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1725/a57f71adae979882.jpg)
大概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便想开始尝试正念的训练,只不过那个时候一直感觉被时间追着屁股跑,实在不想浪费10分钟去尝试一件很有可能会睡着的事情,也就搁置了许久。直到前几天觉得被满身的负能量压得喘不上气,才把正念训练当解药一样开始尝试。
但事实上,说是正念训练,我并不清楚正念和冥想到底有什么不同,更不清楚真正的正念训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只是闭上眼睛,简单开始深呼吸,直到今天刷完这本书后才算是有些入门。
书中给出的解释是:
1.正念是愿意在自然觉醒状态下安定下来的意愿,它抗拒诱惑,拒绝对出现的任何情感做出判断,并因此既不反对某种情感,也不会被某种情感所冲散;
2.冥想仅仅是一种练习,它为你练习对这些情感保持正念提供最佳条件;
3.头脑空间是运用这种技法得到的结果。
简单理解,正念是一种能力,冥想是获得这种能力的方法,而获得头脑空间则是它们的结果。
这里,其实理解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抽象,于是我深扒了下,我想应该可以这么理解:
以我个人为例,我前几天想开始冥想训练的目的是想消除负面情绪,改变一下最近消极的状态,但事实是,冥想并不会消除任何情绪,不论好坏,情绪会一直在那。冥想是要将你的注意力牢牢把握在自己这里,确保你不会被任何情绪带跑,进而赋予你审视这些情绪的能力,最终你会找到自己的头脑空间,即一种深层的、无关情绪的宁静感和满足感。
这里的重点应当是——注意力,如果你不能把控自己的注意力,那冥想便无从谈起。就像平时的我们,一旦有了一丝愤怒的情绪,就好像脑海里所有的想法都带上了这种愤怒的底色,这就是注意力焦点被带到愤怒情绪上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在实际的冥想过程中,想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新手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可能上一秒你还在数着自己的呼吸,下一秒就会想到今晚吃些什么……
而作者也给这种注意力的高度聚焦起了个名字——自我觉察,作者将情绪比作一辆辆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自我觉察代表着你可以平静地将注意力焦点牢牢钉在路边,而不会去盲目追逐任何一辆汽车,哪怕它无比吸引人。
最后,冥想训练会带给我们些什么呢?
我想他会像读书一样,让我们越活越宽容。不同的是,读书所获得的宽容是你对世界的,而冥想所获得的宽容是你对自己的。我不再会因为自己的气愤而带着更多的气愤去回应这种气氛,也不再会因为自己的担忧而带着更多的担忧去回应这种担忧,相反,我只是觉醒地对待它们,好像我能够看清这种情感的本来面目,会收获更多的平静和泰然,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任由它们摆布。
(书的第二章提到了具体的十分钟冥想概要,还是很受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