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龙抬头的日子自然是隆重的节日。我不知道龙是什么时间睡着的,但知道春天的第一声雷鸣惊醒了百虫,没有惊醒龙,因为惊蛰已过去九日,今天,二月二龙才抬头。当然,龙是老大,雷公管不了他。
至于龙为什么醒的这么晚?这是人的需要,远古农耕时代,从农忙结束,粮食仓储,冰封雪飘,人们就闲了下来。漫长的冬季,无事可做,身闲心不闲,想出了一个又一个“节”,为吃喝玩乐寻找各种各样充分的理由。立冬、冬至、腊八、小年、初夕、大年、破五、八仙、十支、上元……直到冰消雪螎天渐暖,该种田不能再歇了,人们又设计一节,龙抬头龙醒日,并赋予‘’祈青龙抬头始布雨,风调雨顺保丰收‘’的美好愿望,唤醒的不是龙,而是人自己,不能再玩了,振作精神干正事吧。
二月二,北方又称 “春龙节”,南方叫“踏青节”,古称 “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节气上,农历二月,正处于过“惊蛰”近“春分”时段。万物复复苏百虫醒,龙作为老大,抬头一跃冲云霄,上岗布雨润大地。告诉人们,年已过完,收起玩心开始耕作吧,农家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正所谓: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民以食为天,过节必有吃。二月二吃什么?一说吃炒黄豆。
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怒了天宫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饥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并告示天下: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绞尽脑汁,直到次年二月二,一妇女背着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豆子闪闪发光。见此状有人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把炒熟的、炒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玉帝见状允龙王重归天庭。炒黄豆吃有理由吧?玉米传入中国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米花祭祀龙王,金豆花开的更大、更美了。
我的老家,内蒙中部地区,人们的习俗是把腊月、正月吃过肉剩下的骨头炖一锅,名曰“打栏架”?不知这几个字写的对不对,反正就是把过年最后的油水全吃了。到东北后发现,这里的人们二月二吃猪头肉!
我问过“度娘”,她说各地所吃因习俗特产而异。就不一一抄写了。我想说另一个习俗,‘’剃龙头‘’。
二月二,旧剃头铺今理发店好生意。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剃头,红运当头、福星高照!有民谚为证:“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其实这是人们对精神面貌的重视,腊月二十三有一讲:“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到二月二,正好四十天,也该剃头了。
有些节也是商家为了促销而借用、渲染或扩充出来的,如洋节中过,什么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什么元宵、七夕又是中国情人节,又平添了双11、双12购物节……节真的是越来越多。
二月二,名人雅仕也留下不少诗句:
【唐】白居易《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李商隐《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今天还有一首网传顺囗溜,人们相传互祝福:
《二月二龙抬头》
幸福快乐没有头,
今年好事不断头,
万般好运找上头,
小心钞票砸到头,
友情亲情暖心头,
合家团圆到白头!
真是:
头头是道,欢快热闹。
美好生活,福星高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