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笔记读书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53:禹贡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53:禹贡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07:33 被阅读11次
明代-狮吼观音

老习惯,先录《禹贡·上》原文: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

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

恒、卫既从,大陆既作。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

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粗略来看,这是上古地理物产陈述。在过去两年的数次短暂出行中,这里提到的地方基本上我都有幸去到现场——漳河、济水、漯河、大汶口、沂蒙,读书这事吧不怕看不懂,就怕不熟悉,先混个脸熟,有了熟悉感,才会有亲近感。

篇名要解释一下。

贡,《广雅释诂》解释上税。《释言》说献上。这么来看,禹贡是大禹上税,或者说大禹献上,献什么呢?从正文看似乎是治水过程中,大禹勘察的地理山川。

《楚语》中记载一段话:观射父曰:「天子之田九畡(gai),王取经入焉,以食万官。」

经,今天我们常用“经常”一词,源头可能就在这。经,常也。常入,就是征税。太古时期,以丈夫税田,井田法则的一成之数,取10%。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当中不上税的。不要以为上古就礼义仁智信,这个价值观可能是对内的,对外不纳贡,想什么呢?

尧时遭遇大洪水,不能修其制,也就是朝贡体制因为水患崩溃,到了大禹重新制定了贡法。《史记·夏本纪》说大禹因地所有制贡,取山川的便利。

上古以贡当税。

《禹贡》大概就是大禹勘定的九州贡赋内容。

原文    禹敷土

关键是理解敷。司马迁、郑玄、马融说法都有所不同。

司马迁:敷作傅。在司马公所撰写的《夏本纪》中记载大禹和益、后稷奉君主命令,命令诸侯百姓和平民迁徙以傅土。傅也就是治理。

马融说:敷就是分,禹分土。郑玄说敷就是布,布治九州之水土。两人的说法各有根据。

意思有差异,代表着具体行为的不同,对于我们来说,帮助理解足够了。

原文    随山刊木

司马迁:随作行,刊作表,行山表木。

郑玄的解释比较具体:大禹登上州中之山,砍树开辟出道路,通过登高来观察地形。

原文    奠高山大川。

奠定。高山大川的意思是重点。

《大传》说是五岳、四渎。五岳,泰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四渎:江、淮、河、济。

马融说:定其差秩,祀礼所视。那么就是为制度。

今天只读这一句。《禹贡》所提及的九州,大致上覆盖了龙山文化辐射范围:黄河、淮河、长江流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53:禹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v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