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懒宝浅笑
公元前761年,一篇名为《投胎是门技术活》的帖子,荣登天涯社区热帖排行榜首位,坐在电脑面前看贴的武姜很不厚道地笑了。
论投胎,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一生可以经历两次。第一次投胎是出生,决定着家庭背景和教养程度,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投胎能否如意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投胎则是出嫁,决定着最终的社会地位以及能否把这个地位持续稳固地保持下去。
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武姜,毫无悬念的夺得了投胎届的状元。
第一次投胎,她投到春秋时期西申国的行政首脑申侯膝下,得到了申侯真挚的父爱。申侯他老人家把笼络周天子的政治任务交给自己的妹妹,却真心本着为女儿幸福着想的态度为武姜选了个好老公。
第二次投胎,她投到郑国的第二任国务院总理郑武公的枕边,也得到了郑武公相敬如宾的尊重。郑武公不但知书达理,长得一表人才,在工作上也是非常有上进心的。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还在结婚不久之后生了两个孩子。
不需要锱铢必较的操持家务,也不需要朝九晚五的职场打拼,甚至不需要懂一点琴棋书画烹饪插花之类的才艺。每天只需要打扮得雍容得体,待人接物优雅大方,武姜就能顺顺当当地踩上红毯,戴上王冠,成为镁光灯追逐的对象。
《鲁豫有约》找她录人生赢家背后的故事,《时代周刊》找她拍封面上的春秋,各大培训机构诚意邀请她到课演讲成为成功女性前后的心路历程。武姜红了,红得莫名其妙却又理所当然。瞧见没有,投胎是门技术活!
当然,武姜投胎技术虽好,可怀胎技术可就真的不怎么样了。
据说,她怀大宝的时候,胎位不正。生产的时候,宝宝的头还没出来,腿倒是先蹦出来了。
郑宫里的接生婆们都说凶多吉少,从没见过这样倒着生的。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武姜,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不顺——难产。妇科名医们紧急开通网络会诊,在线组织病例讨论,千金圣手们齐聚郑国王宫,现场进行产程分析。
武姜三闯鬼门关,七跨奈何桥,历经千辛万苦才把这个孩子生了出来。郑武公按照国家惯例把这个孩子封为太子,郑国人民举国欢庆,电视、广播、网络喜大普奔地向广大群众汇报这一好消息,就连各大商家也纷纷打出欢庆太子诞生的噱头大搞促销活动。
原本应该抱着孩子满朋友圈里晒娃晒幸福的武姜,却在这个时候得了产后抑郁症。人人欢庆的喜事,于她而言是不可回首的噩梦,人见人爱的机灵宝宝,于她而言是害她差点丢了性命的罗刹。所以说产前检查有必要,妇幼保健须重视啊!
因为那次难产,武姜从骨子里厌恶这个孩子,还给他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寤生”,意思是这个孩子是倒着生出来的。厌恶的种子一经播下,就如春天的蔓草一般疯长起来。
可以说,寤生的整个童年,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母爱。好在他爸比郑武公并不糊涂,派人悉心教导与照顾,一心一意地把他当成太子来培养。
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武姜又生下了二宝共叔段。与生大宝那时候不同,武姜吸取了大宝出生的经验教训,痛定思痛地重新制定了孕期锻炼规划,生产过程异常顺利,整个过程几乎没吃什么苦头,就听到接生婆高唱“母子平安”了。
武姜激动啊!对于这个省心懂事会疼娘的暖男二宝,简直喜欢得不要不要的。她不但费心竭力地为他营造了最为优越的成长环境,还非常注意对共叔段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全面培养。
共叔段出生在红旗下,成长在阳光里。在武姜的细心照料与引导下,从小就是三好学生兼优秀少先队员。
他学习上刻苦,思想上上进,长得帅还武功高,再加上武姜有意栽培,妥妥被捧成了郑国最红的实力派偶像明星。
据说,纯文学刊物《诗经》的编辑就他的粉丝,曾经利用职务之便,占用刊物巨大篇幅,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地赞美他。
明朝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冯梦龙也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东周列国志》里对他予以了高度肯定:“次子段,长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一个妈生的,待遇怎么就差那么大呢?大宝寤生被武姜嫌弃得多看一眼都为难,二宝共叔段在武姜那却是越看越欢喜,越看越可心。
武姜三番四次跟老公郑武公吹枕头风,想要废掉大宝寤生的太子身份,将来让二宝共叔段来继承王位。
郑武公还算个立场坚定斗志强的,被武姜的枕头风吹了好几年,脖子都吹落枕了,也依然没有改变心意。
这一段如果改变成电视剧,就是武姜版唐僧附体之碎碎念锦集,只不过被细分为“苦口婆心”、“义正言辞”和“危言耸听”几种形态而已。
到最后郑武公病重的时候,武姜还拿共叔段的群众满意度说事,努力想说服老公更改继承人。郑武公垂死病中惊坐起,霸道又任性地说:“体制内单位的‘优秀职工’评定机制,看重的从来不是业绩是资历,寤生比共叔段先来单位,又没有犯过什么错,照规矩当然是选他啦!”
