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酷说老子(2021)为你点赞酷说老子
《酷说老子》第二章【合集】: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好人为什么做坏事

《酷说老子》第二章【合集】: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好人为什么做坏事

作者: 紫侠狼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08:42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恒也!

    (这是永恒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他听任万物兴起而不干涉,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以及翻译。


    【第一句、第二句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酷说老子》第二章(1):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1、

    从古到今,学术界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地说老子这两句话讲的是:

    “美”与“丑”,“善”与“恶”。

    其实这种看法疑点重重,早就应该被立案调查。可惜,晋代最早为老子这两句原文翻案的王弼,一直孤掌难鸣,无人响应。我的声援,可能会得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然而,似乎有一位哲人说过:

    有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抓捕不到的真相,总是乐意向那百分之一的人自首。

    2、

    其实,按照老子的原意:

    “美”,是喜欢的意思。

    “恶”,是厌恶的意思。

    “善”,赞成的意思。

    “不善”,是反对的意思。

    所以,老子要表达的是:

    “喜好”与“厌恶”,“赞成”与“反对”。而不是“美”与“丑”,“善”与“恶”。

    3、

    先说“美”与“恶”:

    比如我们看到美女,美之。“美”即是喜欢的意思。

    比如我们看到恶人,恶之。“恶”即是厌恶的意思。

    证据呢?有三个。

    【第一个证据】:

    《道德经》第二十章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既然“唯与阿”(听话与呵斥),都是动词,那么美与恶也必定都是动词。所以“美”就表示喜欢,“恶”就表示厌恶。

    4、

    【第二个证据】: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

    古代“解读老子第一人”的王弼明确表示:

    美恶就是喜怒,也就是喜欢与厌恶。

    5、

    【第三个证据】:

    河南人应该都知道,在河南问一个人高不高兴就会说:

    你心情美不美呀?

    这里的“美”,既是“欢喜”的意思。而老子李耳的故乡,正在河南周口市。顺带一提,明代小说《金瓶梅》一书中也经常用“美意”代表“欢喜”①,说不定作者也是河南人。

    那么,以上三个证据足以证明:

    “美”,即是喜欢;“恶”,就是厌恶。

    6、

    再说“善”“不善”,为什么是赞成反对的意思呢?也有两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

    王弼《老子注》曰:

    善不善,犹是非也。

    所以王弼明确表示:

    善,即是,即赞成;不善,即非,即反对。

    7、

    【第二个证据】:

    《韩非子•八奸》里有一句话:

    “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这两句与老子原话的语法和格式几乎一致,但韩非子的语意很明显:

    善,即是赞成;不善,即是反对。

    意思是:

    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喜欢;不是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不喜欢。

    8、

    当然,王弼的理解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解释太含蓄,语意朦胧,仿佛一名待字闺中的腼腆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最终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使人如同雾里看花,隙中窥月,无法看到庐山的真面。

    那么,老子的这两句话究竟该如何翻译呢?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美,这是令人厌恶的;都知道自己所赞成的,是善,这是需要反对的。

    老子这一句话是想说明:

    世人所喜欢所赞成的许多东西,表面上是美的、善的。但这种所谓的“美和善”,如果从本质上体悟,也可能是令人厌恶和反对的。

    这是为什么呢?听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令:

    “凡是将本国流落在外的奴隶花钱赎出来的人,回国后政府一律报销赎金。”

    所以当时有许多鲁国人都纷纷在外替奴隶赎身,当时孔子有一名学生叫子贡,出差的时候顺路赎了几个奴隶。但子贡道德高尚,视钱如粪,回国后懒得去报销。于是一夜爆红,成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一个人破口大骂:

    “自今以往,鲁国人恐怕没有人在赎奴隶了!”②

    9、

    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太难效仿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喜欢归喜欢,赞成归赞成。是让我花自己的钱,去挽救别人的人生——对不起,做不到!

    于是他们只能对子贡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还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后来,赎奴隶找政府报销的人开始被众人嘲笑。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替奴隶赎身了。完美的印证了孔子的预言。也就是说:

    世人所喜欢和赞成的子贡之义举,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实,贻害无穷,是令人厌恶和需要反对的。因此老子才会感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参考资料】:

    1、《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 吴月娘失偶生儿》

    2、《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原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酷说老子》第二章(2):物极必反,为什么好人好心也会做坏事?

