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作·1|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

作者: 大龙_0415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0:05 被阅读267次
    谈创作·1|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

    文/大龙

    今天来谈谈写作也即创作的本质问题。

    01 写作的本质和性质

    就一般意义上的本质而言,写作是作者通过文字作品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他的意图的行为。尽管这个定义还不错,但我对这个表述还不是太满意,所以我想再深入一步。

    我想把“意图”阐述得更明白一点,或者说分成两种性质。

    (1)

    一种性质是为了和读者进行沟通。我们称这种性质为沟通的性质,或者表达的性质

    这种沟通又分为两种基本品质:第一种品质是灵魂和心灵层面的沟通。它的潜台词是,希望你能懂我。例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属于这种品质。在这个层次的品质上,作品没有实用价值,但却有欣赏价值,或者说审美价值。这类作品被称为文学作品,可以归为艺术的范畴。当然灵魂,心灵,情感这三个词汇有程度的差别。灵魂属于最高层面的心灵。只有诗歌是完全的纯粹的灵魂层面的沟通,有且只有这个品质。因此诗歌可以称为文学艺术之魂。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好的诗人,如曹雪芹,如但丁,如莎士比亚,如歌德。

    这种品质层次,是在解决孤独感问题,也就是心灵归属感问题。不仅是作者的孤独,也是读者的孤独,不仅是作者心灵归属,也是读者的心灵归属。这种关系是双向的。

    当作品第一次被写出来时,首先完成的是表达,也就是作者和自己心灵的沟通,他的孤独感就被释放了一次。当作品被发表,而流落于人间时,作品的解读权就被交给了读者。如果读者读懂了作品中蕴含的信息,那么这个沟通过程就算完成,两个心灵就在一刻契合。在这一时刻,美便产生了。所谓审美,就是两个心灵通过作品进行的沟通的契合。只有当读者通过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的时候,审美才会产生。这时,作者的孤独感第二次被释放。尽管他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这是他期待的事,而且他也确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这种品质层次沟通时,会尽可能朦胧一点,神秘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显得更美一点。所以,这种层次的品质,我们也给可以取另一个名字,叫美的品质

    第二种品质是理性层面的沟通。它的潜台词是,我能给你什么,或我能告诉你什么。比如,哲学论文,科学论文,技术文章,实用性文章,以及其他不在第一种品质的所谓文学作品,都属于这个层次。它提供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

    这种品质层次,是在解决作者价值感问题。当作品到达读者手中并被读者认可和受用时,就完成了一次价值确认。这个确认是基于“真”,也就是,作者和读者,都表示做对作品中的观点意见和陈述表示同意。

    基于这种品质沟通时,会尽可能清楚明白一点。

    现在我们就知道,心灵品质层面的作品,是在完成美的表达;而理性品质层面的作品,是在完成真的表达。

    当然,存在某些作品,它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也就是它们同时具备真和美两个品质。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呢?就是当第一种品质的内容指向哲理,或第二种品质的内容也是哲理并且其表现手法采用文学手法时。如培根,蒙田,爱默生的随笔集。

    当我们通过写作意图或者目的来区分写作的性质时,其实隐含着在谈论作品的价值问题。正如前面所指出,第一种品质的作品是具有欣赏和审美价值,而第二种品质的作品,是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第二种品质的作品,其实意味着作者有新的观点或陈述,否则作品就没有必要被写出来。也就说这种作品有前人未曾指出的地方,写这种作品就叫创作。这样的作品就有教育价值,因为它增进了人类的知识和理解力。

    第一种品质的作品,同样可能具有教育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作品在传达某种积极的或特殊的意义时,或者在表达人类共同关注的某个主题或人类共同的命运时,或者对思想、情感、心灵、人性、人生、生命、世界、历史、未来等有新的洞见时。此时将助益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当第一种品质作品,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或审美价值,也是在进行真正的创作。

