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二本的时候,看到一位小简友皓轩读完全套用时两个月,瞬间备受鼓舞。其实,当时我读书的状态正处疲惫期。
为什么会疲惫呢?完全是因为体会到诸如无心法师、都教授等不死之人的寂寞和无聊。朱棣于建文元年就开始靖难起兵,这场仗打了四年。对这四年的描述不必朱元璋那16年的仗容易,更何况,若说朱元璋那是朱家对外的战争,那这四年就是对内战争,看来更为不忍。历史的事实是靖难成功,燕师攻下南京,成王败寇,26岁的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进入永乐元年。
朱棣用二十二年的时间做到了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这些主要政绩,不能不说他是一代英主。这也完全颠覆了年少时候电视剧中狡诈逆贼的形象。对朱棣耿耿于怀二十多年朱允炆的消息,这也是历史上有明的疑团。但作者用非常精彩的推理给出自己的间接,让人心里舒适又心服口服。作者结合史实资料,经过对三个推理的论证,终于让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俩解脱了,于朱棣而言,二十年的疑问、忧虑、期待、愧疚、恐惧,全部烟消云散。对朱允炆而言,继续当一个老百姓,平静地活下去。
借用明史对朱棣的评价,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说明,朱棣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除去朱棣,印象深刻的要数郑和以及杨士奇。对于郑和,通过历史课本对他很熟悉,但第一次仔细看他七下西洋,感觉近距离接触和认识了这位名人。
郑和,原名马三保。他有着幸福的童年,时常听父亲对他讲述朝圣途中的破浪远航以及异国他乡的奇人异事,如果不是战争,作为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有朝一日,必定乘风破浪,朝圣麦加。遗憾的是,没有如果,于是马三保有了悲惨的青年生活。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被作为战俘阉割之后就随军征战四方,直到五年之后,顽强活下来的马三保遇见了朱棣,成了朱棣的亲信。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战,立下大功,永乐元年,赐姓“郑”,从此,历史上有了郑和。
杨士奇也是名人,他历经四朝,勘称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风光无限,可却是我首次认识这位老人家,实属孤陋寡闻。在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出仕、做人的学问。“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泄密”,“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以及在太子问题上和朱棣多次对话上,显示其超高的应变能力,实在不简单。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致敬。
朱棣这众多人才的陪伴下走完一生,接下来该他两个儿子上场了!
阿淼写于2022年5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