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想要反转走上人生巅峰,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修正自身的不足,提高自控力,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微习惯》是一本自控力指导手册,会告诉你大脑如何工作、动力策略无效的原因和如何管理自己的意志力并使其持久发挥作用。
这本书减少了我们对于自我管理的恐惧,将自我管理的办法细化到了不可能失败的地步,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培养一个个微习惯,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永久建立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1.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比如,今天微博上看到了很多大长腿小蛮腰的美图,一时感慨良多,三月不减肥,五月徒悲伤啊。
于是决定要以后每天跑步半个小时,可实际上真的能做到吗?大概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我一向不爱运动。
所以对于一个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完成这个目标简直遥不可及。
因为一向不爱运动,如果执意要执行这个运动的计划,内心必然是十分抗拒,这个目标不但不能完成,反而会让我怀疑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懒。这说明,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信心。
再比如,我下定决心每天吃两碗饭,呃...算了,这个我可以...
接下来进入正题..
2.那么微习惯是什么?
首先来解释一下“微习惯”的概念。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大幅缩减以后的版本——把“每天一百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一个俯卧撑”。
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独自生活的时候,吃过饭以后,总是不太想去洗碗,但是,自己不去洗,也不会有人来帮忙来洗啊。
所以,当我把碗放下的那一瞬间,就开始骗自己:可以不洗碗哦,把防水手套戴起来就好了,戴手套很简单的,于是......
就这么把手边的碗具都洗干净了...(人狠起来连自己都骗,不,我就是爱洗碗!)
这时候你发现了,微习惯其实就是“戴手套”,强迫自己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作者说;“习惯就是大脑中的神经通道。“
它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者外部信号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通路放电,然后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
刚才说的”戴手套“这其实就是”洗碗“这个习惯开关键,大脑一旦接受这样的信号,就开始一系列习惯性的动作。
微习惯如何变成习惯?
例如:每天读两页书。
对我们来说,两页书并不算多,即使很累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如果没有那么累,可以超额完成,但每天两页是最起码要达到的的目标。
你能感觉到,微习惯刚开始很严格,会强迫你开始行动,之后又会充满弹性,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自我损耗少。
一点点行动,也不毫不作为强无数倍。在数学意义上如此,实际生活中也如此。某一天做很多事,跟每天做一点事儿的影响力哪个更大?这当然也不用我来说。
3.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约有45%源于习惯。因为习惯是不断重复的行为,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复,长远来看,这种不断的重复叠加起来,要么收益颇丰,要么贻害无穷。
那我们如何开始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微习惯呢?该怎么去“欺骗”自己的大脑,形成真正的习惯呢?
我们明天继续接着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