    这样我们就指出了优秀作品努力的方向:应同时具备审美和教育价值,并且深度越深越好。这也是优秀作家努力的方向。关于作品的深度问题,我在另外的文章中阐明。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要重点指出的。就是当第一或第二品质的作品指向真理时。可以换一个说法,当作家,用艺术化的手法来描述真理的时候,这种品质会发生。我们取一个新的名字叫第三品质。例如惠特曼的《草叶集》,梭罗的《瓦尔登湖》,纪伯伦的《先知》,就是分别用诗歌,散文,散文诗的形式,在描述真理这件事情。

    基于这种品质进行沟通时,有时会朦胧,有时会清晰,清晰中有朦胧,朦胧中有清晰。依赖于采用的文体和作者的意图,以及他的偏好和对这种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是所有创作中最困难的一种。

    或许我们可以用捉迷藏这个游戏来说明第一或第三种品质的沟通形式。在捉迷藏游戏中,藏的一方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他要保证藏的足够好,从而不被对方轻易发现。但如果始终不被发现,他自己也会感到失望和无趣。作品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捉迷藏游戏。对这种藏的程度的拿捏,反映了一个作家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水准。

    也许真理这个名词用的太滥了,所以有必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我们这里说的真理指的是最高真理,即神或神性。所以第三品质也叫神性品质。神性品质的作品,就是最高真理或神,通过作家完成的表达。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渴望写出这种品质的作品。而业已写出这种品质作品的作家,无一例外,都已经被归为伟大的作家,也就是第一梯队,或最高梯队的作家。这样我们就可以给伟大作家一个定义,或者说一顶桂冠:就是写出了神性品质作品的作家

    如果你真的立志成为作家,我希望你立的是这样的志向:成为一个写出一部具有神性品质作品的作家。这句话,其实也是对我自己所说。

    一些作家,他们终身可能只有一部作品,但却位列伟大作家之列,如曹雪芹,惠特曼,梭罗。

    是的,你可能有很多烂的作品,但这并没有关系。但是应该有一部好的作品,最好是一部神性品质的作品。一个作家,一生之中有一部这样的作品,确实已经足够了。通常被称为代表作。如果你有志成为一个伟大作家,那你的代表作就应该是一部神性品质的作品,这是你作为作家努力的终极方向。当然,这并不容易。

    我们也需要指出,这类作家的孤独感和情怀,有着特殊的品质。他们是基于对人类的深刻洞见和深刻关怀与慈悲,才去完成他们的作品。他的孤独感来源于,只有很少人才能真正懂它。

    (2)

    第二种性质,是为了和读者进行利益交换。我们称之为交换的性质

    也就是进行交易,通常是经济利益的交易,也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利益。说的清楚一点,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写。它会迎合读者的口味而进行。此时,作者获得经济利益,而读者获得消遣和娱乐利益。

    我指出这两种性质是有原因的。这两种性质,并不是说一个比另外一个高尚。没有这种区别,区别并不在这里。表面上来看,第二种性质,是为了利益。但这个认识并不完全准确和全面。因为第一种性质,也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所不同的是,第一种性质,为表达而写的作品,经济利益是一个副产品,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而第二种性质的作品,如果没有利益交换,写作就不会进行。

    02 两种性质的差别

    我上面给出的两种写作性质的差别,仅仅是表面上的差别。现在,我需要阐述它们深层次上的差别。

    (1)需求和动机上的差别

    首先,在需求层次或内部动机上,第二种性质的作品是在满足生存和安全需求,而第一种性质的作品是满足归属感和价值感需求。实际上,这不仅决定了读者的层次,也决定了作者的层次。

    由于这种差别,第二种性质的写作者是文字工作者,而第一种性质的写作者是创作者,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换句话说,要成为真正的作家,必须从事第一种性质的写作。

