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小说汇文学世界乡土故事
爷爷、姥爷与他俩的战友们(45)“五条路”战斗

爷爷、姥爷与他俩的战友们(45)“五条路”战斗

作者: 江苏阿康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7:17 被阅读1041次

在张芳久、高兴泰、戴旭等人筹划在苏北地区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时,吴觉最先成了及时雨。

1939年3月1日,韩德勤带领江苏省政府一帮大小官员和89军主力从淮阴县城向东逃走后,日寇相继占领了淮阴、淮安、淮泗、涟水、宿迁、泗阳、沐阳、灌云、灌南、盱眙等苏北广大地区。

到了1939年4月份,吴觉见依靠韩德勤省政府带领淮阴县老百姓抗战已经没有了指望,他便带着夏如爱等共产党人赶到了淮阴县渔沟乡,起出了他先前存放在那里的20支长短枪,并且又拿出了自己家里和家族中的枪支,在渔沟乡率先树起了“淮阴县抗日义勇队”的大旗。

四周乡民闻听吴觉在渔沟乡树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开始招兵买马,马上就有多路人马来投。

首先来投奔吴觉的是淮阴县渔沟乡原来小刀会的数十名会众,他们不仅纷纷来投,而且还替吴觉又从当地带来了一些青壮年贫苦农民,接着又有国民党渔沟区公所的一个民团中队和洪泽湖的一个水警中队过来投奔。

随着来投奔人员的增多,吴觉把这些人编为四个中队:原国民党渔沟乡公所民团和洪泽湖的水警各编为一个中队,从当地新招募的农民子弟和渔沟乡小刀会各编为一个中队,四个中队人员加在一起有了两百多号人。

队伍组建完毕后,吴觉亲自担任了这支队伍的总指挥,在张圩乡设立了义勇队总指挥部,吴觉又亲自去把淮属中心县委书记张芳久请来担任这支抗日队伍的参谋长。

吴觉、张芳久领导的淮阴县抗日义勇队刚刚组建完毕,队伍还没来得及进行集中整训,一天响午时分,有渔沟乡小刀会会众带着一个三棵树乡的小刀会探子来找吴觉。

那个探子向吴觉汇报说,经过他们打探得知,今天中午前后,日寇一个满载补给物资的车队将从泗阳县城开出来,经过渔沟乡,开往淮阴县城。

吴觉听了那个小刀会探子的汇报后,因为时间紧迫,他也来不及核实和过多考虑,他马上告知参谋长张芳久,并召集起各路中队长进行商量。

在商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淮阴县抗日义勇队既然已经大张旗鼓地宣告成立了,那么就应该趁这次机会拉出去打一仗,通过战斗在两淮地区扬扬名,立立威。只要这次打了胜仗,那么就能够立马造出声势,树立起响当当的名号,这样也就能够更加便于今后队伍的发展壮大了。

吴觉见整个队伍抗日士气高昂,斗志正旺,他就和张芳久当场决定,就利用这次机会好好打一仗,锻炼锻炼一下这支新队伍。

吴觉知道自己在军事上不精通,于是他就让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又当过红军营长的张芳久代替自己作战前部署。

张芳久对吴觉和义勇队众人说,通过他这些日子对渔沟乡一带地理环境的侦察了解,他认为这次鬼子车队必然要经过“五条路”这个地方,而“五条路”正是眼下打伏击的一个绝好地点。

“五条路”位于淮阴县渔沟乡卢华村境内,是泗阳县通往淮阴县南北公路和东西公路上的一个十字交汇点。东通丁集,西通渔沟,南通袁集,北通五里,东南面还有一条路通往丁集镇的浪石村。

由于这种五条路交通路口上的位置特殊,战斗打响后,如遇紧急情况,人员撤退起来也就十分方便,因此张芳久才认为那是一个打伏击战的绝佳地方。

众人听张芳久说的很有道理,便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吴觉当场拍板决定,就按照参谋长张芳久的意见立即执行,由张芳久安排各中队立即到伏击地点设伏。

下午两时许,吴觉、张芳久带领这支刚刚组建起来的抗日队伍赶到了伏击地点“五条路”。

吴觉队伍到"五条路"时,另外一支地方抗日自卫武装李可拨的队伍也接到了三棵树乡那个小刀会探子送去的同样消息,这时候也正好赶到了“五条路”。

李可拔等人也正准备在这个地方打小鬼子的一个埋伏,抢一些小鬼子的补给物资,于是这两支人马经过了简单商量后,就分头找地方埋伏了下来,静候小鬼子车队的到来。

下午三、四点钟光景,张芳久从望远镜中看到有一个车队从西面开了过来,其中有七八辆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小汽车在前头开道,跟在小汽车后面的卡车一律都有帆布把车厢蒙得严严实实。

张芳久见鬼子车队越来越近了,他立刻让各中队都做好战斗准备。不一刻,鬼子的车队就开始进入伏击圈了。

张芳久在战前再三嘱咐过,等鬼子车队全部进入了伏击圈,让自己看清楚了鬼子卡车里的实际情况后,再决定是否下令开枪。可是他没想到这些人都没有打过仗,尤其是他们新招募的那支由当地青壮年农民组成的中队,还没有等到张芳久下达开枪的命令,他们就率先噼里啪啦地开起了火。

张芳久见伏击队伍已经暴露,他便只得下令大家都跟着他们后面一起开火。

日军车队虽然遇到了四周伏击,但是他们看上去并不慌张,他们不但不急于逃走,反而立即停下卡车来组织应战。

等小鬼子从一辆辆卡车上都跳了下来,张芳久一看那阵势,就知道大势不好,这哪里是什么鬼子装载物资的补给车队,分明满载的是一个全副武装的鬼子精干中队。

看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小鬼子,张芳久知道现在凭借自己眼前这些临时拼凑起来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的队伍,怎么可能是这一百几十号如狼似虎的小鬼子的对手呢?

因此,张芳久一看日军从各辆卡车上相继跳了下来,他就知道这很可能是淮阴小鬼子和当地汉奸设下的一个圈套,于是他赶忙与吴觉一起命令各中队立即按照事先布置的方案路线赶快撤退。

这伙小鬼子从卡车上跳下来后,迅速摆开阵势,用轻重机枪和小钢炮向四下里开枪的地方猛烈还击。可是,因为张芳久事先地形选得好,下达撤退命令又及时,因此各中队依托有利地形和密集村庄的掩护,迅速分散开来,很快就跑离了战场。

等日军经过一阵疯狂扫射和轰炸后,与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日伪军一起冲到了原来伏击部队的阵地时,结果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见着。于是这些日伪军立即恼怒成怒,他们冲进了“五条路”附近的村庄,对这些村庄的平民百姓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抢掠,还一把火烧掉了“五条路”村大地主吴其数的整个庄圩。

事后查明,吴觉起兵的消息正是淮阴县三棵树乡小刀会堂口的叛徒密报给淮阴县城小鬼子的。

淮阴城的小鬼子在接到三棵树乡小刀会叛徒的密报后,他们便与宿迁县城的小鬼子设下了这么一个双方夹击一举消灭这支抗日武装的毒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爷爷、姥爷与他俩的战友们(45)“五条路”战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u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