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 中说道:人一生下来(亦指种族和个人),就从一个确定的环境,被推到一个不确定的,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人只了解过去,对未来(除了知道要以死亡告终外),一无所知。
人,作为一个生命,是肉体与感官意识的综合体。我们能通过感官意识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及生不由己与死亡的必然性。那么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是我近两年来一直自我追问与探索的问题。
然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成为了这个时代潮流下万千牺牲品中的一分子,根本无暇思索并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底都有着不同的觉解。
我们此刻所处的真实的世界是什么?现代社会似乎处于一个加速度当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总是急匆匆,快马加鞭地奔向目的地。经济与科技的极速发展,一次次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和观念。时间在这个时代,已不再是享受,人们信奉更多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我们用时间换取物质,用速度换取效率,却是以失去精神生活为代价的。人性的欲望在这里被无限放大,满是被物质侵蚀之后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充满着喧嚣和昏惑,被卷入麻痹与混沌的漩涡中,不愿回头。
对一个人的评判标准更是基于外在物质的指标,个人的职业、薪资、学历、家庭背景,是否有车有房,这套指标最后等同于这个人的社会价值。这是当下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俨然形成了一种社会常态和共同的人生标榜,并以此作为我们互相吹捧的资本。这种形态的发展,终将使人们身陷于恶性循环的囹圄中不得自拔。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同样,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并非我们不可以去追求这些生命中应该拥有的东西。而是,应该保有这种思维的活跃性,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抽离自身,从不同的角度,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理解事物,从而提升人生的视野和维度。
人,是作为一个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生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由生到死之间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人生。单从生命本身的意义来理解的话,我们一生仅仅是一个生死轮回的过程,我们从一出生就注定面临着走向死亡。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都逃不出这个过程。
我们倾尽一生所追求的财富、名利、时间、感情等在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死亡,死亡是为了完成生命。而财富、名利、时间、感情这些我们终其一生拼命追求的东西只是我们必经的生命过程,我们谁都无法做到放弃这些生命所拥有的东西,所以在生命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分去追求某一种而放弃其他的东西。
我是一个善于权衡利弊的人。面对任何事物,我都会将自己视作一个支点,并试图从事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我心底一直笃定的一个信念。工作和学习中,在方法和努力之间找到平衡;写作上,在准确和简单之间达到平衡;阅读时,在实用性和有趣之间寻求平衡;人际关系中,我也一直保留着性格中的柔和性,在刚硬与柔和之间达到平衡,往往现实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便是与性格强势的人相处,以柔克刚,显然是自己最终占有上风优势。这便是我的平衡哲学。在我看来,平衡是一种智慧,它可以让我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达到另一种人生的平衡性。
这种平衡性思维,也使得我在生命层面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物质或者精神上的过度极端的倾向必然会产生绝望和灾难,我们需要从中做出权衡和取舍。物质和精神,二者相得益彰,都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更加有利于我们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
2019/1/15
戊戌(猪)年腊月初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