    你可能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可能会说,从事第二种形式的写作也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情况确实如此。但我要指出的是,我所说的真正的作家并非这种作家,而是指写出了优秀甚至卓越的作品,且他的作品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的作家。我称之为卓越的作家。如果作品是仅仅为当代的市场需求而创作,这个是很难成立的。因为用户的需求和口味,随着时代演进,是很快会改变的。真正卓越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指向当代,更重要的是,它指向更长远的未来。我说的并不是科幻作品,不要理解错了我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我说的这种作品,是指经的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作品。

    那什么决定了这点?看作家的发心和内在动机,是不是真的指向这点。这真的很重要。它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2)读者设定上的差别

    两种性质的写作,在读者设定上有很大的差别。读者设定,就是假设作品面对的读者是谁。这篇作品是要为哪一类的读者服务?这是一个作者要开始写作一篇作品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种性质的写作,因为是满足市场需求而写,他的读者设定就要服务于这一目标和目的。需要进行事前详细的目标用户调研和分析,而且还要进行事后的用户运营和推广,确保作品能一炮而红,也可能需要和相应的平台和出版机构来合作。这和一个商业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是一模一样的。确实,如果你从事的是这一性质的写作,就应该严肃地把它当成一个商业活动来进行。目标读者和市场,确实是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而第一性质的写作,在读者设定上,是不言自明的。并不是说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作者在准备写的时候就基本已经很清楚了。

    如果是第一种品质的写作,那么,作者一定是假设有一个人能读懂他的作品,其他的不需要考虑太多,他不需要为读者是谁而伤脑筋。当然有关于大众化和小众化这些讨论,但我认为,真正的作家,他的重点不在这里。

    如果是第二种品质的写作,在用户设定上就要考虑更多一点,尤其是实用性文章。例如是面对初级读者,还是高级读者。受众范围是哪些。理解力水平如何。这些会反过来影响写作内容范围和表达方式。

    例如这篇文章,它是一篇偏理论性文章。因为题目是谈写作,所以它自然面对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读者。因为它的副标题是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所以面对的就是希望对写作有深度了解的读者,确切来讲,就是希望成为真正的作家的读者。这篇文章的读者设定,主要就是后一类读者,但同时也服务于前面的读者。所以,篇幅长一点就是难免的了。

    而第三种品质的读者设定,因为这种品质的特殊性,指向神性,所以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这个问题很少被谈及,因为这种品质的写作本来就很少被谈及,我准备在另外一些单独的文章里来仔细谈论它。

    (3)写作方式上的差别

    这种深层次上的差别还涉及到一部作品如何被完成:第一种性质即表达性质的写作,是被动的写作。而第二种性质即交换性质的写作,是主动的写作。

    一般人可能认为,阅读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写作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但要看是哪种情况。

    如果是基于第二种性质,这种情况是成立的。如果阅读,是为了利益的交换,另一种说法叫消遣,那么这种阅读就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因为从表面上来看,读者确实不需要花什么力气。但,基于利益交换的写作,它的作者就需要花点力气,因此这个时候,写作就是主动的了。作者需要冥思苦想,揣摩读者的需求,口味和兴趣。它的标题要足够吸引眼球,它的内容也需要足够的离奇。作者主要的力气都需要花在这上面。

    因此,被动的阅读和主动的写作,是适用于第二种性质的。

    但如果是基于第一种性质,情况恰好与此相反。

    此时,阅读变成主动的,而写作反而成为被动的。

    为什么这种情况下阅读是主动的?因为读者要准确捕捉到作者的意图,要和作者完成正确的沟通,需要花一点点力气。因此需要进行主动的阅读,否则沟通就无法完成。这点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进行了阐明。

    但为什么这个时候,写作是被动的呢?因为这种性质的写作,作品被写作之前,其实基本已经完成了。这件作品,在作者心中早已成形,现在只差诉诸于文字而已。

    而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以被动的方式写成的。在《谈被动写作》中,我会详细说明这个过程。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给出两种写作的性质,并指出它们的差别,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为作家指明方向。这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宗旨甚至是唯一的宗旨。虽然我论述了写作的很多方面,但都是围绕这一宗旨进行。

