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出版了一本《学会提问》,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立论严谨,深入浅出,贴近实际,指导性强。
这本书和另一位博导给我们上的一节课,讲述的问题是理性决策,中间讲到必须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个人感觉书籍的内容和讲述的东西大体类似,也很受益,分享给大家,这文章是在课堂现场的笔记提炼和整理。
课堂上讲到的一个“打鸟”的案例
案例问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一只,还剩下几只?
因为这是一个大家熟知的问题,大部分人的答案是9只或一只都没有。但有的博士会问:这剩下9只鸟是不是聋子?他们是不是正常的鸟?有没有心理疾病?翅膀受没受到伤害,能否飞起来?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那这么问有意义吗?博导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两个原因:
第一,当我们在表达一个事实或陈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默认假设”。如果属于非专业类问题,或属于大众普及类问题,基本上我们都会有一个默认的假设,这个假设的前提条件是大家都有共识的。如果是专业类问题、学术类问题,可能需要论证假设前提是否存在,是否成立。但如果将这种思维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那就是学傻了、学呆了。
第二,对于大众普及类问题或事实,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问题如何被问答。一个普通的、完整的问题范式包括三个部分“前提假设——阐述问题——解决办法”。对于普通的问题,我们基本默认前半部分,聚焦问题本身,更关注后半部分“解决办法”,要更加发散的思考如何回答或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其余两个部分。
个人的一点感悟和见解
坦白而言,我的确没想到这一层,虽然我知道不同问题要有不同看法,但确实没考虑到不能让思维太严谨,以至于造成了思维僵化。比如最简单也最难的“如何提出一个问题”,单单提出问题并是不够的,而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非常难。为此,博导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见解,我自己做一些思考,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问题前——事前,必须要自己尝试查找答案。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基本上普通的知识和内容网上都有相似的东西,基本上这些方法能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而且回答的甚至比你咨询其他真人还要靠谱,但当然,请注意信息甄别,有的内容和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对,所以必须多找、多读、多鉴别。
第二,提出问题中——事中,找正确的人或是正确的地方提问。一定要提高提出问题的效率,如果我们向陌生人或是不负责的人提问,这可能会是很危险的,不仅给你的答案可能是不正确的,甚至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且还浪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必须要再去寻找下一个人和寻求答案,如果对于一个非专业的、普及性的问题,如此多的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正比的,效率太低。而且,要确保问的问题一定要是很明确的,并且阐述你做了哪些尝试,你一定要简化你的问题,这样可以让你的问题更容易被回答。
第三,提出问题后——事后,一定要注意对答案的吸收和内化。当别人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对还是错,我们都要做好对答案的吸收,如果是确实非常合理、中肯、较为准确的答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如果是略有偏颇,但仍具有一定价值的答案,也要内化和吸收;如果是的确不合理的答案,就好比网上搜到的答案一样,那就注意判断和果断取舍。
全文撰写时长:60分钟
网友评论
第二,对于大众普及类问题或事实,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问题如何被问答。一个普通的、完整的问题范式包括三个部分“前提假设——阐述问题——解决办法(如何回答)”。
第一,提出问题前——事前,必须要自己尝试查找答案(网络)。
第二,提出问题中——事中,找正确的人或是正确的地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