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投资投资理财经管金融
随笔 22 聊聊黄金市场 2 世界黄金市场历史

随笔 22 聊聊黄金市场 2 世界黄金市场历史

作者: 魔鬼的小牧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5:56 被阅读61次

1,伦敦金:殖民帝国坐拥最大黄金市场

19世纪以来,英国挟其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先发优势,以海上霸权为后盾,以金融实力为杠杆,建立起一个横跨欧、美、亚、非和大洋洲的殖民帝国。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金本位制度,1盎司黄金被法律确定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简单地说,就是英格兰银行承诺在3英镑17先令9便士的价位上随时收购一盎司黄金,并且以法定价格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向市场无限量出售一盎司黄金。英格兰银行就是当时世界黄金市场上的最大做市商,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捍卫黄金价格,确保英镑的金本位制度安全无虞。

英格兰银行依赖伦敦五大金商来做批发业务,金商们再依靠自己强大的渠道进行零售。其实,金融的本质也是渠道为王,只不过渠道中流通的是金融产品。伦敦的五大金商几乎都是两三百年的老字号,最赫赫有名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不仅控制着欧洲各国的公债市场,而且也是世界黄金市场的霸主,在19世纪号称是“欧洲第六大强权”。除罗家之外,莫卡塔家族堪称老二,在伦敦经营黄金业务已历经九代,甚至比罗家的资格还要老。其他三家包括早在1750年就开始金银检验的庄信万丰公司、夏普斯·皮克斯利公司和塞缪尔·蒙塔古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黄金循环体系,参战各国不得不暂时停止纸币与黄金的兑换。战争结束后,英国虽然在军事上战胜了德国,但在经济上却遭到了重创。由于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入美国避险,导致美国工业与金融的实力大增。此时,美元的实力已经显著超过了英镑。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在战争中不得不大量印钞的英国,虽然没有出现恶性通胀,但却欠下了巨额的美元债务。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纽约抢了过去,英国苦心经营上百年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分工的秩序陷入严重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家在各产金国和黄金经纪商们的共同拥戴之下,召集起伦敦5大金商家族,于1919年9月12日开始了第一次“伦敦黄金定价”。这一天,黄金首开市场报价的纪录,金价定格为:4.18英镑!

从此以后,每个工作日的上午10:30,伦敦4大金商的代表准时来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伦敦金融城的办公室。罗斯柴尔德的定价密室,正是全世界黄金交易的神经中枢,这间密室将南非的7大金矿、前苏联的黄金出口商,南美、澳大利亚以及世界主要的黄金供应商,与香港、中东、印度、东京等地的黄金需求商,以及各国投机者们,紧密地整合成一张世界黄金的产销渠道网络。一直到2004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放弃黄金定价权,这一传统才被彻底终结。

2,瑞士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伦敦垄断世界黄金市场的好日子。从1939年到1954年,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如果一战后大英帝国还能勉强维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那么英国在二战后,伦敦永远失去了恢复金融霸主的机会。在黄金市场中,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已经悄然崛起,这就是瑞士。

瑞士在二战中作为纳粹德国与盟国进行秘密商业交易的中枢,被希特勒有意地“保护起来”,成为“中立国”。瑞士各银行向瑞士财政部申报的总账表明,瑞士的黄金从1941年的3.32亿美元猛增至1945年的8.46亿美元,其中至少有5亿美元来自纳粹德国。

1945年至1954年,趁英国黄金市场仍处于关闭状态的机会,瑞士的银行开始四处活动,整合世界各地的黄金供销渠道,试图建立以瑞士为中心的全球黄金市场。在供货渠道方面,瑞士人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在非洲与南非合作。在销售渠道上,瑞士人在中国市场上狂赚了一把。1949年,中国国民党政权已经濒临最终的崩溃,上海的黄金价格飞涨到50美元~55美元,而欧洲市场的黄金价格仅为38美元。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和富豪们,以远高于欧洲的价格疯狂抢购黄金,最后又将这些黄金存入了瑞士的银行。一进一出间,巨额的利润让瑞士人赚得盆满钵满。同时,瑞士银行的信用在中国深入人心,连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的国际黄金业务都是通过瑞士进行。

瑞士的黄金市场迅猛扩张,很快就将世界各地市场中大大小小的黄金交易商笼络到自己的帐下,再加上瑞士黄金高超的精炼技术,瑞士金条逐渐成为世界最流行的标准产品。从罗马到德黑兰,从伊斯坦布尔到利雅得,从新加坡到香港,到处都是瑞士精炼的金条。巨大的黄金市场为瑞士提供了充足的黄金储备,瑞士中央银行为每一个瑞士人存储了13.2盎司(411克)的黄金,比美国这个最大的黄金储备国的人均持有量高出了整整11倍!每一张流通中的瑞士法郎纸币背后,都有高达1.1倍的金条为支撑,瑞士法郎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最坚挺的货币。

