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齐国有个人
秦惠文王赢驷为什么要杀商殃?;我们先从一份档案说起。
姓名:商鞅
性别:男
别称:卫鞅、公孙鞅。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
字号:商君
血型:?
所处时代:战国
职业: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395年
去世时间:公元前338年
主要作品:《商君书》、《秦律》
主要成就:在秦执政约二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结局:公元前338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
时代背景:商鞅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由新兴的封建制取代腐朽的奴隶制的变革时代。当时周室衰微,诸侯互相攻伐,斗争非常激烈,谁想立于不败之地,谁就得寻求自强的途径。
事件分析: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秦国要杀死他,杀死他后还要车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图片发自简书Ap01.机会来了,商鞅推行“两次变法”,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
一切从前361年开始,秦孝公为改革秦国的落后局面而下求贤令,这就给踌躇满志的商鞅绝好的机会。
到秦国后,商鞅向秦孝公进说“强国之术”,孝公大为赞赏,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实行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个体小农经济。这些改革,消弱了旧贵族势力,迅速地发展了经济,使落后的秦国日益富强起来。
10年之后,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了东方六国,一跃而为头等强国。
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积极地进行东进的战略准备,被升任为大良造(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变法。
这次变法的内容是:普遍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制定秦律;烧诗书,禁游学,加强思想统治。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变法再次得以顺利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秦国更加国富民强。
李斯曾评价商鞅的变法,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王安石《商鞅》一诗中写道:“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不仅有突出的政治才干,而且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前340年,商鞅率秦军攻魏国西部边境,双方势均力敌,秦很难迅速取胜,商鞅就写信给魏公子,假意与魏公子言旧,约公子饮酒会盟,魏公子毫不怀疑,如约而来,恰好就中了商鞅的埋伏,魏军大败,迫使魏国归还了过去从秦国掠去的河西之地,解除了魏对秦的威胁。为此,商鞅得到了於、商的封地15个城邑,号为商君。
事实上,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效果非常明显。
正如一句经典台词:不看广告看疗效。《战国策》称赞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用今天的话来说,商鞅变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了综合国力。商鞅变法使一个落后的弱小的秦国,变为一个强国。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02.那么,问题来了,一代功臣商鞅为什么会死?而且是死得那么惨?
车裂,即五马奔尸,是死刑中最残酷的一种。
史学大师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中,却没有对商鞅死因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只对商鞅做出六个字的负面评价:“天资刻薄少恩”。
直接看原文吧,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依司马迁的意思,商鞅死于性格。
意思是他为人刻薄少恩,不讲人情,没有朋友,没有人性,所以弄得天怒人怨,一生背负恶名,只有死路一条。
这也是事实吗?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
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但笔者猜想,司马迁先生的这些评价也可能与他个人思想和经历有关。他生在儒家思想渐成统治地位的汉武帝时代,加之他身体因遭腐刑致残,对讲求霸道、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极为厌恶。
商鞅的悲惨结局,确实有他的性格因素。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命运实际上已经与时代、社会、国家和各方利益相连,性格有时候只是造成他结局的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
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我们只要看看商鞅变法对宗室贵族集团的具体损害,就可以明白,商鞅对宗室贵族集团利益的损害有多大,感情伤害有多深。
变法之前,旧贵族的爵位和俸禄是世袭的,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但商鞅奖励军功的新法规定,凡是没有建立军功的旧贵族,都要从宗室贵族的簿籍上除名,不许无功受禄。
相反,有军功的平民也可以按军功封爵受赏,成为新贵族。过去,贵族有封地,自己就是封地中的君主,操生杀大权。商鞅废除分封制,将贵族封地改设为由国君统一领导的郡、县,大大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权力。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宗室贵族的权力,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所以才得到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但却得罪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损害了一大批宗室贵族的利益。
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深入,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只是这个矛盾在秦孝公健在时还不至于不可调和,有秦孝公的斡旋,矛盾的双方还暂时表现为势均力敌。然而,秦孝公一死去,这个矛盾就必然发展转化为不可调和。
秦惠文王赢驷为什么要杀商殃?03.商鞅对太子师傅用刑,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由于新君秦惠文王的加入,力量更是在瞬间发生倾斜。
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必须死。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生产和战斗,登记户口制,实行连坐之法”。
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
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卫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鞅曾经不看当年太子而今国君的面,对太子师傅用刑,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在商鞅的改革中,王权得到加强,贵族遭到削弱,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始作俑者商鞅身上。商鞅成为贵族的众矢之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新国君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公子虔之徒就诬告商鞅谋反。
在公子虔之徒看来,谋反作为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商鞅头上最合适也最具杀伤力,更不需要什么证据,凭商鞅是魏国人就够了。
“诬告谋反”成为以后诛杀功臣最有效的惯用手法,且屡试不爽。
是杀死商鞅?还是继续得罪宗室贵族集团?这是一个单项必选题。
对于新国君秦惠文王来说,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
商鞅对新秦王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变法已经全面实施,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效果也十分明显。
况且,商鞅是先王任用的老臣,新王杀他没有感情障碍,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而宗室贵族集团既势力强大,又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此时,对秦惠文王来说,杀死商鞅、解决王权与宗室贵族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即使商鞅不是一个刻薄少恩者,而是一个品德完美的圣人,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死。
秦惠文王赢驷为什么要杀商殃?04.商鞅的宿命,也是自古改革者,特别是法家改革者的宿命。
法家以法管事,以律治国,严刑峻法,杀人无数,怨恨自然就多。改革常常在一个志在图强的国王支持下进行,必然触动、牺牲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也必然遭至怨恨。
而任何一个国王都不会长生不老,一旦倒台和驾崩,那些原来被牺牲了利益的集团占了上风就要反攻倒算。失去靠山的改革者往往就会人头落地,有的死了甚至也会被从坟墓中掘出,鞭尸示众。
戊戌变法失败者之一谭嗣同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在中国,变法都是要死人的!”
商鞅,是第一个因变法而死的改革者。
主要启示:纵观历史,可以说,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力推变法改革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给后人带来诸多启示和有益借鉴:
正面的启示:
1.要想让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就得要有大破大立的勇气。
2.要想改革成功,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才是王道。
3.若想得到众人支持,言出必行,赏罚分明,不畏强权是非常重要的.
4.要对敢于创新敢于改革的人进行保护,形成制度。
负面的启示:
1.商鞅没有保护高自己,致使秦穆公死后自己没有全身而退。
2.商鞅变法成功后得到重用,但是自己却没有急流勇退的自觉,反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3.商鞅变法把秦国人培养成为一批利欲熏心的无耻之徒,而商鞅本人亦是如此。
重读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扼腕长叹,也不由得想起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