    1、

    学界普遍认为这几句话主要代表了老子的辨证主义思想。

    于是,自由派的学者从赫拉克里特“生死梦醒”,讲到柏拉图“同异大小”,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讲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传统派的教授从伏羲的“八卦”,讲到周文王的《易经》,从张载“一物两体”,讲到王夫之“相反相仇”。

    结果,听众早已昏昏欲睡,他们还在滔滔不绝。其实他们的学问不可谓之不好,言论也不可谓之不高。只是,他们空有“一箭穿石”的力道,但缺乏“百步穿杨”的射术。结果他们拉开思想之弓,放出语言之箭,却偏离了靶心,没有命中老子的愿意。

    为什么?因为他们忘了这一段话前面还有一个字:“故”。

    也就是说,老子的“有无相生.....”这一翻议论,是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一句得出的结论,而不是信口开河的自由发挥。

    2、

    先看第一句:

    有无相生。

    “有”为什么会变成“无”?老子就像是一个玩弄文字的魔术大师。“有”“无”这两张扑克牌在他的手里,变来变去,令人眼花缭乱。看不懂的人只好说:

    哇!真是讲得太精彩了。

    如果你问怎么变的?他两手一摊,茫然不知。那么,究竟是怎么变得呢?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推理一下:

    子贡的“义不取金”,虽然是一种大善。但是,却在无形中拔高了全民的行善标准。

    导致的结果就是:

    全国民众为了不受嘲笑,宁可不赎奴隶。

    所以赎奴隶的善行在鲁国消失,即从“有”变为“无”。

    3、

    “无”为什么会变成“有”呢?再讲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曾经看到一个人溺水。二话不说,跳水救人。事后,溺水者以一头牛作为酬谢。子路依然二话没有,欣然接受。

    于是,子路也一举成名,成为了全乡的笑柄。只有孔子一个人盛口大赞:

    “鲁国人从此见到溺水者必定会施救!”

    为什么?

    因为子路“见利勇为”,虽然严格来说不是一件真正高尚的善行。但是却无形中降低了全民的行善标准。

    导致的结果就是:

    全国民众为了报酬,纷纷见溺必救。

    所以救溺者的善行,在鲁国兴起即从“无”变为“有”。由此可见,有与无,是可以无形中互相转化的。所以老子才会说:

    有无相生。

    4、

    为什么说:难易相成?

    那么“难易相成”又是什么意思呢?1946年,胡适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引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的话,送给当时的大学生八个字:

    理未易察,善未易明。

    胡适之所以讲这八个字是为了告诉学生们:

    有时候,善恶是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像子贡子路

    子贡以为行善很容易,所以不加考虑就舍弃了钱,结果呢?反而结出了一颗恶果;子路觉得行善很艰难,所以不抵诱惑就收下了牛,结果呢?反而造就了一番善业。

    如果有一天他俩都醒悟了:

    子贡一定会说,我以为行善很容易,没想到如此艰难;子路一定会说,我以为行善很艰难,原来这么容易。

    那么,现在请问:

    ,究竟是难成还是易成

    老子的答案是:

    难易相成。

    5、

    什么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这一句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比较之心。佛语称之为分别心,俗话叫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称。比如:

    桌子上有两根筷子,一个叫子贡,一个叫子路

    你拿出去问:

    子贡子路,谁长谁短?

    人们必定普遍会回答:

    子贡长,子路短

    你把筷子立起来问:

    谁高谁下?

    人们必定普遍会回答:

    子贡高,子路下。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6、

    虽然在动机上:

    子贡又长又高,子路又短又下。

    但是造成的结果则恰恰相反:

    子贡虽然十分道德,却造成了全民的不道德;子路虽然不算道德,却造就了全民的道德。所以子贡“长和高”,反而是他的“短和下”子路“短和下”,反而是他的“长和高”

    所以老子是想表达:

    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眼见不一定为实,智慧所见才为实。

    因为世界本没有长和短,高和下,都是人主观所赋予的。你必须要有一双智慧的透视之眼,才能看穿事物的表象之衣,直视真理的裸体。

    7、

    老子为什么要指出这些?他是为了告诉我们:

    凡事不要走极端,物极必反。

    比如:

    本来“花钱赎奴隶,国家管报销”,鲁国人行善就如举手之劳。但是子贡非要走极端,我不缺钱,我不给国家添负担。

    结果呢?鲁人只有自掏腰包才能免遭嘲笑,行善变得需要举鼎之力。可是,普天之下能有几个善良的“项羽”呢?

    前几年新闻报道过一位中年男子,人称张大善人。他并不富裕,却舍尽家财,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但自己的三个子女因为交不起学费,初中就全部辍学,外出打工。最后三个子女忍无可忍,都跟他断绝了关系。

    请问这个父亲的行为,是“长高”还是“短下”?没错,他是无私的资助了许多穷人子弟上学。但是无私到极点,何尝不是一种自私呢?

    善,就好比是村里的一片公用田地,本来每个人谁都能随手种一点庄稼,结一些善果。

    但是自从有一年张大善人在这片地里种上了美丽的罂粟花以后,其他的人无论种什么都难以成活,最终,“善”的公用地,变成了他一个人的私田。他本来从善意出发,最后却无意中将这片“善地”于无形当中据为己有。请问,这不是自私是什么?所以庄子在《天道》篇里借老子之口教训孔子说:

    “无私焉,乃私也!”