    03 和这篇文章沟通

    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增进了对写作的理解或给了你一些有益的启示,那你和我沟通就已初步达成,这篇作品和我作为作者的价值已得到确认。如果你和这篇文章对写作的理解在同样一个水平,对你没有增进,那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你对自己的理解有一个确认,知道有另一个人,也同样和你一样在考虑问题。这时候其实是完成了心灵的沟通了。如果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不赞同或不屑一顾,那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你知道有人是这样在考虑问题,这可能促使你写出一篇更高水平的论文来进行澄清。如果你没有读懂,或者只读懂一小部分,那要么就是我的问题:论述或表达不够清晰,那我需要改进;要么就是你作为读者的问题:不是我设定范围的读者,或者你自己没有真正进行主动阅读。

    如果你足够细心,并且对自己负责,你就应该能够基于我前面的论述提出以下问题:

    1. 我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提:我写作的初心是什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作的动机是什么?写作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2. 我为谁而写?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提:是为自己还是为读者而写,还是两者有之?为哪一部分的读者而写?

    3. 我现在从事的是哪种性质的写作?是第一,第二,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是第一性质的写作,那么现在处于哪种品质的写作?

    4. 我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业余爱好者,还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下一部作品的提高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5. 我如何开始?全职还是业余时间写作?如何继续?

    6. 我如何达成我的目标?我还要做哪些准备?不同性质和不同品质的写作,有哪些不同,我还要学习和改进哪些技巧?

    7. 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谈什么?主旨和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些我同意,哪些不同意?我是否真的理解了?给了我什么启示?增进了我什么认识?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理解和了解的?

    8. 关于写作这件事情,有哪些问题我已经思考过,并有了答案;哪些问题我还没有认真思考或没有答案?我需要继续做什么?

    如果你提了这些问题,就表示继续在和这篇文章沟通。也是在和自己沟通。但我无意回答上面这些问题。因为一方面,这是一篇偏论述性理论性文章,而不是偏实用性文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你自己要回答的。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想明白,就应该不断的问这些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好的读者通常能提出好的问题。爱默生说,好读者造就好书。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一篇谈论阅读和写作的文章,如果你读了我这篇文章,却没有提上面这些问题,也不准备去回答,那我作为作者,你作为读者,我们两个人的沟通仍然没有最后达成。但责任并非在我,而主要取决于你。你当明白,何为主动阅读。如果你没有做上面这些工作,就不叫主动阅读。

    注意,我需要再次澄清:两种性质和几种不同品质的写作,并非非此即彼,但却也是泾渭分明的。我遇到一个作家,她把自己分裂成两个角色:一个角色用于从事第二种性质的写作,即文字工作,获取收入,从而支持第二个角色,即从事第一种性质的真正的创作。她很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我引用这个故事不是为了给你提供实用指导。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意思是,让你清醒的明白,我到底在谈论什么性质的问题,你是否清楚自己到底在从事一件什么事?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件事情,却并不真正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这表明他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责任。但,还有补救的机会。这篇文章就是来指出这些线索,厘清核心的问题。

    04 结语

    我们已经谈论了写作的两种性质,以及第一种性质的三种品质,同时指出了两种性质的差别。这些论述服务于同一个核心宗旨,即为真正的作家指明方向。

    现在,我们该对一件作品的终极本质,对写作或创作的终极本质作一个定义了:

    一件作品的终极本质就是神或神性。

    写作或创作的终极本质,就是神性通过作品进行的表达。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里我隐去了作家这个词。作家没有出现在上述定义中。这是有意义的。因为,对于终极的创作而言,并非作家在创作,而是神在创作。作家这个时候隐在背后,只是作为神的奴仆,忠实记录下这一切。这是被动写作的最高和终极形式。这便是梁文道在《我执》的《解谜》那篇文章中,谈论的“主仆关系”隐喻的真实含义。也是圣经的《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真实含义。

