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出嫁的女儿归宁,没啥讲究,大年初一就可以回娘家去,旁人也懒得说,大概也顾不上说,各家都在忙各家的事哩,初二是正日子,多数女儿们拖家带口的,拎了好吃好喝的,浩浩荡荡回娘家了。
但在乡间,我们那里,出嫁的女儿别说初一了,很多地方初二也不能回去,要到初三祭拜过祖后,方可回去。
此时祭祖,不同于电视剧中那般声势浩大,也不像早先有祠堂什么的,而是将一脉用手绘的方式,在画布上,将逝去的祖上,一辈一辈地排下来,然后轮着一年一家,选一处安静的地儿,从年三十开始家家摆上供品,早晚敬香,直到初二,初三,敲锣打鼓,鸣炮送走,再将画布卷起收纳,移交给下一年的主家。
这样的习俗在当地盛行,也是新年顶顶重要的事,没有例外,人人必须遵守。
做为乡间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这样的理很念也已经根深蒂固了,遵照乡俗初三回乡,正日子归宁。
有朋友圈说,最美的路就是回家的路,真的认同,这里的美,说得不是风景,而是内心的一种平和感。
母亲,这样的日子,早早就等上了,不过近几年之内,愈来愈干不出活了,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感觉就是很忙碌的在地上转圈圈,却干不了个啥,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有几次,弟弟和妹妹们也是这么说的。
后来,就变成母亲只准备食材,或告知什么东西在哪即可,余下我们上手做就得了。
再后来,又变成想让两老人吃啥,就临回时置办好,回去一加工就好。
有一回还问起,说妈,我现在做饭做得咋样了?
她说,可以,味行了,有饭店里的味。
我地懂了一下,是油大,味重了些,才这么讲,以后得注意了。
慢慢来吧,毕竟回来的次数少,人一多,咸淡的问题就不好把控。
午饭过后,还是来了兴致,去小街逛了逛,多是卖年货,牛奶,饮料,水果,烤串还有琳琅满目玩具之类的,应有尽有,反倒是像传统的糟子糕,土饭莜面,炸油面,还有土豆饼什么的,儿时年味十足的东西少了,大概相对市场刚需,商业化气息浓郁之过吧。
看来想寻回儿时记忆的心思,多数是无果了。
与家人们聚在一起闲聊,闲话大人们的事,讲他们的消费观,生活状况,讲母亲对弟弟的溺爱,讲孙子与外孙的分别对待,讲母亲迷信的趣事,不免半是玩笑,半是调侃,不过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平衡吧,毕竟不管多大了,刷存在感的事是硬壳,总是时不时在脑海中回荡。
也将这小心事说与老公,他是个豁达之人,说我赶不上我妈,没有人家那样的执着,没有老人那样的虔诚。
想想也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尤其是这几年,常常会有一种感觉,以前看不上大人们的作法作派,以前从心里不认同大人们做事的方式方法,现在默许了。
而且很多时候,会觉得其实一直在重复着他们走的路,复制粘贴是当下的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甚至还抵不上人家呢!
说了这些后,老公说,释然了吧,我笑了。
觉得自己成长了,与年岁有关,与认知也有关。
然后,这趟归家,不仅是人归宁,心亦归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