这话说完才没几天,武姜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好下一回合的规劝形态,郑武公就挂了,寤生继位成了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之后,武姜心里依然为共叔段谋划着霸占家产的事。她一口气看完了十部宫斗大戏,小心揣摩,仔细分析,认真总结,终于为共叔段制定了详尽的逆袭攻略。端着“我是你妈”的排场,大大方方地跑到寤生面前,要为共叔段求一块封地。
按理说,共叔段是寤生的亲弟弟,成年之后给他一块封地,那是合情合理的事。可这事难就难在武姜开口索要的那块地,是兵家必争之地虎牢关。
虎牢关在哪呢?在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12公里、峡窝镇上街村,是当时郑国的门户要道和重要的关隘,也就是三百多年以后,三英战吕布的那个地方。
如果把这块地交给了共叔段,就等于把自己的喉咙放在了别人的刀下,寤生不是二傻子,当然要想尽办法推脱。
哎呀,那块地风水不好!据说那里炒股的都套牢了,打牌的都输钱了,考试的都挂科了,做生意的都赔本了,就连一代名臣虢叔都死在了那里。不如换另外一块地吧,换一块地我一定答应!
武姜眉角一扬,好吧!这可是你说的,那就不要虎牢关了,换京城吧!
当时的京城,比郑国的国都还要大,而且城垣高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寤生心里虽然舍不得,但碍于老妈的面子和自己刚说出去的话,也只好答应。
共叔段得到了京城之后,立刻扩大地盘招兵买马,不顾市容市貌整洁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停地违章乱搭乱建,以加固城防,俨然一副积极备战的节奏。
郑国的项目经理和行政总监们统统急得团团转,三番四次要求寤生对京城分公司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可他偏偏就是不动声色,按住不提。
公元前722年,共叔段终于找到机会,与母亲武姜里应外合,发动叛乱袭击郑都。眼看着就要把自己心爱的二宝捧上龙椅了,武姜高兴得心花怒放。
可谁知道,大宝早就知道了共叔段叛乱的消息。共叔段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不得不做了政治难民逃到国外。
寤生收拾完了共叔段,回头再来见武姜。对于这个从小到大,偏心偏到天涯海角的老妈,寤生心里阴影面积+∞。
从小不受亲妈待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人生一大遗憾,更要命的是,这个亲妈还想方设法的欺负他算计他。寤生痛觉不爱,一气之下令人把她软禁在城颍,并且发誓与她“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然而,寤生一边憎恨武姜从小到大所给予了他那么多那么多的不公平,一边却又渴望着余生还有机会能够得到武姜关于母爱的弥补。
他守着气头许下的誓言,苦熬了一年多,终于在颍谷官员颍考叔的建议下,挖了条隧道,与母亲武姜在地底下相见。
最后,母子二人终于和好,恢复了正常的母子关系。
懒宝说:
她被称为史上最偏心的母亲,因为一次难产而给予他太多的不公平。可这个世界唯一的公平之处,大概就是它对谁都不公平吧!
即便是一母所生,也照样有个亲疏远近;即便是手心手背,也照样有个肉厚肉薄。更何况是在学校,在公司,在社会呢?
一直以为所谓的公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域,都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一个耀眼的光环而已。我们都必须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去适应那些自己不可以控制的事情,而后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筹划和改变那些自己左右的事情。
所以,坦然接受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适当的容纳世界上的一些不公平,反而更真实。
参考文献:《左传》、《东周列国志》、《史记》、《诗经》、《诗集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