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辉哥,一个在不断学习和践行自控力的人。
我认为自控力是人生一项基础能力,一旦拥有将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接下来的28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共读《自控力》实践篇,期待在自我精进的路上与你携手同行。
今天我们读第一章:建立高效的思维模式。
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在想为什么要把建立思维模式放在第一章?
大概只有一个原因:人的思维改变行为才会改变,思维是行动的源头。
当我们想改变一个行动时,不妨问问自己是什么想法让我产生了这个行动。
接下来进入看第一小节:把“应该做”变成“我想做”。
“应该做”和“我想做”都是一种思维方式,为什么要把“应该做”变成“我想做”?
我尝试着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描述今天的生活计划。
今天我应该完成一个方案交付给客户,应该带妞妞去公园玩,应该运动30分钟。
说完后什么感觉,感觉被逼无奈,一点都不开心,应该做让人感觉一切是外在世界强加给我的。
再来试试“我想做”。
我想做方案给客户,我想带妞妞去公园,我想跑步半个小时。
描述的时候我感觉充满欢喜和希望,很愿意去开始这件事。
同样的事,从不同角度去想,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书中列举的一些案例。
1.关于拖延。
你认为拖延是帮助一个人成长还是阻碍一个人行动?
多数时候,我们想到拖延就会感觉自己没有行动力,但作者对拖延的想法截然不同。
他认为拖延恰恰可以提高行动力,比如当他为书稿冥思苦想时,花上半小时构思下周的课程就变成了休息与享受。比如,我在为要交付的方案彷徨纠结时,写读书笔记就变得很轻松。
你看,换个角度改变思维,事情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再说第二个例子:休息做会让人更幸福。
通常情况下,我们以为忙碌等于不快乐,这和忙碌本身无关,与我们思维有关。
如果忙碌让你想到的是生活的艰难,心力交瘁,忙碌自然让人不快乐。
换个思维,如果你觉得忙碌代表着自己有价值被需要,忙碌就变得有意义。
这为什么什么也不做会让人茫然失落?
因为一个人的价值需要行动才能证明!
这就是我从第一小节中得到的启发:把”应该做“变成“我想做”,改变思维,你才会更有行动力。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网友评论
你这篇没投稿,难怪专题里面看不到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