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之“道”?

作者: 清浅挽风 | 来源:发表于2017-10-13 20:18 被阅读113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场穿越千年的思想辩论从寥远的历史长河中踏浪而来。老子留给后人的,是一个难解的哲学问题:何谓之道?

      这是一个辩论了千年的难题,历代文人学士们的看法各有千秋。有人说,这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人说,这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源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质,即原理、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即为解说、表述的意思。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宇宙间的原理规律可被表述,那它就是常道,也可理解为宇宙间的规律虽然可用言语表述,但它并非一般的“道”。如此这般,就出现了现实说与虚渺说的争辩。

      春秋时期,与老子相近时代的韩非子在《解老》中写到:“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司马迁在《史记》的编撰中也将老、庄、韩非等人放在一起,可见这二人都认为老子的思想是现实的。其实,若我们细细去分析老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老子这类思想家圣人满怀救世济民的抱负,无奈于时代的压迫,便想用道去指引人们顺应生活,使社会安定。可见他这是在为政治伦理所服务,这是其一。其二,老子有“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这便反应在他的“道”中。当时的人们对社会不满,想回归田园,寻求自然的帮助,这就有了“道”的出现,它可以指引人们去追求幸福。其三,在《老子》一书中,作者开篇便提出“道”,而且这“道”的思想又贯穿全书,但书中大部分篇章都是老子在向世人说教和拿“道”去做事,去顺应天命,去适应社会,是老子对当时的政治伦理所采取的应对方法。以上种种都是现实主义的表现。

      但另一些学者却持不同意见,从东汉末年起,一些学者在体味老子哲学“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后,就肯定宇宙本体为“无”,将之称为“玄学”。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二者合流,再加上宋明理学家用唯心思想对《老子》的解释,使得这一认识也固定下来。他们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巨大的原动力,这便是“道”。在万物产生之前,天地间还是一片混沌之时,“道”就出现了。在开天辟地后,这“道”就引领万物,万物只有在它的引导下,才会稳定地变化,这里的“道”是永恒不变的不受界限的一种无形的“规律”。

      在我看来,无论是现实说还是虚渺说,二者其实都是在用一种各自认为“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世界,指引着我们向前走。没有孰对孰错,只是个人世界观的不同罢了。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并未明确的提出“道”的本义,他含糊其辞的文字,使得这一思想变得神秘。老子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论证“道”是什么,而是想引导世人去顺应“道”。但这“道”我们无法用语言来下定义,它是哲学中的深邃奥妙。那么对于今人各自的想法,这里只供思路而不评对错,不下结论。

      老子对“道”是敬畏的,崇拜的,这是他人生的“独到”见解,有别于人们心中的“天”和“上帝”。这是他的信仰出处,是他对自然的反归和求助。

相关文章

  • 何谓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场穿越千年的思想辩论从寥远的历史长河中踏浪而来。老子留给后人的,是一...

  • 谓之曰“道”

    关于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十分清楚“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是道。 独立而不改,讲的是不变;周...

  • 她谓之我何

    她大概学过“藏拙”,只显出一个结果,而结果背后的原因却不说出来。原因不说出来是应该的,但很多人往往是要说的,以便连...

  • 印稿记录 《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以求道。 道则通达天下,术则各在人心。

  • 人间词话-诗经

    古有献道者,凌五岳三山,踏黄海赤地,然血尽,汗枯。谓之何求?答曰:道也。 三十三里登天峰,七十七弯人间路。寻道者,...

  • 宜内外俱修,勿内外俱惰

    衣冠严整,谓之外修。行义纯洁,谓之内修。内外俱修,何人不求。 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

  •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一)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三个字

    一、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

  • 道德经》这三个字的古文解释(转载)

    一、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

  • 【南怀瑾老师】孟子对君道、臣道、师道的原则结论

    孟子对君道、臣道、师道的原则结论 本文摘录自 《孟子与离娄》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

  • 明心见性

    道与形合,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八识知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情。情之所出,谓之行为。事无...

网友评论

  • 5c614962630b:你的“原动力”说很形象,很明白。我喜欢你的文风,有一说一,不故弄玄虚。
  • 清浅挽风:这是一篇在查询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完成的文章,文中很多见解并非原创,有不足之地,请指正。
    落叶无风: @清浅挽风 挺不错的,继续加油(ง •̀_•́)ง

本文标题:何谓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rt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