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保持最基本的真实性,因为我热爱真相,真相不怕迷惑人心。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缺乏美吧,因为美无处不在,果真缺,那是缺少去发现。然而,真相呢,似乎真的很缺,因为有时真相太让人难以接受,以至于人忍不住就想去美化。
但我发现文字始终有它的局限性,当我的心被生活中的某些事儿感动时,忍不住就想把那份感动诉诸于笔墨,于是有了《夫妻,天造地设的一对儿》。看到那么多可爱的人给我留言,有夸赞的,甚至有羡慕的。那一刻我体会着被看到的、满满的存在感。感激那些点赞和留言的人儿,他们让我体验我一直以来的缺失。
基于这份感激,我不得不对我的文字负责,也不得不对他们坦诚。生活呀,它永远不会像墙壁上的那幅画——永远定格着美好!不,它是流动的,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时而温婉动人,时而淫雨霏霏……可也正因如此,生活才变得多彩而迷人,充满挑战。
挑战什么?挑战我们的心吧!
谢艾贤摄:雨后的花儿更美!2
明天就是周末了,暖和舒适的春,说变就变,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下雨天,对于农人来说,就是休息天。小的时候,如果我厌烦了家务,就会期盼下雨。因为下雨时,父母基本会在家,那么他们就会承担家务,而我便将有一大段的清闲。
为人母之后,发现不管晴天、雨天,一年四季,365天,每一天该你做的事儿,基本一件也不会少。所以发现,找到做事儿的乐趣变得很重要!
夫下班之后,农田里的活儿干不了,于是想去放松一下——他已经很久没和他的罗马在一起了。游戏也属于娱乐的一种吧,它能使人得到适当的放松,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一些成就感。但也因此,它也容易让人着迷。
没过瘾的夫,等孩子洗完澡后,嬉笑着说:今晚我想“放假”休息一下,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吧,比如说我的写文,在一定程度上,不也是在寻找一种存在感吗?如果我们不以现有的观念去评价各自的爱好,也许就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口角。这就是对彼此的尊重吧!
3
妈妈给两个娃讲完故事后,希望他们可以早点睡,但两个娃一起在床上却找到了另一种乐趣,开始蹦跳和扑棉被。妈妈贪婪地享受俩娃银铃般的笑声,以为他们玩累了就会睡了。
哪知,玩到最后,妈妈确实昏昏欲睡了,但兴奋过头的孩子似乎难以入睡。妹妹开始闹着要妈妈抱下楼,儿子到楼下找爸爸未果后,扯住妈妈,要妈妈陪着——他想睡了。
困头上的妹妹开始哭——撕心裂肺地哭,哭得满头大汗,满脸的泪水、鼻涕和口水,她是如此地伤心与气愤,推开妈妈帮她擦鼻涕的手,此时此刻,她就想妈妈抱下楼。
一手被妹妹使劲地拉着,一手被儿子紧紧地抱着,进退不得的妈妈多想夫来搭把手啊!
无助会引发情绪,而此时的头脑最喜欢凑热闹,它会开始编故事,去刺激情绪。每个人头脑的模式不一样,此刻妈妈头脑里的模式是责怪:难道他没听到女儿哭得那么惨烈吗?他怎么还能无动于衷?难道游戏比他的妻儿子女重要吗?……
这就是头脑,头脑只会控制,它想让对方愧疚以达到自己控制的目的。如果此刻,你按照你的头脑去行事,那么被控制的还有你!
如果,此时我们的情绪不够成熟,那么两个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你,也许女儿撕心裂肺的哭会让你无法承受,也许儿子的阻挠会让你生气,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他,指责他,让他变成情绪的发泄口: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所以那一刻,母亲啊,你情绪的稳定是多么重要,一场狂风暴雨就在眼前。
被打扰到的夫,愤怒地出现在楼梯口,也许他此刻想的是:好不容易喘口气,闹闹闹,闹什么闹!
儿子看见爸爸后,立马把前因后果说清楚了:是因为,妹妹想下楼吧,可是我不让她下,所以,她就哭了。
愤怒的爸爸立马指责儿子:你怎么不让妹妹下去啊,妹妹哭得那么伤心,你怎么忍心。
儿子:因为只有妈妈一个人吧,要是妈妈抱妹妹下去了,就只剩我一个人了,我想在上面睡觉。
在儿子解释的当口,妈妈赶紧把妹妹递给爸爸说:那你怎么忍心不上来呢。(堵住了爸爸继续责怪儿子的话)
然后,妈妈赶紧转身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倾听喋喋不休的头脑——它依然在编着故事,讽刺的(你把自己的生活写得那么美,看到了吧,这才是真的,一团乱麻),指责的(哎,你的丈夫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
对付喋喋不休的头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认同,不去争辩。就只是看着它,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受上。不去纠缠,头脑自然会慢慢安静下来。
调整好的妈妈,走出房门,看到爸爸抱着妹妹在阳台上安静地来回走着,轻轻地摇着,想来,妹妹已经在爸爸强有力的怀抱里安然入睡了。哄完妹妹睡着,爸爸又陪儿子看了会儿书。最后儿子跟着他,到他玩罗马的房间睡着了。妈妈呢,早已经躺在床上,夜色那么好,身体那么困乏,睡觉就是对生命最好的修复。
了解自己的情绪,不带评判地观察你的头脑,暴风雨前,你可以避免被席卷进去。
后记:谢谢你亲爱的,你及时地出现,挽救了你妻儿子女的夜。在你妻子眼里,当你慈爱地哄女儿睡觉时、耐心地陪伴儿子时,最迷人!父亲,就这样爱着你的孩子吧!
感谢雷德•霍克的《自我观察》,谢谢你告诉我,如何“无为”地处理那一团乱麻。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对自我感兴趣,不妨也看看这本书,它应该会是认识自我很好的工具。虽然于我来说,这本书不容易理解,但愚钝如我都能从中获益,更何况聪明的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