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咨询保密的原则,个案不详细介绍。
通过来访者所述,咨询师对个案的初步评估为:由于升学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抑郁、易激惹、退行、恐怖倾向。近期发生了几件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生活事件,促使个人状态的恶性循环。
在第六次咨询时和来访者商定了咨询目标:
1、能够对她性格特征做一个解释。
2、能够让她与过去和解。
很显然,第一个目标是可以给到她合理的解释的,但要走出那样的一个模式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心理咨询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有意识的去觉察和完全接纳自己这是需要时间的。
第二个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短时间内是很难化解的,欲速则不达,鼓励来访者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帮助内在小孩共同成长,关注、承认并接纳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用急着为了和解而和解,当感受和认知一步步发生微妙的变化后,终有一天会水到渠成,这样循序渐进的自然结果,才是真正的修通内心。
面对个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我们应该保持中立,节制和匿名的原则。
中立是不站在任何伦理道德标杆上指责来访者,而是站在中立立场,对来访者表示理解。
节制是咨询师更高品质的爱。咨询过程就像在一块白板上面写东西,如果咨询师在上面写得过多,来访者就没有地方可写了。所以只有多留空白给来访者去写,来访者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呈现。
匿名原则是不要过度暴露咨询师的个人隐私以及背景资料,避免咨询干扰! 咨询师要成为一块“白板”反映来访的情况,不过多的污染,治疗师要及时觉察哪些是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情绪,哪些是与来访互动中移情和反移情。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和人本思想,对来访者进行个案概念化后,先通过高频率会谈、共情,缓解她的痛悲伤情绪,并且协商咨询目标,给出解释,进而修通。应用催眠放松等技术引导其会见内在小孩,采用暴露疗法对童年创伤进行修复。
在整体咨询方案的框架下,个案是在一步步推进的。每次是父亲送她来的,增强家庭功能和家庭支持系统,父母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选择适当的时间跟她的父母做一两次会谈也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