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不是它的缺点,是我的缺点。
我有好多缺点,但我目前最缺的是戴森。
贵,不是它的错,是我们老公的,它错就错在那么贵,还那么好。
乍眼一看,这样的调侃话语是说的苹果。如果这样理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三句调侃话语描述的不是苹果,而是有着百货界爱马仕之称的“戴森”。
在“贫困限制想象力”的这件事情上,戴森可谓做到了极致,
一个卷发棒=1台低配版华为p20;
一台吹风机=10支迪奥999;
一架手持吸尘器=20台小爱音箱。
尤其是今年以来,朋友圈被刷屏,被转发,被安利。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心生疑惑,戴森何以如此火爆,何以如此昂贵,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一.传奇的创始人
任何一个知名或者传奇品牌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传奇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也不例外。
同样的,正如许多创业大佬在成名之前都会经历一番磨难,詹姆斯·戴森的上半场同样充满了不顺、迷茫以及那灵光一现所带来的命运转机。
他,九岁丧父,少年自卑。在踏入皇家艺术学院的那一刻,戴森开始了设计之路。一路开挂,俨然有少年成才的味道。然而,有趣的是,戴森发明无尘吸尘器并非内心规划,而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英国有句谚语叫做“需求是发明之母”,1978年作为三个孩子父亲的戴森,居住在一家满是尘土农舍,家里仅有的一台破旧的胡佛牌真空吸尘器,也在一次打扫中坏掉了。通过拆解戴森发现,传统的吸尘器,在脏东西填满之后,就会堵塞入口,从而切断了吸尘器的吸力。设计出身的戴森,开始了漫长的修理和改造之路。
当他做到第5台模型的时候,第三个孩子出生,没时间陪;第2627台时,梦想还在,就是钱没了;第3727台时,妻子的补课费,成了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第n台的时候,房子已经在银行门口排队。
直到第5127次日常祈祷“明天的吸尘器,会是家电中最靓的仔”,世界上第一台无尘袋真空吸尘器——G-Force终于诞生。那是1983年,距离当初“灵光一动”,已经过去了五年。
为了解决吸尘器这一痛点,戴森前后研制了几百个模型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中途放弃而是,凭着一股执着的意志和永不言输的精神,一边背负着高额的银行高息贷款,另一方面坚持转眼,用了五年的时间,前后总共研发了5127个模型之后,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无尘袋真空吸尘器——G-Force。
可以说,戴森对技术的执念,最终成就了今天戴森的气质,即深入某一成熟的产品类别,发掘其悬而未解决的痛点,全面发力,实行颠覆式创新,“黑科技”就是它的护城河。
二.艰难的推广之路
经过五年,长达5000多个模型,戴森终于发明出了第一款双气旋真空吸尘器。然而,这款无尘吸尘器在推广和合作方面布满了荆棘。
在G-force出台之后,戴森开始在英国以及欧洲寻找合作伙伴。彼时由于传统吸尘器在在当时的欧洲依然占据着不小的地位,有近10亿多英镑的产值。在整个市场利益的驱动和既有利益格局之下,业内人士纷纷选择维持现状,对戴森的产品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以至于,戴森没有找到一个合作者,也使得公司一度接近破产的边缘。
这个时候,坚韧不拔的戴森再次选择了坚持。1985年,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当他带着产品来到日本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G-Force明明很优秀——刚上线就在日本大卖,还获得了日本设计博览会最佳设计奖。在日本拥有一台戴森,成为了有钱人身份的象征。戴森在日本的火爆,最终促使詹姆斯·戴森开始烧钱砸广告。
要知道在此之前,戴森对广告极其排斥,第一代真空吸尘器上线时,也只是在报纸发了几篇新闻,一支广告都没有拍。
而在此之后戴森成了名副其实的烧钱大户,广告预算达到210万镑,占所有广告支出的25%。更夸张的是,相较于排名第二的LG,戴森在广告支上的出整整高出其两倍有多的。也正是在一系列密集的TVC轰炸之下,产品逐渐获得了市场中的关注。也在许多竞赛活动中获得奖项,记得有一句颁奖词是这样写“戴森公司的营销途径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那就是——创新的思考,缜密的战略计划和成功的执行”。
2002年,通过强势营销来增加知名度和销量的做法,终于结下了丰硕的果实,戴森的真空吸尘器顺利拿下英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在当时的美国,拥有戴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甚至连前总统克林顿都成为其忠实的粉丝,于是詹姆斯·戴森感叹“除了披头士,我还想不出有哪个英国人取得这样的成功”!此言不虚,据说在英国每三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戴森用户,詹姆斯·戴森甚至亲自为英国女王展示过吸尘效果。彼时,戴森已经是白金汉宫的御用吸尘器。
三.定位理论的应用
戴森深谙“定位”理论,他给吸尘器打出的广告词是“向尘袋说再见”,与传统的功能广告相比,这种宣传角度几乎是一针见血,帮助G-Force大获全胜。
在《定位》一书中曾写道:随着价值观,财富观的改变,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土地与资本资源,甚至也不是人力、知识等资源,虽然这些资源都在。但其决定性地位都要让位于组织外部的心智资源及定位,没有心智资源的牵引,其他资源都只是成本,而企业经营中最重大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将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抢占一个定位,是品牌成为顾客心中定位的代名词,因此,才能获得来自顾客心智中的选择。
所以定位的代名词,定位才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大油田、大资源,这样德鲁克的用语就是开启了“心智力量战略”。就像可口可乐是可乐的代名词,iPhone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一样,戴森则是无尘吸尘器的代名词,而且戴森有且仅有一个。
1985年,第一代戴森吸尘器飞行器首次进入日本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据报道,当时在村中心城区的售价为3000到4000元,而普通的日本相机售价仅为几百元,同样的巧合也发生在七八年之后的美国。即上世纪90年代,美国吸尘器市场长期被中低档位的品牌所垄断,戴森的出场可以说将整个行业的均价抬高了四五倍以上,然而入局不到两年,戴森便占据了行业老大的位置。
戴森2004年,全球利润高达1.91亿美元,而美国市场就贡献了其1/3的利润。外界对他评论也开始从质疑转向部分肯定。有人说,它反映了为了反映产品的价值,为了产生足够的利润,他不得不采取高价策略,有人说戴上彻底改变了市场,他把家用电器变成了美观的生活方式工具,和地位的象征。
鲜为人知的是,戴森12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中间多次试错,而且还曾因价格过高被拒之门外。直到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和新中产的崛起,不断扩大曝光度。才终于进入网红系列,终于成为人们眼中的无尘吸尘器的代名词。
戴森真空吸尘器无疑是定位理论的最佳实践案例之一,它的独特性就是他无法的,就是它的无法复制性,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终其一生打造集客网格,是戴森最坚强的壁垒。
我们必须记住,戴森有且只有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