    最后,我用《金刚经》中的句式做一个结语。

    写作,非写作,是名写作。

    创作,非创作,是名创作。

    05 补记

    这段补记是后来补上的。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是这篇文章的一部分,也可以不是。

    之所以说“是”,是因为这是一篇论述性文章。而一篇论述性文章,除了提供论点,还应该提供充分的论据。尽管我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这段文字仍然可以作为补充论据的一部分。

    之所以说“不是”,是因为这篇文章谈论的是关于写作本质的问题。而关于本质的问题,就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回答。而哲学家最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本质的问题。这类问题回答的本身就是论据。如果回答和推论足够清楚,那就说明证据足够充分。而事实上的支持和证据,就留待科学家进行。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纯粹通过思考,就写出了相对论的原因。他根本不去做实验,事实上他也不能这样去做。因为要回答这类问题,他就必须超越一般的科学家,进入到哲学家的范畴。因为他面对的是世界的本质,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问题。他必须超越一般科学家采用的科学实验的方法,必须采用哲学的方法,纯粹的思考。哲学研究,除了思考这一唯一途径,别无他途。所以爱因斯坦实际上是科学家中的哲学家,这也是他为什么成为他那个时代最一流的科学家的原因。如果他的思考是正确的,后世的科学家就会不断的用实验和观测去证明,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也是我回答写作的本质这个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

    在回答这类本质问题时,就必须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例如,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这样。这也是这类问题最核心和最首要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或者说是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说哲学家是回答最根本问题的一类人。

    当这篇文章要回答写作的本质问题时,那就必须回答”写作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写作”这两个核心问题。事实上,也只需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由于题目中有一个”论”字,也就是规定了,这是一篇论述性文章,确切的来讲是一篇偏理论性文章,而不是一篇实用指导文章。也就是说,在回答为什么写作时,我只需要把为什么的性质说清楚,而不要落入实用性指导方面。这就是我为什么把文章题目定为“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而其中没有多一个字,也没有少一个字,每个词语都有规定的内涵。同时,文中虽屡次出现”为作家指向方向”这一宗旨,但说完这句话就止住了。“方向”是从理论的论述中自然推导出来的,它是最高的指导,而非实用的指导,而理论也确实是用来提供最高指导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反而有问题了。所以我要做到足够的克制。所以虽然文中我也提了一些实用性问题,但并没有去回答,这是留给读者去完成的功课。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确实应该准确的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包括写文章在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于存在性问题,就是要回答一个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形态以及各组成部分的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回答是什么时,也就给了这个事物一个定义。

    回到“写作”这件事物,它其实是人类的一个活动或行为。这个行为的主体是作者。但同时也涉及了另外一个关系方,就是读者。也就是,写作的存在形态是活动或行为,这个行为的体现形式是文字作品,组成的主要要素是作者和读者。

    所以我把“写作”定义为:作者通过文字作品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他的意图一种行为。

    这个定义,其他各个词汇的含义已经很明确了,唯独意图的含义不是很明。为什么我要使用意图这个词语?或者说,从意图进行切入?这是在为“回答为什么”做准备。当问一个人为什么做一件事情,其实就是在问目的和意图。这就引出了我对意图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写作性质的描述。性质是对本质的进一步描述。

    在对这种意图进行描述时,我仍然着眼于作者和读者两个人之间的“连接”这种形式。我把这种形式切分为沟通和交换两种。也就说,这种目的是先从作者出发,还是先从读者出发来进行,或者说先服务于谁。从而引出了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划分和描述。

    进一步,在第一性质中,也就是在沟通性质中,我从沟通指向的目的,也就是深层次的心理层面的目的和需求,即一个人的活动的本质需求,又区分出为归属感而沟通,还是为价值感而沟通。从而得出了基于美的品质和基于真的品质,两种品质的沟通。

    在写作形式和内容上,美的品质和真的品质有所不同。前者就会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后者就会涵盖科学论文,哲学论文,实用文章。

