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日A和拜日B但都是传统拜日的变体,在传统拜日体式衔接基础上变化而来。
不同的动作:
传统拜日:新月式、八体投地、蛇式。
拜日A:四柱、上犬。
拜日B:幻椅式(原展臂式)、在拜日A基础上多了站式一式,并且多了两组四柱到下犬的动作。
拜日B的动作要复杂一些,仔细研究是有规律的,也不会很难记。
以下是拜日B的口令词:
呼气,山式,看鼻尖;
吸气,屈髋向后向下,双臂向上合掌,幻椅式,眼看大拇指;
呼气,折髋向前向下,前屈式,看鼻尖;
吸气,脊柱延展,看眉心;
呼气,双腿向后侧,屈臂向下,四柱,看鼻尖;
吸气,蹦脚尖,手推地,提胸腔,上犬式,看鼻尖(或眉心);
呼气,卷动脚趾,手推地,臀部向后向上,下犬式,看肚脐;(迈右脚向前,左脚向内收)
吸气,双臂向上,合掌,髋摆正,站式一式,看大拇指;
呼气,手掌落地,侧右腿向后,屈壁四柱,看鼻尖;
吸气,绷脚,手推地,提胸腔,上犬式,看眉心(或鼻尖);
呼气,卷动脚趾,手推地,臀向后向上,下犬式,看肚脐;(迈左脚向前,右脚向内收)
吸气,双臂向上,合掌,髋摆正,站式一式,看大拇指;
呼气,手掌落地,侧左腿向后,屈臂向下,四柱,看鼻尖;
吸气,绷脚,手推地,提胸腔,上犬式,看眉心(或鼻尖);
呼气,卷动脚趾,手推地,臀向后向上,下犬式,看肚脐;(保持5个呼吸)
吸气,双脚向前并拢,脊柱延展,看眉心;
呼气,折髋向前向下,前屈式,看鼻尖;
吸气,屈髋向后向下,双臂向上合掌,幻椅式,看大拇指。
呼气,还原山式,看鼻尖。
仔细观察,四柱-上犬-下犬重复了三组。
第一次下犬后是迈右脚向前的站式一式;
第二次下犬后是迈左脚向前的站式一式;
第三次下犬就要保持五个呼吸,和拜日A是一致的。
其他区别在于展臂式换成了幻椅式。
在拜日A基础上去记录拜日B,也并不是像一开始看上去的那么复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