    8、

    我们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假设有一位富豪,有一天 突发善愿。准备在张大善人的故乡建一所学校,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

    人们势必会纷纷议论:

    你看张大善人,自己一文不名,还坚持资助那么多贫困学生。你再看看那个富豪,家财万贯才却只为村子里盖一所学校。富人啊,果然没什么良心!

    请问,这个富豪听到这些流言以后,还会去这个地方行善吗?如果你想不通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

    9、

    为什么说“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一说到音声,有的学者就开启了复读机模式:

    从《乐经》中的“感于物而动,故形为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讲到民间的“禽无声,兽无音”;从《大戴礼记》的“商汤以声音取人”,讲到曾国藩《冰鉴》的“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从《左传》的“听伯石之哭声而知灭族”,讲到《晋书》的“听桓温之哭声而知枭雄“。

    于是,他们讲了三天三夜,读者却听得一头雾水。我们要知道,老子这一章的所有内容。都是讲给统治者听的,写给执政者者看的,而不是学校里的文学教科书。

    其实所谓的“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是根据“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层层递进而来。就相当于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执政者发声,老百姓是回音。所以叫“音声相和”;执政者走在前,老百姓跟在后。所以叫“前后相随”。

    10、

    因为当一个政策实施后,就会在所有人都头脑中营造出一个新的观念。为了接纳这个新观念,执政者和老百姓就会潜移默化地调整自己的认知,校准自己的行为。在适应新观念的过程当中:

    人的认知会决定行为,行为又会决定环境,然后环境又会反过来决定人的认知和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也就是说,执政者和老百姓,最终会变得“音声难辨,前后难分”,从而营造出一个新的、但可能完全超出预期的社会环境。这就像加拿大著名的社会学家班杜拉所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即:

    人、行为和环境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连接、相互决定、不断交互作用的。

    所以执政者一定要懂社会的“影响力心理学”,才不至于“独行其是,一偏到底。”老子是在提醒那些执政者:

    治国施政要慎重,千万不要学子贡!只图自己痛快,将“好事”领进了人性的死胡同,从而把社会搅成了一潭无机的死水。

    11、

    我么不妨举几个例子:

    比如瘦,好不好?很好!

    于是楚灵王带头提倡,全民减肥。结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①。

    比如尚武,好不好?很好!

    于是吴王阖闾带头提倡,全民学剑。结果——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②。

    比如信佛,好不好?很好!

    于是梁武帝带头提倡,全民出家③。结果——江南一个小小的梁国,寺庙多达2846座,僧尼超过82万。民不聊生,几十年就亡了国。

    比如吊唁号丧,好不好?很好!

    于是统治者带头提倡,全民哭丧④。结果——春秋时期有个叫演门的地方,因为亲人去世而哭死的人将近一半。

    比如穿衣朴素,好不好?很好!

    于是道光皇帝带头提倡,全民缝补⑤。结果——破衣服的价钱一度涨到新衣服的两倍,许多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草衣。

    可见,这是自古颠扑不破的规律。所以老子才会说:

    恒也!


    【参考资料】: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2、《资治通鉴•卷四六•汉纪三十八》

    3、《南史•循吏列传》、(唐)法琳《辨正论》引《舆地图》、(清)刘世琦《南朝寺考•序》

    4、《庄子•外物》

    5、何德刚《春明梦录•卷上》、《满清外史•第五篇嘉庆道光两朝•第六章》 


     
    《酷说老子》第二章(3):范仲淹为什么要在灾荒年月跟富人一起游山玩水?


    【第七句】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

    什么是无为之事?

    子路“救人受牛”的行为就是。

    子路只是无心之举,却无形中为社会开创了一个良好的风俗。但是在世人眼里,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2、

    日本作家岛田洋七在《佐贺的超级阿嬷》里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卖豆腐的老板,总是把一些碰坏了的碎豆腐,十分嫌弃地半价卖给岩永明广的外婆。岩永明广起初并不明白,以为是卖豆腐的老板瞧不起穷人。

    后来外婆告诉他说

    “真正的善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岩永明广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是故意把豆腐捏碎,然后假装嫌弃地卖给外婆。

    3、

    所以,真正的善行看不出来是善行,真正的有为看起来像是无为。因而庄子曰:

    “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民)不知其谁氏。”

    苏辙《老子解》也说:

    “大道之隆也,仁义行于其中而民不知。”

    由此可证,子路的行为就叫做无为之事。

    4、

    什么是不言之教?首先,什么是?《说文解字》曰:

    “上所施,下所效也。”

    那么,不言之教的境界就应该是:

    上,施而不言。

    下,效而不知。

    5、

    所以,子路“救人受牛”的行为就属于典型的不言之教。

    因为子路从来都没有苦口婆心地宣传见义勇为,但是他的行为,却在无形中,春风化雨般地滋养并教化了家乡的所有人。

    美国著名的文化冷战心理专家理查德•克罗斯曼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最好的宣传,要看起来好像从未宣传过一样。”

    这一句话,正好可以当作子路“救人受牛”的最佳注脚。而且最妙的是,那些后来的见义勇为他们并不会感觉自己是被子路以道德之名胁迫的。相反,他们会觉得这一切都是他们自觉自愿的选择。

    所以,最好的宣传还应该是:

    “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这是克罗斯曼的另一句话,正好可以当作“不言之教”的最佳诠释。


    【第八句】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1、

    “始”,一般被解释为“干涉”,其实并不准确。“始”,即是开头,相当于排头兵,起带头作用。

    所以解释为“主宰”比较合适。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圣人)听任万物运兴起而不带头领导,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为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2、

    这一段话的前几句,都是一种教导执政者“为人处世”的比喻。相当于抛了一块砖,目的是为了引出最后那一句“功成而弗居”的金玉良言。其实意思就是:

    圣人之道,成其功而不居其名。

    就好比子路,挽救了一条人命,但收下了一头牛。于是人们都纷纷议论:

    所谓子路,也不过如此嘛!

    然而鲁人见义勇为的风气却由此兴起,但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子路的功劳。也就是说:

    子路虽然没有道德之名,却有道德之实。

    这就叫功成而弗居!当然,子路属于“被动型”的功成弗居者。我们再来看一个“主动型”功成弗居者的故事。

    3、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记载:

    公元1050年,北宋一代名相范仲淹治理调任杭州。那一年正赶上江浙地区发生饥荒,灾民有数百万之多。当时所有的地方官们都赶紧开仓放粮,并号召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共同抗灾

    但是,范仲淹却偏偏倒行逆施,他干什么呢?恐怕你想都不敢想!

    他天天陪着那些富豪们一起放浪西湖,宴饮作乐!

    没饭吃的灾民怨声载道,说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原来都是骗人的!最后,连当地的监察官也忍无可忍,直接向皇帝上书弹劾:

    范仲淹骄奢淫逸,误国害民,应该立即查办!

    但是结果呢?结果那一年整个江浙地区只有杭州一个市安然地度过了灾荒,其他地方全部饿殍遍地,乱成了一锅粥。这是为什么?范仲淹上书替自己辩解的时候说了九个字:

    “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什么意思能?很简单!

    范仲淹之所以这么做,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为了把富人库房里的钱转移到穷人手里。

    不得不说,范仲淹简直是一位古代的经济学大师!他早就知道灾民太多,粮食太少,省吃俭用只能应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4、

    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什么办法?他把当地的富豪、方丈以及官员们统统召集起来,然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说服富豪们大规模举办赛龙舟活动

    第二,鼓励各个寺庙的方丈多多兴建佛殿

    第三,要求各部门官员尽量重新翻修府衙。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所谓的灾荒:

    对于穷人来说,可能会家破人亡;但对于富人而言,根本没什么影响。

    如果地方官提倡节俭,那么土豪富绅就不敢大兴土木。所造成的结果就是:

    富人的金钱和粮食依然在仓库里堆积如山,而灾民们呢?只能天天喝西北风。

    所以,越是灾荒年月,政府就越需要给灾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就越需要那些富豪阶级挥金如土,大肆的消费。唯有如此,才能两全其美。

    这,就是范仲淹的高明之处!

    但是,当时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范仲淹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顶着被千万人唾骂的压力被文武百官弹劾的风险,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才最终保全了杭州几十万黎民百姓。换句话说:

    他披着一身不道德的名义,却做了一件最道德的实事。

    5、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范仲淹这种不居名的行为是需要极高的道德素养才能做到的,一般人的行事原则是:

    如果不居名,宁可不成功。

    就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格劳孔所说:

    “一般人认为正义是一件苦事,他们之所以拼命去干,图的只是名和利。至于正义本身,他们是害怕的,是尽量回避的。”

    所以老子才会特别强调:

    功成而弗居。



    【第九句】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1、

    子贡,就属于居功者:

    他居道德之功名,结果使得鲁国人的道德,从他以后消失殆尽。

    子路则属于不居功者:

    他无道德之功名,反而使得家乡中“见义勇为”的风俗,从他以后兴起成风。

    范仲淹也属于不居功者:

    所以由他独创的完整的“以工代赈”的赈灾方式,才能造福一方,流传百代,永远可以被低成本复制。

    可见,居功只能泽披一时,不居功方能惠及万世。所以老子才会说: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完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酷说老子》第二章【合集】: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好人为什么做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ye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