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总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的清清楚楚。而我是非常佩服这种人的。
真正开始说普通话是在高中的时候吧,小时候我们都是说的家乡土话,对于乡下孩子来说,从土话翻译过来普通话就像把普通话变成英语一样的难度。再加上小时候根本没有可能看课堂以外的书,还记得从初中开始才被安利作文集,那时候,我记得我的作文从来都是“有一天……”开头,看过作文集之后才发现原来作文的开头可以千变万化的。然后就是杂志了,像四大名著之类的文学著作我也只在课本里面看过而已。高中的时候在县城读书,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太一样,所以大家不得不说普通话,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统称为“散装普通话”。这种散装普通话就是夹杂着土话的普通话,比如“睡觉”这个词,我们一个县就有四五种说法。再加上自己的性格本来就是特别活跃的,因此,能够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真的很不容易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3704204/09e0ef3f67b62309.png)
大学毕业之后,发现自己也改变成长了很多,但是因为起步比人晚,所以要笨鸟先飞,相信勤能补拙。然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存在什么奇迹。这是因为最近出现的一些情况让我突然意识到了这点。
我有一个多年共事的领导,跟她沟通已经出现疲态了,当我们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说服不了她,我通常都不争论,而是默认不反驳的,当成工作去处理的状态。但我的内心并不接受她的观点。这个时候我的行为跟我的语言并不能高度一致,我就会冷处理。
恰好我的另一个领导跟这个老同事之间的沟通反过来了,因为我这个领导对于自己的行为举动总是能说出所以然,并且振振有词,她的行为她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你无从反驳,即使你不认可。这个时候我的老同事在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之后会做出冷处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3704204/477bcdf6021b1b61.png)
后来我的领导跟我说,“我不喜欢冷处理,我希望问题出来的要公共的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冷处理其实就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为什么会逃避呢,就是因为自己的言行动机不能藉由自己的语言完整一致性的表达。
为什么情侣之间会分手,为什么共事的两人会吵架,为什么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其实就是因为自己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不能让别人明白你。
要让别人理解你,懂你,认同你,首先你要会自我表达,这点很关键。以后的路上我们都会碰上各种问题,一致性表达真的很重要。如果别人听不懂,也许并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你自己表达的不够准确或者重复的次数不够多。有时候,多点耐心,好好说话其实就能把问题解决了。在说话这件事上,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你应该也一样吧。
网友评论