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读书
《孟子》(二)梁惠王下篇8——滕文公问政②:逐字稿4 “君子不以

《孟子》(二)梁惠王下篇8——滕文公问政②:逐字稿4 “君子不以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12-13 16:17 被阅读0次

滕文公接着问。“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滕文公觉得说我已经很累了,为什么呢?我们是个小国,“竭力以事大国”,我对这些大国已经费尽心力,希望能够讨好他们,能够跟他们和平相处,“则不得免焉”,还是不能免于威胁,一天到晚有人威胁要把我取代,“如之何则可”,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又来了,孟子每次跟滕文公一说,就说太王居邠这事,因为我觉得孟子潜意识当中,可能认为滕国根本守不住,你很有可能也得跑,所以说太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皮币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货币的前身。大家知道那个丝绸,在唐朝的时候就是货币,所以“事之以皮币”。他给这些狄人钱、皮毛、绸缎,“不得免焉”,还是不行,对方贪得无厌,没办法。“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给他马、给他狗,也不行;给他财宝、给他黄金珍珠都不行。“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实在没办法了,就把自己的长老们召集在一起,跟长老们说:“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我看透了,给狄人什么东西都没用,人家想全要,人家想要的是咱那块地。

“吾闻之也”,我听说,“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这句话真是特别有道理。他说我们要这个地是干吗的呢,我们这个地是用来养人的,用来养老百姓的,所以“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土地是为人服务的,而不能够用土地来害人。这就牵扯到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异化的观念,就是本来土地是为人服务的,但是慢慢地产生了异化,人变成了土地的奴隶,所以我们会为了土地豁上大量的性命,这是一个异化的过程。

包括财产也是一样,财产本来是为人服务的,你说人干吗要钱,人要钱是为了过好日子,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最后竟然为了钱命都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人被异化,人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人变成了土地的奴隶。所以太王那个时候特别明白,他说“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我们不能够用本来拿来养人的土地,反而祸害了我的人民。“二三子何患乎无君”,各位怎么会担心没有人管你们,领导多的是。“我将去之”,我走了,我不跟你们一块儿玩了,这地我不要了,我送给这个敌人了。

“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去”就是离开的意思,我们今天说“去”是到那儿去。古文用“去”,多半是离开的意思。离开了邠地,翻过了一座大梁山,“邑于岐山之下”,找到了岐山脚下这么一块风水宝地,然后住下来。“邠人曰” ,当地的老百姓们就说:“仁人也,不可失也。”他们说这人是个好人哪,他没有动员我们说跟这个夷狄拼了,让我们大家为了保护土地都把命豁出去,他是一个好人啊。“不可失也”,这种人不能失去。

“从之者如归市”,归市就是赶集,就是跟着这个太王一块儿搬家的,像赶集一样乌泱乌泱的。“或曰”,有人说,“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有人也说过不同的意见,就是跟太王的意见不一样。说什么呢?“是守也”,这个土地不能让。为什么?这是世代守护的土地,“非身之所能为也”。什么叫“身之所能为也”?你不能自作主张,你想放弃就放弃,你想给别人就给别人,“效死勿去”,我宁肯死在这片土地上,我也不能够离开。

你这么一听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为什么太王和后来这个“或曰”这两者会有不同呢?其实是跟整个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意识的形成是有关系的,在太王那个时代,它只是个部落。百姓没有国家意识的形成,他不认为说我们有个旗号,我们有一个国家,我们要捍卫这个国家的尊严。只有产生了大量的民族主义意识的时候,大家才会觉得说土地比人更重要,所以叫“效死勿去”。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你看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的领土意识就已经非常清晰了,他会觉得你侵害我的土地,你对我们的文化有蔑视,这个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孟子经常讲到“一怒而安天下”,为什么老来那么多怒呢?假如大家都学太王,就不需要怒了,谁来我就走,就没有那么多的征战了。但是这个时候环境已经不同了,文化也已经不一样,所以孟子其实并没有给滕文公任何具体的建议。他说“君请择于斯二者”,这两者你选吧。就是你想学太王搬迁,咱们现在没开发的地还多着呢;或者你说我今天就跟他们拼了,我为了守好我祖先留给我的土地,跟他们打仗。

孟子并不愿意付出代价去帮滕文公做这样的决断,因为这个决断确实只是来自于价值观。就是你的价值观将决定着你对这个事的看法。所以这里边就谈到原则这件事情,我们要不要守这片土地,我们要不要为它付出生命,这是个原则,这个原则需要有个尺度,这个尺度是弹性一点好,还是刚性一点好,其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

但是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人不应该被异化是对的。人不能够被财产、被爱好、被面子、被荣誉这些东西所异化,这些东西是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让人为它做出牺牲的。所以“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猜测,孟子告诉滕文公的意思是说:像你这么小的国家,你别那么执着了,你找个别的地方。如果你的老百姓愿意跟着你走,那你就是成功的了,后面再慢慢建设自己的国家,地方那么大。所以这是滕文公的苦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二)梁惠王下篇8——滕文公问政②:逐字稿4 “君子不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xu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