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志愿者
刘栓柱这辈子经历了大起大落: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落榜后就去东南沿海打工了。凭着勤劳吃苦的精神,加之敢闯敢干的劲头,没几年工夫竟有了一个自已的洗车行,生意顺风顺水,越做越大。后来又干起了房地产、搞起了农产品加工,也许是摊子铺的太大,也或是多元化企业管理难度太大不好把握,又几年工夫,赔了个净光。于是,买了辆大货车,自已开着搞货运,好歹能够养活父母妻儿。
江城封城了。刘栓柱也被封在江城动弹不得。正无聊着宅在家里,一个同行打来电话:“老刘,去沙城拉蔬菜去吗?”
“沙城?拉蔬菜?”刘栓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不是现在封城了车都出不去吗?”
“哦,我们报名了——志愿者——现在江城一千多万人呢,蔬菜副食供应有些紧张,兄弟城市组织了大批蔬菜等物资,大量需要车辆拉运呢。”同行解释着。
“哦!那在哪儿报名呢——我也去报名?”刘栓柱来劲了。“挣钱吗?怎么算的——运费?”
“志愿者——没运费的:自已加油。”同行回话道,“想去在网上——江城政务公开网报名,经过审查、体检都没问题才发给防护服等装备和《通行证》的。”
“哦……”刘栓柱犹豫了。
年前挣了点钱,还了车贷,过年都紧紧巴巴。给父母儿女添置了几件新衣服,他和妻子连一根新纱都没有买。大概还剩下几百块钱,妻子管着呢——一大家子要吃要喝,拮据呀。
接打电话妻子也听到了,沉默了一会儿,默默地从衣兜里摸出五百块钱,递给刘栓柱:“去吧——大家都挺难的,政府也难呀,咱们能做点事就帮着做点事。”
刘栓柱从妻子手里接过钱,心里沉甸甸的。
一双女儿簇拥到跟前,抢着在手机上帮老爸在网络上报了名。
很快,接到短信通知:到市人民医院体检。刘栓柱抓了个口罩就出门了。家里,妻子、儿子、女儿一齐动手,衣服、食物、水……大包小包在墙跟排了一溜。父母则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烙饼做干粮呢……
天擦麻黑,刘栓柱抱着个大纸箱回来了——体检没问题!成了“志愿者”啦。儿子女儿竟欢呼了起来。
“啥时候出发?”妻子问。
“今晚就走——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想早点去呢。”刘栓柱回答道。
“支持!”儿子女儿欢呼。
“这么急?”父亲母亲有点吃惊。
倒是妻子,默默地去了厨房,一阵子“乒乒乓乓”,在伺弄饺子馅呢——“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一直是她为跑运输的丈夫准备的,一是图个吉利,再一个就是丈夫就好吃这两样。
婆婆也不作声,熟练地从面袋中倒出面粉,黙默地揉和着——准备擀饺子皮呢……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端上桌了,已经上大二的女儿十分懂事,从柜子里翻找出一瓶雪碧,给父亲倒了满满一杯,然后翻找出酒瓶,给爷爷倒上,而后又换成雪碧瓶子,给奶奶、妈妈、弟弟面前的杯子一一斟满,最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祝咱爸一路平安,干杯!”
也许是女儿的情绪感染了,刘栓柱竟然有点激动。以前也老出车,却没有今儿个这番待遇——饺子是吃过,父母妻子的千叮咛万嘱咐有过,可没人“祝”过。
刘栓柱端起杯子,一仰头,一口喝了个底朝天。妻子低着头,只顾给丈夫往碗里夹着饺子。倒是老父亲说话了:“柱子啊,这趟出门不同以往,路上一定要当心呀。”父亲呷了一口酒,“这回这个病来的凶险,咱一定要按照政府要求做好防护啊!”
“嗯嗯!”刘栓柱嘴里还包着饺子呢,连连点头回应。
“我身上还有200块钱,本来是留给孙子孙女上学时给他们的红包。”父亲从衣襟布袋里掏出个叠的结结实实的小塑料袋子,一层层翻展开来,露出两张百元钞票,“现在给你,你带上应个急。”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平常话就不多。这回,话说的有点多。
“不……不用,爹,这钱您老人家留着慢慢花。”刘栓柱急急的应到。
“支持!”女儿、儿子竟异口同声地发声了。刘栓柱竟懵了——“支持”谁呀?!
女儿随后的动作说明了一切:一手抱住爷爷的胳膊,另一只手端起爷爷面前桌上的酒杯,喂了爷爷一大口酒。喝的爷爷开怀大笑,一家人都跟着乐了——这是年前年后一家人最开心的一顿饭……
刘栓柱只好默默地接过父亲递过来的200块钱,感觉沉甸甸的。
吃完饭,一家人拎着大包小包一起下楼,把刘栓柱全副武装:戴口罩、穿防护服——送上车,又目送着卡车渐渐地开远……
刘栓柱驾驶着卡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路上静悄悄的,一个行人也没有。偶尔遇到一辆车,还是闪着灯的救护车……
按时来到高速路口,竟已经停了十多辆卡车了——大伙互相一瞅,竟认不出张三李四——清一色的防护服,捂着大口罩。
但是,看看车牌号,都是一起跑货运的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