方式。入清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压力,词本身弱德之美,婉曲抒情的特质更被文人偏爱。清朝文学有个不同于前代的特征,就是擅长总结文学创作经验,重视理论建构,词当然也不例外。清词的一大进步就是清初词人陈维崧,朱彝尊都扬弃了词为小道的观念,认为词与经史同等重要,可与诗比肩。可以说,词在清代,已经发展成与诗完全并立的抒情文体了,不再是倚声之小道了。所以清词对社会现实的表现,特别是社会变迁,人间百态在文人内心引起的各种感受,是宋词远远不及的。这可以说是中兴的一个重要的论点。

    流派纷呈,风格多样是清词另一主要特色。按年代论,大致是明清之际的云间词派,顺康时期的稼轩风,凄丽萧瑟的阳羡派,清空醇雅的浙西词派,以词论见长的常州词派。除了云间词派,都有其独到的理论体系。放眼清代词坛,在对传统词论的反思和总结上,可谓是蔚然大观。不同流派的众多词人都对传统词学进行梳理总结,提出自己的词学见解,形成了词论纷起,新见迭出的盛况,将对传统词论的反思总结推向空前的高潮。

    然而清词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清代词家的词学理念,和由此生发的风格仍脱胎于唐宋词的风格。云间词派的轻妍秀丽隐约可见花间风。阳羡词派陈维崧的雄奇风格明显是模仿苏辛。浙西词派更是直言标举姜,张。晚近的常州词派,临桂词派虽然没有公开宣称对某种风格的偏好和模仿,但同样没有摆脱唐风宋韵的羁绊。

    除此之外清词的局限性也来自于它的地位提高,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但确实如此。唐宋词的歌唱性虽然使得词的地位低下,但是恰恰是倚声的特性能够有广阔的传播渠道和消费市场,从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清词则退变为只可诵读的案头文学,受众者只有少数派文人士大夫和部分王公贵族,未免走向近亲繁殖的恶性生态 ,自然就日益丧失生机。

    其次,清代词人把词当做案头文学,创作倾向自然就自带学究气。清词的遣词造句甚至比宋词更精美考究,但是翻开清词的集子,扑面而来的不是唐宋词鲜活灵动的生活气息和创造力,看起来很雷同单一,读完之后甚至留不下什么印象。

    总的说来,清词对前代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尽管有成就的一面,但是仍然不脱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宋顶峰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清词的一点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wa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