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相对论。仆人伦理(上)》这一期节目里,主持人说:
如果一个女人老提醒别人,“我是美女”,她肯定不是美女;领导也是这样,如果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醒别人,“我 是领导”,他肯定不是领导。别人离不开他,是因为他能够为别人做更多的事情,别人在依赖他,往往这些人才是领导。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总是对学生说“我是你们的领导”,“我是你们的老师”“这里我说了算”之类的话,那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其实难副”,也就是说,实际上他并非真正的领导和教育者,他只是这个名号和身份而已。确实能够起“领”(带领)和“导”(引导)作用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真正能帮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做人的人才是教育者。一个女孩从来不说自己是美女,可是总有男孩子追着她,这才是真正的美女。这就告诉我们,师道尊严这个事情,最好不要由教师自己来宣示和强调,你的言行真有水平,人家自然会尊敬你,否则即使脸上写着“教师”两字,你也是不行的。权力虽然是可以从外面赋予的,但那只是一个包装,一个挂在外面的牌子,真正的权力来自内部,来自你自身的魅力,这是别人无法赋予你的。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校长和局长们。
读后感:一句话就是要有真才实学,不能是个“花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那么如何判定一个教师是好教师,这个标准很难量化。因为如果是按照我们目前的考核标准来说,很多时候所谓的“名师”可能更多的是个合格的“教书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很难去做到的,比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雷夫,李镇西……都是极有个性的人。他们都用属于自己的特色的教育方法和模式让他们的学生学到知识,提高了能力,也学会做人。而很多时候,我们普通教师也是由于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学识的欠缺,也有个体的差异,还有受制于环境的影响,也确实很难做得到。
而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也让你更多的时间忙于去研究考试内容,考试的技巧,这些应试层面的东西。我们的教师其实(据我的感觉)是比较缺乏一些教育的基础理论的支撑的,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是欠缺的,包括我自身都感到这些东西的缺失。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师队伍的门槛太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作为教师来说,我深感自身的能力的不足,以前确实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最近两年,才陆续看了一点点书,但是还是自我感觉太肤浅,也还没有学以致用,从理论到实践其实是最难做的事情。因为现实的情况与书本上还有有区别的,你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智慧,还需要有计划和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还是你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传道,授业,解惑”,目前自我评价一下,可以传点基本的道理还是可以的,授业就不谈了,能学的太少了。解惑,我看很多孩子都玩的不亦乐乎,也没有多少困惑。即使到了有困惑的年龄和时候,估计别人也不会想到你了。算了,还是自己多看看书,思考一下,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更为要紧。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探讨一些问题,可惜的是,好像在周边的朋友不算很多,高人都是深藏不露的,不像我这样一天到晚发文章,讨人嫌,哈哈。
至于所谓的专家、教授,就目前接触到的,好像没觉得有几个是十分有学问的,刻薄一点的说“沽名钓誉”的不少,想办法捞钱的不少,就像我这次搞培训,很明显有的就是那一套课件,讲了无数场,然后搞一堆概念,搞点嚼头。真心的说,我们的教师培训,继续教育搞这样的形式其实没有多少意义。说白一点,还是注重教学上面了,离教育还十万八千里。教师的竞赛,什么基本功,什么说课,什么微课……这么花样一大堆的比赛,无非是为了你晋级搞点游戏,也可以养活不少人。个人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而在位的校长和局长们,个人就不敢妄议了。反正据我接触到的,那种套话,正确的废话一大堆的不少。当然,别人能坐到那个位置上,肯定有原因的,比如后台啥的,比如你还是会写文章,得了不少荣誉的,进修学的好啊…….反正我是不懂的。不过网上也有一些敢于说真话的校长,做实事的校长,比如李镇西,魏书生,程红兵……也还有一些吧。
个人还是十分认可王老师的说法的,我对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如果要我从内心来真的认可和佩服你的话,一定要是你的人格魅力,你的真才实学,你是否有独立人格,敢不敢说点真话,你的人品如何。所以基于此,不是说个人狂妄自大,或者是自我清高,确实在这个社会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了,所以稀缺的才是珍贵的!
所以十分认同李镇西老师对他的学生们的要求: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
网友评论
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