在瑞士的强大挑战面前,英国终于丧失了300年来世界黄金集散地的宝座,逐步演变成纯粹的交易中心。不过,伦敦在黄金定价方面的优势并未被弱化。英国人已经看明白了一个大趋势,由于全球美元的长期超发,在黄金市场中掌握着巨额资金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投机者,已经在资金实力上大大超越了实物黄金的最终需求者,英国只要牢牢抓住金融资本的投资需求,就远比控制黄金供销渠道更为有利可图。与其做黄金实物的世界搬运工,不如当国际黄金价格的定价者。

一句话:让瑞士人去干体力活,自己来做老板。伦敦利用其欧洲金融中心的有利地位,摇身一变成了黄金的定价中心,将运输、仓储、化验、精炼等苦活儿累活儿外包给了瑞士,伦敦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拓展黄金投资商的渠道,以及为他们量身定制各种产品,将黄金市场清算的账本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将提货交割这等琐事交给瑞士去处理。

瑞士最终还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3,纽约金:赌徒的天堂

1975年1月2日,是黄金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天。经过40多年的漫长岁月,美国政府终于宣布黄金解禁,从此美国人可以合法地持有黄金了。

美国在1900年开始推行金本位,法律规定1盎司黄金=20.67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了暴发户,大量欧洲黄金涌入美国,从而刺激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繁荣和随之而来的大泡沫。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1931年美国银行开始大规模破产。惊恐万状的储蓄者涌向银行,用美元钞票挤兑黄金,结果导致数千家银行倒闭。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关闭全国的银行体系,放假10天。3月11日,罗斯福下达行政命令,以稳定经济为名,停止银行的黄金兑换。4月5日,又下令美国公民必须上缴他们所有的黄金。1934年1月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美元大幅贬值到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美国公民无权兑换黄金。几个月前美国人刚刚上缴了黄金,拿到手上的美元纸币还没捂热就贬值大半。

在1975年美国刚刚开放的黄金市场上,人们普遍不理解也不看好黄金投资。在商品交易所里,黄金期货几乎无人问津,黄金交易员是最不入流的边缘者。在黄金交易的时间里,他们常常闲极无聊,甚至靠下国际象棋来打发时间。

当然,美元的暂时稳定只是一种假象。

1977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开始崩溃。这时美国人的心态再也无法平和,他们从紧张变成了恐惧,对黄金的热情突然发生了大爆发。报纸、广播、电视迅速反应过来,原本无人关注的金价很快成为头版消息。伊朗人质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更是在炙热的黄金市场上火上浇油。原来默默无闻的黄金交易员,顿时成为期货市场中的宠儿,身价倍增。仅仅在1978年12月的一个月内,美国黄金期货市场就突破了100万张合约的惊人交易量,而1975年和1976年全年的交易量平均不过80万张合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期货黄金市场开张了。他们率先推出了革命性的黄金期货产品,每张COMEX合约为100盎司含金量为99.5%的标准金条,这比伦敦400盎司的标准金条更小。由于价格更低廉,所以极大地扩大了基础客户的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期货合约采用了保证金模式,购买每份合约仅需5%左右的保证金。如果金价为1000美元,那么每份合约的总价就是10万美元,这个价格显然过高,不利于散户参与。如果只交5%的保证金,也就是5000美元,那么客户就能够用区区5000美元来买卖价值10万美元的黄金。20倍的杠杆,对于赌徒来说实在是太刺激,太爽了!

COMEX以伦敦金条1/4的规格,再辅之以20倍的杠杆,等于将投资黄金的门槛降低了80倍!当年瑞士人苦口婆心地游说全世界的金矿主和首饰商们,再苦哈哈地建立仓储、精炼、运输等设施,试图将瑞士打造成世界黄金中心,几十年苦干下来,被伦敦金融家们玩了个金蝉脱壳。而美国人则看透了黄金市场的投资主导趋势,大刀阔斧地降低投资黄金的门槛,轻而易举地抢走了伦敦黄金市场的大量国际客户。高强度、快节奏、大批量、小成本,纽约黄金期货市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纽约的期货黄金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都日益凌驾于伦敦的实物金市场之上。纽约定价的力量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在黄金期货市场中,绝大部分投资人其实是投机者,他们在这个紧张、刺激、跌宕起伏的市场中玩的是一种心跳。期货市场的交割量与成交量相比,往往连1%都不到,参与交易的赌徒们如果最后不得不提取现货,这是件相当没面子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种商品而言,交易量越大的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力就越大,原因在于商品在最大交易量的市场中流动性最好,变现最容易,价格发现最准确。黄金市场也不例外。不过,当期货、期权之类的“纸黄金”的交易量超过实物黄金交易量100倍时,这个市场已经变成了以黄金价格为赌注的赌场。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妈”和世界黄金实物投资人大量购买黄金,却无法撼动黄金价格的原因。当赌场越开越大,赌注越来越高,可是黄金筹码却日益稀缺,这就出现了一个风险:如果筹码耗尽,赌场就可能被迫关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22 聊聊黄金市场 2 世界黄金市场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v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