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
“你最近在瞎折腾什么?”
“我在想着怎么赚钱啊!”
“你此刻最应该想怎么找个好老公!”
对话二:
“你不要老是跑东跑西,找个稳定工作,嫁人不好么?”
“。。。。。。”
对话三:
“妈妈,我想以后稳定再养狗。”
“你先找个人养你。”
我想我妈妈的世界观里,似乎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可以从嫁一个人开始。不知不觉,我这个尴尬的年纪,就从能在人堆里把聊天,聊到“女大当嫁”的话题。你在适婚年纪的单身,人人都可以给你介绍对象。对,是对象,而不是你想找的“对的人”。
我妈妈让我嫁人的理由很简单,“不要自己一个人吃苦,不要一个人受委屈。”。她因为爱我,思维可能变得非常直线。那就是如果我有老公,那么就有人为我“遮挡风雨”,从此过上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她完全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失败婚姻里面的那些过往。她因为爱我,已经把老公这种生物,当作超人了。
我想认真的告诉我妈,嫁人真的不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论。
关于婚姻,可能我这种女孩的生活环境和自我经历成长决定我的婚姻观。
我常自问自答。
每次旅行,我都会潜意识觉得一场婚姻,就像一场旅行。你身边的人,取决于你们可以一起去探索什么样的风景。所以,我想搞清楚,自己在婚姻之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关于自己对未来的诉求。我可以跟未来的那个人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未来束缚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爱组成家庭。我们可以为了爱自愿牺牲,去承担家庭责任,但不能拿婚姻主义来束缚和绑架这个人。婚姻不是短跑,它不是拼速度。它也不是马拉松,拼耐力抵达最后的目的地。婚姻更多的是像一场旅行,各有各选择和精彩,各有各的路途和方向。
在婚姻里,不想失去尊重和自我,不想失去独立和自我思想。
我常自我假设。
每个人对婚姻,可能都会拷问。
为什么我要结婚?
那天,看到一个答案就是说,用几十年的相处,换来爱的默契。你可以在生病的时候,大半夜用让身边的老伴儿去给自己倒杯水。 那一场婚姻,就是那一口水。这个答案很接地气,非常有生活的画面感。婚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是全部么?于我来说,它不是。
婚姻,如漫长的考试,这个考试的时间很长,没考场,没监考老师,整个考场只有自己。等有一天会恍然大悟,才明白我的成绩不需要对任何人交代。我的答案不需要,参考他人意见。
我曾经假设,我可能成为一个不肯将就没有爱情婚姻的“大龄剩女”,我要怎么面对这个社会周围的声音,你为什么还不结婚?然后贴着“嫁不出去”的标签,“小心翼翼”的过日子,最后成为一个别人说教女孩子不要太挑剔婚姻的“例子”。
很奇怪,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都是教育孩子要优秀,为什么关于婚姻,就各种苦口婆心要将就。
妈妈,你可能要做好备战模式,去面对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如果我真的跨入“大龄剩女”行列,请你跟我统一战线,多在脑子里喊喊口号,“我没结婚关你屁事,你的问题关我屁事”。
我常自我怀疑。
我是否具备好好经营自己婚姻的能力,其中关于家庭中的情绪、心态、学习成长、家庭责任感等等……
如果老公出轨怎么办?怎么生养孩子?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子?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会时常在我脑子里“串门子”。
大多数身边的人,都是糊里糊涂结婚。有时候也在想,难得找一份糊涂,才迈出婚姻这一步。
这世界上,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想清楚。婚姻的问题和琐碎,是层出不穷,是时时刻刻的鸡毛蒜皮。是每次有人等你回家的牵挂和温暖,也是无数次无效沟通的小绝望和小痛苦,更是彼此牺牲的共同成长。
因为爱,才想要包容。
因为情,才有所约束。
我想,希望我对于爱情的婚姻,再多一份坚持,对于年纪的妥协再多一份勇气。
过好自己,再遇良人。
遇到爱情,再结婚。
妈妈,嫁人不是解决生活难题的方法论。
我才是生活的主角,我才是问题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