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林则徐,确实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还编写了《四洲志》,但我今天说的不是林则徐,而是魏源,提到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大家肯定知道一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就是魏源说的,魏源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和一般的文人不同,他讲究经世致用,在发生鸦片战争之后,他深刻认识到了西洋的强大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是一个爱国者,对于西洋人在中国做下的恶行,他恨之入骨。
他写了《道光洋艘征抚记》,详细记录了鸦片战争的始末。书中揭露了英国殖民者严禁其国人吸食鸦片,而“专诿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的险恶用心,谴责英军发动野蛮掠夺的侵华战争,“奸淫掳掠焚杀惨甚”的滔天罪行;赞扬了林则徐等英勇抗战的光辉事迹,表彰了三元里及其沿海沿江民众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斗争事迹;揭露了道光帝的昏聩虚骄,制置乖方,举措失当,琦善、耆英等主和派的卖国行径。在这篇著作中,他提出“义民可用,即莠民亦可用”即发动民众抵抗外侮的思想,提出了“购洋炮洋艘”,“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的思想。
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就在这时启蒙,后在他的另外一篇巨著《海国图志》中详尽介绍如何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在《筹海篇》里,阐述了“攻夷”、“款夷”、“师夷制夷”三大主义。“攻夷”这部分他主张以守为攻,他鉴于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善于在海洋上运动作战,为扬长避短提出了“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其次利用国际关系的矛盾、条件去防御、战胜英国侵略者。
《筹海篇》第三篇《议战》阐述了“调夷之仇国以攻夷”的策略思想。他认为,美、法、俄与英国有矛盾,美、法两国想夺取英国对华贸易的利益。葡萄牙怕英国夺取澳门,愿供给船炮及新式技术,并通报新消息,这都是事实……廓尔喀想联合中国共同反抗英国侵略,这也是事实。这些事实都是对中国有利的。可是腐朽的清政府不能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它以‘敌情叵测,难保其非阴助英人,代探我虚实’为借口,拒绝利用美、法等国与英国的矛盾。
“款夷”就是满足各国的合理通商要求,注意利用各国、各外商之间的矛盾,但必须禁止鸦片,其次,他认为处理外交问题必须以实力为后盾,必须立足于自立、自守、自强。因此,必须加强国防。
“师夷制夷”部分,他认为西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必须学来为我所用,具体来说就是聘请美国、法国、葡萄牙的技术人员,在船厂和火器局传授造兵舰、火炮、及民用生产工具的技术,并选择内地巧匠,来学习他们的技术。这样既就能培养本国专家。另外,鉴于清朝军队日益虚弱,军中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纪律涣散,认为外国”饷兵之厚,练兵之严,驭兵之纪律,为绿营水师对治之药“。
魏源相信中华民族只要奋发图强,善于学习西方,不墨守成规,肯定能赶上西方。他认为无论是“攻夷”、“款夷”还是“师夷制夷”,都必须先知夷,他著作的《海国图志》就是帮助国人了解西方、睁眼看世界的著作,介绍了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情况,并指出清政府的弊病有两个,其一是“人心之寐患”;其二是“人才之虚患”,寐患是指愚昧无知,长期的闭关锁国,让中国人失去了学习世界先进思想和知识的机会。虚患是指空虚不实,虚伪、怕困难、结党营私、崇尚空谈、不务实事。
魏源的思想超出同时代,开中国改革开放思想之先河,但魏源的思想主张没有得到清政府的认可,1851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短短几年,翻译本有20余种,日本维新运动先驱久间象山、吉田松阴等争读此书,深受启迪,他们称赞此书是“武辈大典”,引魏源为“海外同志”。中日近代化一败一成的命运,从《海国图志》在中日的反响上可略窥因由,日本的盐谷世弘慨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用,反为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抑且为清帝悲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