    后来我又论述了一种特殊的品质,就是第三品质即神性品质。由于这种品质很少被谈及,所以我做了重点说明。

    最后我还指出了两种写作性质的差别,这是进行进一步补充论述。仍然是围绕写作的目的和动机、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方式这几个核心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由于我把第一性质定义为一种沟通,为了进行论据上的补充说明,我以这篇文章和读者沟通为例,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最后我进行了一个简要总结。同时还简单就写作和创作的终极本质作了定义和结语。它是对第三种品质的进一步说明。

    这就是这篇文章整体的结构、立论和逻辑推论过程。

    所以,要推翻这篇文章的论点和陈述,就需要推翻我上面这些逻辑,或者指出其中的漏洞。欢迎读者做这项工作。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来辩驳这篇文章:可从写作出发,从其它活动进行参照,以确认是否描述出了其他活动的本质。如果真的是本质性的描述,那它肯定能适应到其他活动的描述中。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本质性的描述了。

    可以先从阅读进行,因为阅读是最接近于写作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可以根据文中的定义,同样写出阅读的定义:所谓阅读,就是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字作品满足他的意图或需求的行为。

    第一种性质,满足了他沟通的需求。第一种品质是满足审美(心灵沟通)或教育的需求。第二种品质是满足价值获取(教育)的需求。第三种品质同时获得这两种需求。

    第二种性质满足了利益交换的需求,例如娱乐和消遣需求。

    从两种性质的差别的论述中,其实也可以看到,仍然适用于对阅读的描述。例如我们讨论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

    从和这篇文章进行沟通的举例中,仍然是适用于阅读的描述。

    这就说明,这篇文章也准确论述到了阅读的本质。

    进一步推广到其他活动。例如关于第二种性质,我们把它描述成一种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就是企业或商人从用户或客户那里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这和我关于第二种性质写作的描述是相同的。如果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看到这一段的描述,发现并不适合于他的企业活动的描述,那说明我并没有窥见到第二种写作性质的本质。但如果适合,那就说明我的论述是准确的。

    进一步推广,例如第一种性质第一种品质的描述,从文学艺术推广到音乐,绘画,雕刻,建筑,舞蹈等人类一切艺术活动。所有这些艺术活动都触及到同样一个本质,那就是关于美。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关于创作者向欣赏者通过他的作品传达美以及欣赏者通过作品完成审美活动。审美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心灵的契合,美也是这种心灵契合的一种表达,确实已经触及到了美的真正本质。如果我的论述和描述适用于所有人类艺术活动,那么,对写作的本质描述自然就是正确的。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广,看看是否适用于对一朵花的审美?如果我的论述是准确的,那么,难道对花的欣赏是跟花进行心灵沟通吗?其实这种说法有一点偏差,准确来讲,花仍然是一个作品,我们是通过花这个作品,跟花的创造者,即造物主进行沟通。

    我们这样推广时,就发现我们已经触及到一个更深的主题,也就是第三种品质的描述,即神性品质。造物主就是神的代名词。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件作品的终极本质是神性的表达。

    关于第二种品质,也就是真的价值的沟通。可以从科学进一步推广到医学农学工学这些领域的活动,都是适用的。

    当我们谈论美和真,谈论艺术的创作和科学工程甚至商业产品的创造时,可以这样来定义人类的一切智力成果的创作和创造活动:创作或创造是真和美的表达。

    由于我们谈论的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活动,那我们应该可以把这些推广到其他社会活动中。先推广到说话这种简单的活动,说话就是人通过说话这种形式进行的沟通和利益交换。再推广到谈判,会发现谈判就是谈判双方通过谈判这种形式进行的沟通和利益交换。再推广到学校教育,它是学生和老师及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利益交换。再推广到家庭和婚姻。你很快可以发现,婚姻就是夫妻双方的一种心灵沟通和利益交换。我们再继续推广到国家这种最高级的社会形态,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家就是统治者即国家机构和被统治者即人民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利益交换。还可以继续推广到国际关系,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沟通和利益交换。

    这样我们就发现这篇文章实际上已经准确的捕捉到了人类一切活动和活动形式的本质:活动参与者之间通过某种活动形式进行的沟通和利益交换。同时也触及到了人类活动的终极形态--神性。

    要推翻这些论述,或者说要写一篇与此完全不同的论写作本质的文章,就要推翻所有的这些人类活动及其形式。这意味着,几乎要重新造一个上帝和一个世界出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但我鼓励你这样做。

    2018/4/15,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龄龙:您这也是神在写作吗:joy_cat::+1:
        大龙_0415:@Karen杨 哈哈😄。
      • 往事如烟胖婆婆:文章是好文章,论点清晰,论据正确,一篇文章读下来倒能引起如烟的共鸣。如烟赞同也认可。👍👍只是文章有点太绕,如烟好久才从文章里绕出来,这是如烟的个人感觉,也许是我的悟性差,非喜勿怪!
        往事如烟胖婆婆:@大龙_0415 ,文章所写,能引起如烟共鸣,确实是好文章。但如烟所言,也确实是个人拙见,如烟直言,还望勿怪!🙏
        大龙_0415:@往事如烟胖婆婆 如果绕,说明你在认真看文章了,哈哈,是个好读者。非常感谢。🙏👍👍
      • 陈良心:我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全文,产生了很强烈的大部分的共鸣意识,得出的评论是:言之有理,分析透彻,思维精辟,令人崇拜。
        然而,总体大部分有共鸣,但还有小部分我一直很迷茫,在该文中我并没有找到答案。
        就我本人而言,我写《今日评论》第一因自身文化水平限制,虽有想生产神性品质作品的想法,但永远无法达到那个高度。第二,我写作的目的,也不属于第二性质,存在利益交换,至少现在没有此想法。但我属于主动写作这点是没错的。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我不敢奢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因为我对自己的实力表示怀疑,是否能达到作家的高度。我来简书写作得知没有稿费之后,我对经济利益交换不存丝毫幻想,这也是我反对文章付费的根本原因。我主动写作的目的是,我有话要说,希望有更多人愿意听我说,分享我的个人价值观,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肯定。
        所以,我在你文上面找不到答案,我既不是作家,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就是想写,哪一个类型都不是,便迷茫了。
        陈良心:@往事如烟胖婆婆
        还是让我来把观点表述清楚吧:
        其实写作的目的和写作方法一样,根本就不用什么套路。曹雪芹写红楼梦他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出版社,也不会宣扬他是什么作家。他只考虑把他的情感艺术充分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给三五个朋友或自己自娱自哀自怨自叹自乐而已。大部分简友也一样,我写我心而已。
        往事如烟胖婆婆:@陈良心 ,读这篇文章我和你的感觉一样,大部分可以引起共鸣。小部分令人迷茫,也是我留言所说的有点绕。使得原本清晰的事变的模糊。这应该是作者的重复所为😌
        大龙_0415:@陈良心 迷茫就是很好的思考的结果。你可以进一步深入,其实我的文章中提供了线索。
      • _Mi:字太多了。写作:人-文字符号-人,人写文字符号的动机,文字符号涵盖的领域及深度,读者的限定。这样逻辑还清醒一点。
        往事如烟胖婆婆:@一_米修斯 ,看了几个留言,发觉观后感彼为相似,感觉都相同,文章是好的,文章能引起读者共鸣,就是有些地方啰嗦了一些,又把读者绕迷了。
        大龙_0415:@一_米修斯 可以关注一下这篇文章通过谈写作的性质,引出的两个重点问题:1. 作家的努力方向。2.被动写作方式的过程
        大龙_0415:@一_米修斯 🙏😊
      • 清水河:你写作的逻辑性让人佩服。
        大龙_0415:@王星梅 我用层层拨笋,层层抽丝,逐渐深入的方式写的。但整个过程还是一气呵成完成的。确实是被动的方式完成。
      • 地球承包商:分析很深入。👍

      本文标题:谈创作·1|论写作的本质和性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h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